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者》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乔伊斯创作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死者》的思想内容,指出它的主题是“生活在别处”,并对小说的艺术技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晓茹 《科技信息》2008,(1):146-147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图透过被视为"异者"的主人公巴特比的无声的反抗,去看麦尔维尔如何抨击社会时弊,尤其是如何揭露和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和非人道.  相似文献   

3.
李晶 《科技信息》2007,(31):461
作为一名极具争议的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及其丰富。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其早期作品,其中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的痕迹。本文将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作为大背景,通过分析部分女性所处的社会边缘地位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以都柏林为代表的爱尔兰整个社会的瘫痪状态和这些女性不可避免的边缘地位和麻痹状态。  相似文献   

4.
钟慧 《科技信息》2010,(21):I0228-I0229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和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的主人公都是比较敏感内向的小男孩,两位作家通过对两个青春少年生活片断的切入,深入到其内心深处去反映他们对生活和爱情的反思及内心的成长,揭示了反思和内心成长的主题。本文拟从写作细节上来对照赏析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5.
(三)狄更斯以来的英国小说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和D·H·劳伦斯,是本世纪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小说作家。不过,在六十年代,乔伊斯的声名还比不上劳伦斯。乔伊斯就象肖伯纳和叶芝一样,也是爱尔兰人,不过与他们不同的是,乔伊斯没有长期居住在英格兰,他一生大部时间是在欧洲大陆度过的。然而,从心灵上讲,他却从来没有离开过都柏林。他早期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tiners),是一些简短的印象主义的习作,就象莫泊桑的作品一样,轮廊清晰。他的艺术性,在《艺术家年轻时代的画像》(A portrait of the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分析了门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小说中的象征作用。文章认为门在小说中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一束光线》是美国著名黑人剧作家罗恩-米尔纳(RonMilner)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从新批评的视角,围绕文中主人公伊文斯顿搏士的“眼镜”,通过细读“眼镜”在文中的公共象征意义和私设象征意义,解读“眼镜”作为“工具”对小说主题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死者》是乔伊斯191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之作。它不仅是小说集的最后一篇,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虽然它延续了瘫痪与死亡的主题,但是它却让人在结尾处的一场似真似幻的大雪中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现实世界中,色彩多彩多样。描绘多彩的世界时需运用颜色词。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环境不同,因此颜色词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日两国的颜色词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使用习惯。了解中日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本文是以"黑"为中心,通过例句,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来分析中日颜色词"黑"在象征意义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阿拉比》中的孤独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二十世纪小说一个普遍的主题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以神话中一位英雄独自去寻找圣杯的故事为原型,在艺术上用明暗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以及幻想破灭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心路过程。  相似文献   

11.
谢继春 《科技信息》2006,(2):266-267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词语都很丰富.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文章着重从汉、英两种语言出发对"红""白""黑"三种颜色词进行分析,探讨其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除了人们熟知的海明威风格以外,精巧的叙事策略、成功的角色塑造和发人深省的主题是该小说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尝试从及物性、语气、主位结构等方面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功能语篇分析如何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意义,进一步印证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价值。以此验证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一种适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A Little Cloud是爱尔兰现代派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一部短篇小说。长期以来,小说的标题A Little Cloud如乔伊斯的写作风格一样,云遮雾障,令人费解。人们根据自身的理解与联想,对该标题作了不同的翻译与阐释,但普遍认为“a little cloud”意指“天上的一小片云”,象征着生活的甘霖。笔者通过诸多研究与论证,最终得出:a little cloud意指“一个小烟圈”,象征着主人公从最初的“精神瘫痪”到希冀到快乐,直至希望破灭而最后顿悟(epiphany)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昕 《科技信息》2010,(10):I0165-I0165
詹姆斯·乔依斯的短篇小说《死者》是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之作。小说从现实和象征两个层面描述了"对死者的追忆"。通过对写实层面"死者"的追忆,也在象征意义上寓示着一切过去也是"逝者",从而突出《都柏林人》的主题:"精神瘫痪"。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二十世纪小说一个普遍的主题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以神话中一位英雄独自去寻找圣杯的故事为原型,在艺术上用明暗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以及幻想破灭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心路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林》中,女主人公伊芙林的空间意识表现为:对现存空间的憎恨与依附和对异域空间的向往与恐惧。这一充满矛盾的空间意识是被性别角色的二元对立理念所造就的。女性受控的生存空间记载了男权中心的意识形态,指出了男性对女性生活的全方位围困,导致了都柏林群体空间意识的瘫痪。  相似文献   

18.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创作的第一部现代主义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在文学类型上属于成长小说,全书的高潮充分展现在主人公斯蒂芬突破自我的"精神顿悟"之中。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文学伦理学理论,透过主人公的成长困境及伦理选择,重新解读其艰难成长过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该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朱厄特是美国文学史上擅长描写新英格兰地方色彩的作家。《白苍鹭》是她的一篇短篇小说佳作。在该小说中,作者为叙述中出现的部分人和物取了普通的名字,并且巧妙地通过特定的语境赋予了它们丰富的象征意义,从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读起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0.
《一朵小云》(A Little Cloud),是爱尔兰现代派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中的一篇小说。学者们普遍认为文章标题"一朵小云"象征着生活的甘霖。笔者通过仔细研读、反复推敲、研究,最终得出:"一朵小云"另有一层象征意思。就是借助云的易幻变的特征,象征着主人公的思绪的漂浮与想象,他的希望、梦想如同空中的小云朵,不断在变化中,变成各种美好的图案浮现在眼前,但实质上只是精神世界的幻想,就像海市蜃楼一般,必将消失破碎。而"云"最终化为了"雨",也就是结尾主人公小钱德勒因为幻想彻底的破灭,而流下的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