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LR(1)语法分析方法的分析能力较强,但其语法分析器的状态数太多,很难被应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LR(1)语法分析方法--RDLR(1)(Recursive Descent LR(1)语法分析方法,同时给出了将LR(1)文法等价变换成RDLR(1)文法的一般方法.结果表明,该文法对语言的识别能力与LR(1)文法相同,比LALR(1)文法强;但其语法分析器的状态数却比LR(1)语法分析器的少,与LALR(1)语法分析器的状态数相当.  相似文献   

2.
由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都发生了变化,这就给阅读古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比较重要的古代典籍,历代注家大都作过注释,这些“故训”一般是比较可靠的;现在刊行的文言读物,  相似文献   

3.
一、引对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正确的语法分析是编译程序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语法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由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一类是由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这里要介绍的LL(1)分析方法就是一种确定型的由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由Foster发现的,后来Knuth给出了一个理论的论述[1][2][3]。为简单起见,假定读者已具备形式语法的基本知识。在以下的讨论中还假定文法中不包含无用的规则,这样的文法称为是压缩过的。  相似文献   

4.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因此对句子的分析首先是语用分析,然后才是语法分析,句子的语法分析必须运用层次分析法。《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严格的层次观念,但是可以改进使之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语病评判在语言学的发生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规范语法只能选择描写语法中的精华部分作为"规范"语法,在当代仍有其独立的语法形态意义.语病评判是检验语法分析方法的标准之一,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魅力之一在于其为语病评判之利器;语病评判在语言学研究中切合当代解释语法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重言轻文"是文言教学的一大症结,其形成原因关键在于没有充分把握文言的特色。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古母语,它能指重于所指,特别注重形式之美,加上古今语法基本一致,古今差异重在词汇,所以不宜过分"重言",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涵泳诵读和古今异义词汇的精讲上。同时,由于现实生活中古母语处处留痕,所以恰当联系鲜活的语言实例,有助于激发学生语言潜能,充分感受文言学习乐趣。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阅读学家。他提出的读书兴国、读书经世、选读与以写促读、阅读习惯与能力养成、古书辨伪求真等的理论与主张,是对我国古代阅读理论的继承、开拓与发展,对推动当时社会读书活动的开展,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今研究梁氏的阅读理论,继承和借鉴其中积极因素对营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深化阅读教学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得”是个多音词。当它读“děi”时大致相当于能愿动词中的“要、可以、应该”;当读“dé”时有“得到、获得”之义,是及物动词;轻声的“得”一般语法书只讲用法很少涉及词性。但在语法教学中,这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而有必要来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个系统,词汇与语法密切相关.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词汇,由于词汇与语法的密切关系,因而明训诂必须通语法.实践证明,词语训诂(含校勘)只有与语法分析结合起来,其正确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存反语法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不甚精确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反语法分析方法.与直接从抽象语法树构建出文本的传统方法相比,加入了构建语法分析树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反语法分析的精度,并且,为其他需要从抽象语法树生成语法分析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除沿用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外,还借鉴了国外语言学的一些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等。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些语法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揭示语法研究方法不断发展更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郭鹏 《科技信息》2009,(31):J0094-J0094,J0090
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于怎样读书人们了解不多。本文就读书学习的方法展开说明,读书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阅读、勤动笔和培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机器翻译系统要求数据化的语言分析规则,但是汉语本身具有的语法标志不多,机器翻译里面的汉语分析问题实在是难以解决。通过机器翻译与汉语语法特征的探讨要建议来探讨汉语语法分析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涉及语法问题的论述早就已经存在,不过这些语法分析往往散见于各种训诂学著作之中,没有明确的语法体系,除极个别的名称外,基本上也没有语法术语。《毛传》和《郑笺》中存在大量类似的语法分析,将《毛传》《郑笺》中的语法分析进行比较,发现郑玄对虚词、代词以及句法、句式等方面的认识较毛亨更为深入;同时,将两者加以比较,也可以看出部分语言现象从西汉到东汉的历时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科技知识动漫》2007,(1):48-48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阅读古书很不方便。后来人们用“圈点”的方法来读古书,用“圈儿”来断句,拿“点儿”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这些“圈儿”和“点儿”虽然是标点符号的雏形,但还是不够科学。  相似文献   

16.
断句在古代叫“句读”。古人称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的停顿处为“读”。古书是不加句读的,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排列,读者边读边断,直至终篇。我们看到的已标点的古书是经反复点校后再印的,这给我们阅读古书带来了方便。但古代书籍浩如烟海,因此我们懂得一些文言句读的知识,进行断句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教育童蒙读书非常重视句读能力的训练。《礼记·学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离经”就是指断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句读能力的训练。谚语说:“学问如何看点书”。意思是学问的大小可以从句读能力上看出,因为断句的正确与否,就看对书中文字懂不懂,文字懂了句也就断对了。如果不懂而硬断,自然会乱点鸳鸯谱,同一段文字就会文义迥异。比如古人描绘龙:“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如果断成:“其形有九:似头,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语法分析器的增量式生成技术,该技术适用于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LL(1)方法和递归下降法,利用该技术,可以增量式生成语法分析器,从而提高语法分析器的生成效率。在微机上建立了一个语法分析器的增量式生成器。  相似文献   

18.
“义理”是对古书文旨高度而凝炼的概括。义理推求是古书校读中的一项综合工程。《礼记》所谓“离经辨志”是古人进入经学殿堂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义理推求的必要环节。自汉·刘歆创义理之学以来,经籍的章句义理学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词汇训诂而妄说胸臆去阐释经书中的微言大义,注重经义本身的解释是章句义理学的优良传统。尽管经历了汉唐肯定——宋明否定——清代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大的发展圆圈,综形名、任裁断、笃于尊信、缀次古义、鲜下己见是章句义理最基本的操作要求已为历代学者所认同。义理推求先秦已开其端,《十三经》中有大量的义理推求之作。两汉随着章句之学的兴起,义理学已渐趋成熟,魏晋隋唐得到空前发展,而宋臻于成熟,同时走向空言说经的末路。清儒力矫其弊,借由文字声韵训诂以通经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语法生成——语义测试模型,提出了一种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结合的语法分析方法,以及语义模板匹配的语义分析方法.实现了一个英语语法及语义分析的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语言的理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其语法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三方面,尤其是对语法知识中的文法规则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介绍了语法分析的各种主要方法,分析了语言组成结构的各种词汇关系,利用DELPHI语言编写了一种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器程序,并通过具体的事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