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视转基因食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按照我们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自2002年3月20日后,国外的转基因食品会不断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面前。然而,国内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性知之甚少。转基因食品真的是像某些人所称的那样绝对有利而无害吗?本文试图从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危害、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危害以及经济贸易危害等四大方面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并针对现有的相关对策进行思考,以期引起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警觉,慎重对待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2.
新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具有生物累积性、危害隐蔽性和环境持久性等特征,但目前对其健康风险的认识不足。基于此,归纳了邻苯二甲酸酯、二苯甲酮和新烟碱3类主要新污染物生命早期暴露对神经发育的影响与潜在机制。同时,在单细胞时空多组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新污染物诱导神经发育重编程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全面评估环境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和精准识别疾病起源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成生物技术不仅具有广阔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也带来一些不寻常的潜在风险。合成生物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新颖生命形式,环境释放后可能会以不可预知的和有害的方式进化,从而加剧其不确定性的风险。合成生物环境释放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风险和社会伦理风险。厘清合成生物环境释放的风险旨在呼吁审慎戒备的态度以及建构合理的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级发现神秘病毒近日,俄罗斯《真理报》独家披露一则令世人震惊的消息:1999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永久冻土带下,发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神秘病毒,迄今地球上没有任何人群及动物对这种病毒具有免疫力。由于该病毒“休眠”在南极永久冻土带的底层,暂时还不会对人与动物形成威胁,因而这种神秘病毒只在科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而全世界大多数人对它的潜在危害尚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5.
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环境效应与纳米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纳米尺度的物质进入生物、环境以后,与生命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所产生的生物环境效应,是一个新兴的、典型的学科交叉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生物环境效应的科学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实验结果分析了纳米尺度物质可能产生的新的生物效应以及对生物环境健康与安全的潜在影响。本文认为:纳米生物环境效应的研究必须与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纳米技术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个在其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之前,就已经过认真研究,引起广泛重视,并最终能安全造福人类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技术原罪     
20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全球性问题”也接踵而至 :生态危机、人的危机和社会危机频频发生 ,特别是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危机产生的根源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认为 ,是技术的本质导致了“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技术不同于科学 ,它是对象化、物化的 ,既有自身作为独立的体系的逻辑发展进路 ,又体现着一种以人为核心的自然、人、社会的互动关系 ,其每一次历史变革都必然会作用于人类、自然和社会。由此 ,技术的本质决定了它既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物质上巨大满足和生活上的极大便利 ,也内蕴着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内,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有50%为大科学成果,且均为基础研究领域。这表明大科学正在从实用目的向基础研究转向。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意味着大科学抛弃了其对实用目的的追求。事实上,当下各国开展的以基础研究为方向的大科学,在本质上均有着揭露世界真相和实用目的的双重考虑。借鉴国际大科学发展的经验,致力于开展具有潜在价值的基础研究的大科学研究,将是我国大科学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传统意义上的肥料由于营养元素的可溶性,在其施入土壤后在作物尚未利用之前就会发生严重流失或固定,这种施肥方式不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还会造成土壤板结或沙化,水源富营养化,污染水源,危害自然环境。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开发具有养分释放和作物生长同步、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的可控释肥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能源微藻与生物炼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藻作为重要的生物能源原料,具有巨大的生物质生产潜力。本文结合目前能源微藻在藻种选育、规模培养以及生物炼制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各国在微藻能源开发方面的重要科研工作,并对微藻能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方向和进展进行了评述和预测,对能源微藻生物炼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高产优质藻种筛选与培育、能源微藻规模化培养以及微藻生物炼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微藻生物质综合利用以及生态养殖是我国能源微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有助于人类骨质疏松症治疗和宇航员骨质丧失的研究据《新科学家》报道,一般情况下,生物一旦进入成年,身体便会保持原状。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科学家新发现一种正常、健康的成年物种海鬣蜥身体竟然可以收缩,越长越小,而后不久又能继续长大。  相似文献   

11.
生物安全是指生物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广义的生态危害应包括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或其产物(来自于各种生物的毒素、过敏源等)对健康、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其狭义概念为由于人为操作或人类活动而导致生物体或其产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基因技术、操作病原体(活的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和由于人类活动使非土著生物进入特定生态区域即生物入侵等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包括合成聚合物和生物大分子)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逐步开设了与高分子科学和工程有关的不同课程.今天,它已成为化学教学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其发展已经涉及到化学、物理、工程及其它诸多领域.反之,各种聚合物的研制不仅提供了多种新型材料,也为其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颖研究素材.我们可以预测,作为一座各学科间的桥梁,高分子科学在下个十年内将会进一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了第267—270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分别是:生物节水技术及发展前景,中国煤层气资源及产业化,体系开发规律与科学途径,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一、生物节水技术及发展前景以提高植物自身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主的生物节水是农业节水的重要内涵之一。香山科学会议于2005年11月2—4日举行了以“生物节水技术及其发展前景”为主题的第267次学术讨论会。石元春院士、山仑院士、宋纯鹏教授、张正斌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4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石元春院士在题为“开拓中的蹊径———生物节水”的综述报告中,从…  相似文献   

14.
“体外射精就不会怀孕”.这在网络上被称为男性迷惑女性的最经典谎言之一。事实上,体外射精不但会给女性带来意外怀孕的伤害。对男性的健康也是有百害无一利的。采取体外射精的做法对男性心理和生理都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推广给现代农业、医学和生物经济等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自从转基因技术问世以来,关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和极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本文从后常规科学的视角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争论,认为有关转基因技术的争论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科学观念的碰撞,是在常规科学框架下看待具有后常规科学特征的转基因技术的必然结果,并且认为后常规科学中的"扩大的同行共同体"和"延伸的事实"等概念为科学共同体传播具有不确定性的科技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公众参与科学讨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对促进科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推进科学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4月2日的文汇报上刊载遗传学家谈家槙先生写了“从‘生物密码’谈到遗传学中的百家争鸣”一文,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了关于“生物密码”的问题在最近的一些情况,他提到苏联科学家对这一个问题的看法,如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恩格尔加尔德院士说道:“生物学将成为一门精密科学……五十年后使能把生物密码—遗传物质化学密码——翻译出来。”物理学家达姆院士说道:“不久以后,生物学将要代替物理学担任自然科学中的主角”。接着作者问道?什么是精密科学?什么是生物密码?为什么当前各国科学界这样重视生物学的发展?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他又说:这些问题也是有关我国生物学今后发展的途径,必须应该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历史上受生化战危害最频繁、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至今还受着日本战败遗留下的生化武器的威胁,目前又面临着新的生化战的威胁。美国国防部宣布在未来5年中投入15亿美元军费用于开展防治生化武器袭击技术的研究。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从科学技术角度支持反核生化突发袭击的工作,如中国工程院开展了“反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活动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对策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生化战的危害、消除技术及其装备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生化战消除技术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我国应加快研究解决防治生化战的科学问题,研制出一种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适用于战地和突发事件场所的快速、广谱、零残留药剂的绿色消除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是研究有生命的东西的一門特殊科学。当然,它与研究非生物的物理学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是自然界的反映,它来源于对象的历史过程的不同。用两种特殊科学所具有的知識来彼此互相帮助,不用说是很好的事情,就是在技术方面也可以直接利用另一种特殊科学所用的方法。然而,生物在实质上不同于非生物,所以生物学首先应該好好认清生物学的方法。在自然界中,只有生物学规律和物理学规律,而没有“中间规律”。生物所以部分地遵从物理学规律,那是因为生物是以非生物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緣故。也就是,支配生物的规律,确切地說,就是以物理学规律为基础的生物学规律,而不是它们的“中间”的规律。如果把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放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中间,想在这里开辟一门新的特殊科学,那么这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知识可以理解为与作为普遍性知识的科学相对应的概念。地方性一词预设了其空间的地域特征,但普遍性一词还含有时间的维度。从时间维度考察,地方性知识常常是稳定的,历史越久,越具稳定性。科学知识则内在地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因为科学被要求创新,更新,并且以新为好,为善。地方性知识是根植于历史、传统和本地生态环境的,而科学知识是指向未来的,脱域的。科学知识在当下并不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的普遍性,而是被认为在未来可能会达到的一种状态。因而,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并非实然,而是应然;是一种信念,或者一种幻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0,(9):51-51
倾诉要适可而止,过度易得心理疾病。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太多理由需要发泄郁闷和不满。在这个时候.密友往往成了最佳的情感倾诉和发泄渠道!但是,越来越多正在陷入倾诉的恶性循环中,这种恶性循环会让倾诉者越说越饥渴、越说越难过、越说就越觉得没说的更多。心理专家提醒:倾诉要适可而止,如果倾诉过度,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