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可以在3000米水深的深海勘探油气,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这样的"深海高手"却并非传说,它就是"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称:"海洋石油981"),一个可以在3000米深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达12000米的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并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和"国内第一",打破了我国深海勘探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这不禁让人对该平台的总体设  相似文献   

2.
沈勇 《科技资讯》2012,(21):3-4
随着国际石油勘探向深海的发展,国内深水资源勘探开发的逐步开展,特别是在国内南海深水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国向深海进军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中海油深水开发利器深水钻井船海洋石油981和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相继投入使用,中国在国际深水勘探开发上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的深水勘探开发取得了质的飞跃。如何保障深水作业的通讯安全,为深水作业的日常作业和应用提供通讯保障,成为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重点开发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解决制约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开发瓶颈性问题,掌握具有我国特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可以在3000米水深的深海勘探油气,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无异于天方夜谭.然而,这样的"深海高手"却并非传说,它就是"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称:"海洋石油981"),一个可以在3000米深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达1 2000米的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并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和"国内第一",打破了我国深海勘探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5.
深水隔水管是深海石油钻采作业中的一项关键装备,其技术与产品一直被国外专业公司所垄断,国内尚无国产化产品成功应用的案例。在工程现场应用过程中,涡激振动是导致隔水管疲劳损伤乃至井口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深水隔水管在深海环境下的工作状态,结合控制变量法,应用模态分析和涡激振动理论,分析了涡激振动对深水隔水管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并且从理论上给出了降低隔水管疲劳破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生珊瑚种类繁多,形态、质地千差万别,但枝形优美、质地坚硬的寥寥无几。深海珊瑚数量稀少,通常生长于200米以深的海底,采集相当困难。所以古今中外,这种珍贵“宝石”深受皇室贵族以及上流社会的喜爱。在众多的名贵珊瑚中,红珊瑚和黑珊瑚可谓精品。20多年前,我在东海执行深海生物资源考察任务。有一天拖网时,在海底碰上一个巨大障碍物,起网一看竟是红珊瑚。橘红色的珊瑚从深蓝色的海水中缓缓露出的那一刻,大家都被它们的美丽惊呆了。红珊瑚(属)计7个种,其中以日本红珊瑚最为珍贵。这种红珊瑚呈树枝状,枝的前面或侧面有短枝,骨轴(骨骼)深红…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气勘探逐步走向深海,如何安全高效的实现油气井测试已成为深水油气勘探的关键。南海北部陵水LSE-1井为我国第一口超深水气井,测试作业面临着多个难题:低温高产流体在测试管柱内水合物生成风险极大,超深水条件下多种动载荷联合作用更为复杂,安全风险高;气层埋深仅在泥面以下1 200 m,孔隙度高,出砂风险极高;常规取样方式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和样品品质要求。基于面临的困难,结合已有深水测试作业技术与经验,通过调整水合物防治措施、制订严格的应急解脱决策系统及节点管控预案、改进模块化地面测试流程、采用新型一开一关测试程序以及压控式井下PVT取样技术等关键工艺措施,安全高效地取得了测试作业的成功,准确评价了我国首个超深水气田。新工艺的成功应用将为我国深水油气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红河深水扇沉积物重力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地震、岩心和测井资料,通过唯一钻遇红河深水扇的YC35井的岩心观察与描述,对红河深水扇沉积物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典型的沉积模式相比较,确定红河深水扇的沉积物重力流类型。结果表明:YC35井岩心沉积物为半深海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红河深水扇发育多种沉积物重力流类型,包括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以及浊流等,它们在纵向上相互叠置;红河深水扇属于富砂型深水扇,储层发育,这为红河深水扇的油气勘探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沈金鳌 《大自然》2012,(6):40-43
东海深海中栖息着大量鲜为人知的珊瑚,它们种类众多、形态各异、色彩绚丽,每一件都是大自然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0.
灾害性海洋环境下深水立管结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海深水海域可能出现的灾害性海况条件,基于先进的深海浮式平台系统时域耦合分析和立管结构有限元动力响应计算的结果,采用广义极值理论,通过对非线性随机动力响应结果的数值拟合,研究了灾害环境下载荷概率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结构可靠性技术,分析了立管构件的屈服极限状态,并进行了立管系统失效概率的求解及随机变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充分考虑了深海平台系统的耦合效应,可以为灾害性海况下深水立管的可靠性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陆地油气产量趋于平稳并呈现下降趋势,浅海油气勘探也逐渐逼近顶峰,深海必将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深海浮式钻井装置采用常规的钻入法、喷射法下入表层导管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水下打桩对海底土造成的扰动较小,表层导管可获得更大的承载力和井口稳定性。针对深水区块的海底地质调查资料和常用的钻井导管规格,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深水水下打桩工况下表层导管的强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以期为深水表层导管打桩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面对着日趋减少的陆上油气资源和不断探明的深水油气资源,我国油气资源勘探进军深海领域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深部壳幔结构、海底地震活动性和实现地震海啸预警,需要在海底布设海底地震仪开展地震观测。深海海底地震仪因涉及地震传感器、深水水听计、声学换能器与耐压封装等先进国际技术,中国高性能深海海底地震仪长期是空白。对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多年持续核心技术攻关和多次深海试验验证,解决了数字调零宽带地震传感技术、全海深陶瓷压电水听传感技术、软硬协同优化低功耗采集技术和万米高可靠性释放回收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成功研发了包括便携式海底地震仪、宽频带海底地震仪与实时海底地震仪等系列海底地震探测装备(型号为IGG-OBS)。实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IGG-OBS仪器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多个科考航次中发挥支撑作用,总计投放达1 400余台次,综合回收率大于90%;通过在洋中脊、海山、俯冲带等多种复杂海底区的实际观测,数据质量合格率>98%,具备复杂构造成像能力,已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为中国深海科考、大洋调查及近海灾害预警监测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洋工程油气开发逐步向深海进军,对南海深水区油气开发技术的研发已迫在眉睫。目前,主要的深海石油平台型式为张力腿平台,其结构一般由平台本体、张力腿系统和基础3部分组成,基础主要采用打入式钢管桩。结合某TLP平台项目,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文献,对TLP平台钢管桩基的岩土设计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国内TLP平台桩基设计技术发展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溢油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分散效率的主要因素,概述美国“深水地平线”溢油事故中水下使用分散剂的方式及效果.通过改进深海溢油输移扩散预测模型,研究深海中喷洒分散剂后溢油运动轨迹的数值预测方法.以深海溢油现场试验为例,初步预测在深海泄漏源处喷洒分散剂后的溢油运动轨迹.结果显示:经分散剂处理后粒径小于0.5nm的油滴在水下环境中输移扩散且缓慢上浮,其中粒径小于0.1mm的油滴容易在深海中形成悬浮油带.  相似文献   

16.
夜蒋笼翠了整个加勒比海,仅剩的一丝热气也被徐徐海风和点点繁星赶走了。喜欢夜游的鱼儿还在叽叽喳喳地四处游荡,深海珊瑚丛中的一群皇后鹦鹉鱼却已经睡熟了。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二坳陷的典型测线进行构造演化史恢复,计算不同构造时期的拉张速率及沉积速率等参数,总结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珠二坳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分为裂陷期和拗陷期两个发育阶段;23 Ma之前为裂陷期,伸展作用十分强烈,主要断裂构造发育;23 Ma后为裂后的拗陷期,伸展作用减弱;坳陷新生代拉张系数为1.15~1.35,不同凹陷在拉张作用、沉积速率和断裂发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白云凹陷裂陷期发育陆相断陷湖相和水下三角洲沉积,拗陷期发育深水扇和深海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的观察和描述,对21 Ma发育的深水扇特征、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心上发育正递变层理、鲍马序列和滑塌变形等多种典型重力流构造,指示了沉积物为半深海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地震资料上可识别出水道、水道堤岸复合体、朵体等典型深水扇构型;21 Ma深水扇沉积模式为陆架边缘三角洲-峡谷-深水扇的沉积模式,是在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格局、相对海平面变化、坡折带演化、断裂系统的形成及古珠江三角洲的物源供给能力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和有效配置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1974年以来,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利用先进的深水潜水器和深水拖曳地球物理测量装置在大西洋中央海脊,东太平洋范德富卡海脊、戈达海脊、瓜衣马斯海盆,海隆、加拉帕戈斯海脊,以及大西洋海底等处发现了大量的热液矿床。这是继锰结核之后又一重要的深海矿物资源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0.
文怡 《今日科技》2012,(5):51-52
2012年5月9日,随着首座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第六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米深的水下探入地层,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由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奠定了中国自主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装备基础,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