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庞山山  刘静 《科技信息》2011,(31):104-104
当前,在许多计算机应用系统中都存在多个角色的问题,而如何解决多角色登录,是关系到系统安全的大问题。首先,论述了基于多角色的登录模块的需求分析,给出了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接着又对数据库进行了设计,最后,提出了基于B/S架构的多角色的登录模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赵静 《燕山大学学报》2010,34(4):331-335
针对传统的基于任务-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无法为不同数据对象分配不同权限以及角色继承方法不够灵活的缺点,对其中比较流行的TRBAC模型提出了改进方法和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对象从任务-权限模型中分离出来作为权限分配的独立部分,分别与用户和角色建立联系;同时普通用户可以将任务委托给下层用户,从而减轻系统管理员权限分配的难度,为普通用户分配权限提供了更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Oracle数据库用户角色与密码管理是保护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用户管理问题提出改进,以及使用Oracle数据库的密码文件有效管理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张瑞青  李铁柱 《科技信息》2012,(10):246-247
本文在分析了用户登录系统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在用户登录系统中运用SpringMVC框架,实现不同角色各自权限的安全、灵活分配。经过测试证明,SpringMVC框架的应用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基于角色和Web Service的访问控制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角色访问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用户访问权限的动态管理,而Web Service提供的高度互操作性和易访问性能够很好地完成对用户权限的验证。本文通过对访问控制技术的比较研究,介绍了如何利用Web Service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原理实现多级角色访问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角色控制的教学权限访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和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的用户权限及访问控制设计及实现问题.以一个教学管理网上系统的权限访问系统实现为例,通过建立一个权限控制矩阵来划分用户的权限访问级别,并结合了动态菜单自动生成、页面跳转限制控制、以及分级打开数据库数据等应用实现方案.实践表明,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权限访问控制系统能严格地控制与防止用户接触与其身份角色不相关的数据信息,有效地避免用户的非法操作,从而切实地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7.
已有的用户角色研究中,不少学者定义了角色的数目和特征,对特定数据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两个问题:1)通用性较差,若更换数据集必须重新分析;2)现实世界中用户行为和关系纷繁复杂,用户角色多种多样,难以通过人为的定义去描述和识别.因此,本文基于张量分解模型提出了一种用户角色发现算法,它不仅能自动设定角色数量,而且能反映角色在指定时间段的行为特征.进一步将用户角色延伸到社团角色,提出基于社团角色距离和节点重叠的社团演化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识别出的用户角色其行为特征与实际情况吻合,提出的社团演化分析方法其效果也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8.
在ASP.NET中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P.NET虽然提供基于角色的授权和基于资源的授权两种权限策略,但不能满足对不同的用户分派不同的任务需求。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实现了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更符合企业的用户、组织、数据和应用特征。在ASP.NET中运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使应用程序在用户管理方面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实现多粒度控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BAC的角色层次控制与用户业务限制混合权限管理模型(N-RBAC),定义了角色的共有权限、基于层次控制的角色影子权限以及用户的私有业务约束;该模型比传统的RBAC或其修正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广的适用性,解决了角色与用户之间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既简化了信息系统中对用户授权管理,又使相同角色的用户对相同的功能模块可以有不同的操作限制;详细讨论了N-RBAC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使用方便,设置灵活,能有效满足各类信息系统权限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探讨基于RBAC下的角色继承的权限管理.通过定义子集与超集的权限继承模式,为实现企业分级管理提供可能.角色继承是在RBAC0基础上引入的一种安全机制,企业可以通过角色继承快速建立角色与用户帐户的映射并实现其层次管理.利用RBAC下的角色继承关系,在企业中建立角色与用户、组之间的映射,通过关联使得权限的逐步分解达到权限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邹彦艳  刘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66-3770
介绍了一种基于ArcGIS的联合站信息系统,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存储站内数据,同时利用ArcGIS作为主要的数据表示手段,系统采用了B/S模式工作,不但提供了道路,房屋,管线,电力线路等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功能,而且随着基础数据库中数据的变化,GIS平台上的数据也自动进行更新与维护,避免了维护GIS数据库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严格按照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等工作,详细介绍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的各个过程,系统在先进的网络环境下开发,采用主流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ver;数据库服务采用当今流行的大型远程网络关系数据库SQL Sever 2000做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提供数据服务;客户端采用功能强大的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负责提供表达逻辑,显示用户界面信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等,系统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采用新的数据库存取技术ADO作为访问数据库的接口。  相似文献   

13.
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综合的信息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工具,为文物保护部门对乾陵历史遗址的文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评估提供决策依据。文章采用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大型数据库技术和处理空间地理信息的GIS技术,开发了乾陵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在ArcGIS平台上与空间地理矢量图相连接,构成一个数字化乾陵保护区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不仅能对乾陵保护区各种文物资源的现状进行评估,还能对文物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 ATM交换机网络管理工具 ATMD在 Sybase SQL Server数据中的用户表结构进行分析 ,得出数据表中各字段的信息 ,对各字段的含义进行分析 ,从中得出 ATM主干网络中相关网络配置情况 ,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该信息数据库的 ATM交换机运行情况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VF数据库可以在网上由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当网上的多台计算机对主机数据库中的表进行操作时,为了防止多个用户同时修改一个表或一个记录而引起数据错误,VF提供了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访问技术,在此分别讨论数据库的自动锁定、人工锁定、数据缓冲技术.  相似文献   

16.
探讨建立传统手工纸发展史的数字资源库,为纸质文物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数据服务。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和实验数据采集,在分析了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并构建了传统手工纸数据库,使用触发器、存储过程等有效手段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开发了数据的展示、查询和分析原型系统。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手工纸史料开展研究能够提供信息检索、定量数据分析服务,并为纸质文物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便于网络管理、并为网络升级和故障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基于实时监测网络流量情况构造一个网络流量监测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对流量数据进行存储;并利用Jbuilder 2005设计出便捷的用户操作管理界面,实现处理保存流量数据的校园网流量监测。通过在某大学校园网上的示范应用表明,该软件不仅提供图形化的用户接口、将收集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在其中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来,还能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监控操作与管理、方便用户使用。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性能指标较好地满足网络流量实时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ASP平台的安全需求,分析了分布式系统用户密码加密方案.在微软.NET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密码加密方案,使系统用户的密码在传送、数据库保存等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即使密码信息被非法获得,非法用户也无法侵入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的网络数据库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Web数据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Web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介绍几种流行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出发 ,针对Web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建立一个Web数据库安全体系的初步模型 ,并指出安全问题应以预防为主 ,应该在构建Web数据库服务器时 ,及时进行漏洞检测、风险评估 ,根据检测结果 ,有意识地加强数据库服务器某方面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华凌 《江西科学》2005,23(6):764-767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基础,利用ASP动态网页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学生管理系统,达到使用方便和功能强大的目标。系统开发主要利用ADO数据控件和ADO对象,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本文重点说明了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