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光泽精—H_2O_2和光泽精—ClO~-—H_2O_2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曲线、吸收光谱以及化学发光光谱,提出了光泽精—ClO~-—H_2O_2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还就温度和反应试剂的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溶液各组成同时处于平衡的热力学原理,分析了 Cu—Fe—s—Cl~-—H_2O 系的热力学平衡,从而绘制了黄铜矿—Cl~-—H_2O 系的电位—pH 图。从热力学分析表明,当氯含量在一定范围内,该体系出现一个 CuCl_((s))稳定区。氯量过低或过高,CuCl_((s))都会消失。文中还讨论了从 Cu—Fe—S—Cl~-—H_2O 系中获得 CuCl_((s))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在碱性条件下,银纳米(Ag NPs)对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研究发现,对苯二酚(HQ)对luminol-K3Fe(CN)6-Ag NPs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luminol-K3Fe(CN)6-Ag NPs化学发光(FI-CL)灵敏检测HQ的新方法.结果表明,HQ的线性范围为1.0×10-10~1.0×10-7mol·L-1,检出限为3.0×10-11mol·L-1,对5.0×10-9mol·L-1的HQ溶液平行测定11次的RSD为1.4%.将提出的方法分别用于河水和自来水中HQ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0%~100.8%和99.1%~100.4%.结合化学发光光谱,对银纳米增强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以及HQ对该体系的抑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19种酚类化合物对鲁米诺-铁氰化钾(lumi-nol-K3Fe(CN)6)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其大部分能抑制或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且抑制或增强化学发光强度的能力与化学发光体系溶液的介质、pH值以及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分子结构等有关;根据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谱,讨论了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抑制或增强的机理,推测抑制或增强可能是由于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及瞬时产物影响了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通道;若联接分离技术,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同时测定数个酚类有机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在 Morin—Fe—H_2O 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提高了测定方法灵敏度,并探索出测定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效果较好.其中以加入 Tritonx—100增敏效果最好,摩尔吸光系数由ε=9680提高至56000。  相似文献   

6.
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并评价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作者把在 K_3Fe(CN)_6——鲁米诺(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中起催化和胁同氧化作用的 K_3Fe(CN)_6作为内充液,装于由光纤头与合适孔径的渗析膜所组成的小空隙中,制得了光纤化学发光 H_2O_2传感器。此传感器对H_2O_2的响应在6×10~(-4)~10~(-7)M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7)M,对4×10~(-7)MH_2O_211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2.1。用此传感器测量由萄葡糖——葡萄糖氧化酶酶促反应所产生的 H_2O_2,从而测定了葡萄糖的含量,对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和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从共存物质、p H及试剂浓度对氨基苯甲酸—过氧化氢—铁 ( )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进行研究 ,发现同等实验条件下氨基的取代位次 (邻、间、对 )不同所获得的发光强度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Nd—Fe—B永磁体的出现,轰动了世界磁学界和工商界,1983年以来,各国都积极开展了此项研究。我们在Nd—Fe—B永磁体研究的同时,开展了对Pr—Fe—B永磁材料的研究。完成了两种类型合金的研制。一是高磁积合金,最大磁能积(BH)max=30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化学发光分析因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以及仪器设备简单便宜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许多微量金属离子的分析测定[1,2].一般情况下,这些金属离子均为过渡金属离子,它们在化学发光反应中或者作为催化剂,如Cr3+,Co2+,Fe2+和Cu2+等或者作为氧化剂,如Mn(Ⅶ)、Ce(Ⅳ)、Au(Ⅲ)和Fe(Ⅲ)等.然而,关于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学发光分析报道相对较少,且这些方法一般是基于被分析的金属离子对少数几个化学发光反应的间接作用而建立的,例如用水母蛋白生物发光体系测定Ca2+[3];利用Ca2+和Mg2+对鲁米诺K2S2O8-Co2+体系的抑制作用测定Ca2+和Mg2+[4]基于能量转移作用测定铝[5].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鲁米诺—过氧化氢—奎宁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测定微量奎宁的最佳条件。对6.6×10~(-6)mol/L奎宁测定的变异系数为1%。该法可用于测定药物中的奎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某些二价金属离子,例如Cu~(2+)、Fe~(2+)、Co(2+)、Ni~(2+)与1—亚硝基—2—萘酚(包括邻亚硝基苯酚)生成的配合物,NO基因以N原子配位于金属原子生成五元环螯合物还是以0原子配位于金属原子形成六元环螯合物,一些学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各家的结论不尽相同,其中Peshkova等人用红外光谱研究了1—亚硝基—2—萘酚及2—亚硝基—1—萘酚与Fe(Ⅱ)、Fe(Ⅲ)、Cu(Ⅱ)、Co(Ⅱ)、Co(Ⅲ)、Ni(Ⅱ)生成的配合物,他们的结论是碳酰及肟基与金属离子成键。而Saarinen等人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1—亚硝基—2—萘酚与铜(Ⅱ)的配合物,测得其中NO基团的N原子配位于铜原子上生成五元环螯合物。Carreck等人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4—氯—2—亚硝基苯酚与Ni(Ⅱ)的配合物,认为NO基团的N原子配位于Ni(Ⅱ)上;用Mossbauer谱研究相应的Fe(Ⅱ)配合物也有相似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pH 3.0的高氯酸溶液中Fenton体系直接氧化罗丹明B产生化学发光,探讨了影响化学发光反应的因素,建立了微量Fe(Ⅱ)离子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法测定Fe(Ⅱ)离子的浓度线性范围为3.0×10-7~1.2×10-3mol·L-1,检出限为1.7×10-7mol·L-1.9次平行测定含Fe(Ⅱ)离子0.35μg·mL-1的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7%.根据其化学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推测其发光机理为Fenton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进攻罗丹明B的1位C原子形成的活性中间体退激发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简单而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自动测定异烟肼片的溶出度的方法,并对这种新颖的K3Fe(CN)6-异烟肼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获得测定异烟肼的线性范围为O.05—150mg/L,检出限(3σ)为0.0lmg/L,对10.0mg/L异烟肼进行11次测定,其相于标准误差≤1.0%.测定了2种不同来源的异烟肼片的溶出度,结果与药典标准方法测得值一致.体系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简单、方便和宽动态测量范围,能便捷地在线监测异烟肼的溶出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无机含氧酸高碘酸钠在酸性条件,过氧化氢存在下氧化有机物的化学发光反应现象.发现磷酸性介质中NaIO4氧化H2O2会产生弱化学发光,某些有机物特别是本身具有荧光的物质或多羟基酚类物质存在于这个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时,能不同程度地增强这一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发光强度同时实验还观察到,将某些物质的试液进行适当处理,可使在体系中不产生化学发光信号或发光信号很弱的物质,伴随着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产生据此,建立了NaIO4-H3PO4-H2O2-有机物化学发光新体系,将该体系应用在药物分析中,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以组氨酸为碳源,制备一种绿色低毒的聚合物纳米粒子(PNPs),并研究其在过氧草酸酯-过氧化氢(TCPO-H_2O_2)体系中的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PNPs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进一步探讨H_2O_2、TCPO、PNPs浓度以及流速条件对体系的影响,并通过对该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表征以及化学发光动力学的讨论,探究PNPs-TCPO-H_2O_2化学发光体系可能的发光机理,为建立新型过氧草酸酯类物质的化学发光体系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电导控制理论,对掺钇、硫酸根离子等多元化、微结构γ—Fe2O3的热稳定性、响应苯类气体敏感性及其对相邻气体的高选择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机理分析,并用DTA、TEM、RQ-1等方法进行表征与测量。结果表明,掺入适量Y2O3后能使γ—Fe2O3的相变温度提高到618℃,从而改善γ—Fe2O3基气敏元件的热稳定性;硫酸根离子和金离子的适量掺杂有助于提高苯类气体的敏感特性;γ—Fe2O3基体材料的微细化可增强γ—Fe2O3的表面气敏特性。从而为苯类有机气体敏感元件研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从氯化物体系中电沉积锌—铁合金镀层,讨论了pH值、电流密度、搅拌、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镀层含铁量的影响,并优选出获取Zn—0.2%Fe合金镀层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拓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利用草醛能够增敏NaOH介质中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信号的特点,建立了化学发光测定香草醛的方法。文中考察了介质浓度、发光试剂浓度等因素对发光体系信号的影响,确定了测定香草醛的最佳条件:介质NaOH浓度为0.20 mol/L,高锰酸钾浓度为3.0×10-5mol/L,鲁米诺浓度为7.0×10-5mol/L。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发光强度与香草醛浓度在5.0×10-8~3.0×10-6 g/mL内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ΔI=7.188 3×108C(g/mL)+71.767 4(r=0.994 2)。对5.0×10-7g/mL的香草醛平行测定11次,相对偏差为1.3%,其检出限为1.1×10-8g/mL。建立了测定香草醛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新方法,并成功地测定了片剂中香草醛的含量,回收率为98%~104%。  相似文献   

20.
对Fe2O3-SiO2-CaO—Al2O3-MgO五元体系在准化学平衡条件的液相生成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X—Ray和SEM,对不同温度下体系液相生成量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液相生成量越多,液相成分随温度的增加发生改变,温度对镁元素的微观分布影响较小,M如在赤铁矿为主要原料的烧结体系中会与Fe2O3结合生成MgO·Fe2O3矿物;随着温度的升高SFCA中的Fe2O3含量升高,液相量增加;Al2O3含量升高,利于交织结构的铁酸钙(FC)的形成,可提高烧结矿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