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关于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客运专线路网实际、周期运营模式下的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将之转化为具有优先级结构的单目标规划.针对该优先级模型设计了内嵌博弈过程、多变量级联编码的遗传算法,最后给出简单算例.  相似文献   

2.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旅客列车的开行需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包括系统分析、数据流程、功能结构等,并详细讨论各子系统的构成。在本文阐述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要求,用VC计算机语言,成功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铁建设成网,既有线货运能力得到极大释放,为满足户主时效性需求的小编组高频次货物列车的开行创造了条件.当前开行方案的编制通常仅从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很少考虑货主时间价值需求对运输方案的影响;此外,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很少将发到站相同但归属于不同货主的车流区分对待.因此,本文在综合考虑铁路运输企业和货主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为减少换装等待时间采取的欠轴运输策略,对既有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改造:增加单位列车的固定和变动开行费用以及不满足货主时间价值需求的惩罚费用,并进行线性化处理,降低模型求解的复杂度.设计了并行禁忌算法,实现了模型的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拟议中的京津间提高铁路旅客列车速度的方案为背景,建立起两个特大城市对外交通的分担率预测模型。进而对提高旅客列车速度这一技术政策的实施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反映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系统效益和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成粒子群优化的复线旅客列车优化调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任苹  李楠  高立群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7):1449-1452,1479
列车优化调度是一个大规模、复杂的数学优化问题。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特快旅客列车中途离开时间、普快列车中途离开时间和特快、普快和货车等三种列车的整个运行时间等因素。提出将模拟退火优化方法嵌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中,以此构建集成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搜索过程中还加入变异探作来增加种群多样性,以避免早熟收敛.通过对青岛至广东高速轨道线738公里段的研究表明,集成粒子群优化算法局部搜索能力有显著提高,且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种横向转运配送方式下的成品油配送方案优化问题,以配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可同时表达多种配送方式的优化模型。设计了能够同时求解多种配送方式下的配送方案,且求解精度高、速度快的启发式算法。数据实验验证了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并得出:合并配送方式不可能成为成本最低的配送方式;当车辆不满载时,混合配送方式的优化空间更大;随着转运油库与配送区域的趋近,混合配送方式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所提算法求解不同配送方式下的配送方案的时间差极小,在制定配送计划时,可同时生成分开配送方案和混合配送方案,择优选用。本研究为横向转运背景下成品油配送方式的选择和配送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决策方法,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配送成本。  相似文献   

7.
甲供非商品化资源(the Non-Commercial Resource Provided by Employer, NCRPE)是项目群建设的瓶颈资源,它对业主投资和进度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基于传统的资源优化理论与方法,综合考虑因非关键合同项目的时差使用所致的工期延误风险,研究并构建了以NCRPE的风险型费用现值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引入了用于计算风险的合成事件技术;其次,设计了混合粒子群算法求解此模型;最后,开展X项目群的案例分析,计算得到最优解,并对比了最优资金费用现值方案、最早时间开工方案、最晚时间开工方案与传统资源均衡方案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费用现值方案不仅能够实现费用现值最小,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群较高的完工概率和较低的工期延误风险。研究成果为业主制定项目群NCRPE的配置计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带有方案偏好信息的多指标决策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讨论了对方案有偏好信息的多指标决策,给出了五级标度的方案偏好赋值法,同时建立了一种兼顾方案偏好信息和客观信息熵方案值的优化决策模型。从而为多指标决策问题提供了又一合理可行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农业的角度,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讨论大田农作物的各种种养殖模式的最佳布局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生态农业中土地资源开发方案的优化排序模型,通过求解此模型,可得到不同利率和不同优化周期下的优化排序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信息,从而选择既经得起利息率波动影响,又能兼顾整体和长远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制订铁路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孟少沛,詹南批(化工部石家庄管理干部学院石家庄050031)(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分局石家庄050000)TheApplicationofFuzzySetTheorytoPassenger-Train-in-Mot...  相似文献   

11.
罗建  薛锋 《系统工程》2008,26(1):82-85
客运专线建成后客运通道内的旅客出行选择有更多的方式,根据出行时间和费用对旅客出行选择的影响,采用改进蚁群优化算法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概率转移模型.用信息量对出行时间和费用进行描述,将通道内城市问各种运输方式线路上的信息量看作是对旅客出行选择的吸引强度.通过引入武汉-广州客运通道进行实例分析,得出不同出行距离的旅客选择各种运输方式(客运专线、既有铁路、公路、航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查伟雄  熊桂林 《系统工程》2004,22(12):82-86
基于现行旅客列车的信息,如列车的编组、定员、径路和上座率等,研究铁路旅客OD矩阵的推算模型和算法。为求出与实际的交通量相匹配的铁路旅客OD流量,利用和铁路运输现场实际工作相吻合的交通配流方法,针对理论分配交通量和实际交通量的偏差程度、采用适时修正的方法进行迭代运算,直至得到一个满意的解为止。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交通运输业中旅客运输计量模型的研究欧国立(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44)TheResearchofPassengerTrafficForecastionModelinChineseTransportUndertakingOuGuoli(...  相似文献   

14.
基于乘客流量概率分布的轨道车站合理间距优化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站间距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已有优化方法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轨道线路系统总成本最少化为优化目标,并考虑乘客流量和乘行距离随车站间距概率分布的合理间距优化模型,提出了模型的算法,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常见组合情况下的车站合理间距,分析了各因素变化对合理间距的影响,为实际工作中车站间距的合理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地铁站是典型的人群密度大的公共场所,根据人群行为特点以及基于人群行为特点的引导,可以有效培训人群应急疏散。采用多智能体的方法,通过度量地铁站建筑场景特点,分析乘客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基于乘客从众心理规律,提出单Agent属性定义及约束规则,建立乘客Agent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在虚拟地铁站内为多智能体建立MAS(Multi-Agent System)行为决策系统,通过WebVR实验研究乘客从众行为以及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高峰期人员流动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有效地缓解地铁站内人群拥挤现象。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调整策略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客运专线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的组织模式,首先综合考虑列车等级、正晚点状态及剩余运程等因素,分析了调度员可采取的运行调整策略,在此基础上模拟调度员在不同的晚点设置条件下,利用不同调整策略进行运行调整的过程,并重点对各类晚点列车数量及时间等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发现:1)高速列车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当列车晚点时,令所有列车按现有次序运行可获得较好的效果;2)当中速列车不允许影响高速列车时,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应适当安排远程车及正点车先行;反之,其抗干扰性大为提高,并且当高速列车可被连带移动的时间不大于实际列车间隔时间时,对高速列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出行费用、方便性、舒适性和速度为换乘阻抗,建立了基于双约束重力模型的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量预测模型,采用非集计Logit模型建立并标定了换乘阻抗函数,并以北京市西直门客运枢纽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应用TransCAD软件完成对所建换乘量预测模型的标定且进行换乘量的预测.研究表明综合应用集计与非集计方法建立的换乘量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较为客观和精确地预测枢纽内各交通方式间换乘量,为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铁路客运站作业调度水平,降低列车延误影响,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铁路客运站技术作业模型,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基于随机森林的作业时间预测,作业模拟以及智能决策,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铁路客运站技术作业实时调度方法。将此调度方法应用于某实际铁路客运站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实际作业进行高精度预测及模拟;使用三种数字孪生决策规则能有效降低列车作业延误。研究论证了该数字孪生模型能应用于实际车站管理,提高作业实时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