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培根的《人生论》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其自身第一性(即天性)、环境、习惯、教育所决定的;人是通过“教条和言语”即通过不断的“以习惯和习俗为表现的实践”而达到自身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古今中外不少文学作品中,无论主人公的命运被抛向何处,为满足读者的心理平衡,作者最终总是要落下“大团圆”的帷幕,以解除心中的淤积,化为人们的过眼烟云,似乎所留下的一笑也将在岁月的流逝中淡漠了。然而人类社会生活并不是到处充满着爱,将天火盗送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在狂风暴雨中随悬崖坠入深渊,  相似文献   

3.
《呐喊》和《彷徨》基本主题是封建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吃人,主要表现是封建思想环境吃人,绝大多数属悲剧作品。人的生命无端丧失是最大的悲剧,其作品多写社会底层和小人物之死。悲剧主人公苦诉无门、求告无路,沉重压抑的氛围让人想说难言,欲哭无泪。对中国历史的怀疑精神,撼人心魄的灭亡意识,以及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清醒“毁灭感”构成了鲁迅人格的特定内涵,他认为,我们这个将死民族每一个分子的觉醒,竟是举步维艰,这种毁灭意识能很快在革故鼎新,致力于民族振兴的志士仁人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悲剧小说是鲁迅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 ,不是指社会生活中那些痛苦和不幸事件及其对这类事件的主观体验 ,也不是指戏剧艺术中的一种形式 ,它指的是一种美的特殊的现象形态。凡是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所体现人物与事件的崇高性质 ,具有肃穆、壮烈和悲愤的情调 ,又大都以正面人物的不幸为结局的那些审美对象 ,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悲剧。悲剧是美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在作品中 ,鲁迅把人生最崇高和壮美的因素集中起来 ,反映在不幸的人生形式之中。他认为 :“悲剧将人生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这是对悲剧内涵的精确概括 ,…  相似文献   

5.
旷世才女 悲剧人生──评石评梅的悲剧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石评梅的心理误区,论述评价了石评梅的悲剧情绪形成发展的曲折心路和对其诗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民间市井之义是关羽悲剧人性的基石,是他悲剧人性的关节点:性格上的弱点(刚而自矜)造成他的人生悲剧达到顶峰。从两个方面论述关羽以他悲剧的人性谱写了他悲剧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论吴月娘异化人生的悲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娘的顺从之行并非出于本性 ,而是屈服于妇道的结果。虽说吴月娘有着主持正义的一面 ,但同时有着心性狭隘嫉妒、感情虚伪冷漠和理智偏差失误的一面。她是作者理想化的人物 ,是三从四德的缩影 ,节妇烈女的化身。她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幸的命运 ,悲剧的雾霭始终笼罩着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极具个性魅力的女作家。她凭着高超的文学天赋、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怀着深切的悲悯情怀,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在作品中书写着自己对旧中国北方底层社会女性生活的悲剧性审视和对人性、对灵魂的深层扣问,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观照和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9.
吴月娘的顺从之行并非出于本性,而是屈服于妇道的结果。虽说吴月娘有着主持正义的一面,但同时有着心性狭隘嫉妒、感情虚伪冷漠和理智偏差失误的一面。她是作者理想化的人物,是三从四德的缩影,节妇烈女的化身。她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幸的命运,悲剧的雾霭始终笼罩着她。  相似文献   

10.
佐拉的《娜娜》自问世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作者通过一位妓女悲剧的一生来揭露第二帝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道德沦丧、荒淫糜烂、欲望放纵的腐朽现实。主人翁娜娜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妓女形象,娜娜的悲剧是社会、家庭和其自身原因造成的。褪下恶魔的外衣,娜娜只是一个普通的纯真善良的女人。  相似文献   

11.
袁树厚 《科技信息》2008,(3):162-162
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分析贾政、贾母对宝玉的不良教育方式,分析富贵温柔的生活环境以及喜爱的杂书对宝玉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教育和影响形成了宝玉社会性方面的不良性格和爱好,是最终导致宝玉人生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被王国维视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寄寓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追问和独特思考。借助小说文本与脂砚斋批语的互证,从三个层面对其所表现的人性悲剧进行理解,阐释个体价值的悲剧、爱情理想的悲剧、人生普遍的悲剧,并进而探求其悲剧思想于人性关怀和审美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蘩漪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形象 ,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党人王金发早年自觉投身民族民方革命斗争,出生入死,历尽艰险,建立功勋。但在革命成功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他经历了掌权、失权、反袁、降袁、被杀的急剧人生变化,死时年仅33岁。他的人生悲剧比较突出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党人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这一历史使命必须落在无产阶段及其政党的肩上,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相似文献   

15.
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分析方鸿渐悲剧人生产生的原因,已见诸多论述,本文则基于生成性理论视角,以文化价值与生物逻辑之间关系为主线,从社会生存环境、爱情婚姻观念、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人格等方面入手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早已深入人心。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代表作《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亚氏提出的悲剧理论也一直被用作分析悲剧的理论基础。用该理论分析《苔丝》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以期帮助读者有效地理解苔丝悲剧人生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培根对知识的价值、形成和求知方法等问题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志明 《科技信息》2008,(14):146-146
作为先锋小说代表作的《米》,其令人震撼的特色之一就是在阔大的历史空间中发掘了人性的细微之处。其中对织云人生的揭示,更多体现为美好人性逐步走向深渊的悲剧。在这方面,小说中不论是人物本身的性格逻辑、生活逻辑还是文本逻辑,都内在地影响或规定着织云人生悲剧的确定指向,有着无可辩驳的艺术真实性,使织云成为极端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不具备极端特点而富现实生活气息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9.
对培根归纳法的定义、目的、指导准则及主要环节进行剖析。认为,培根归纳法的确立,开辟了逻辑学研究的新方向——归纳逻辑。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与培根的归纳逻辑密不可分。美国哲学家、计算机理论家勃克斯(A.W.Burks)沿着培根开辟的道路,建立了证明或检验的逻辑——勃克斯因果陈述逻辑。科恩(J.Cohen)继承和发展培根归纳逻辑的传统,提出了相关变量法,在拓展的模态逻辑S4系统中建立起他的形式公理系统。科恩归纳逻辑强调归纳逻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现代演绎并发展了培根的归纳逻辑。  相似文献   

20.
时代背景和战争经历给海明威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根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从亨利的清醒者的痛苦,乔丹的勇敢者的困惑,到圣地亚哥的胜者无所获,悲剧主题几经演变发展,但都体现了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