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月球从地球偷能量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多数是由月亮引起的(太阳的作用稍小一点),潮汐的秘密是这样的: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上的海洋受到月球的引力牵引作用,面对月亮的那一面就出现高潮,这恐怕  相似文献   

2.
Q&A     
《科学世界》2013,(1):92-93
Q:地球自转或围绕太阳公转,看上去类似永动机,那这种动能能否加以利用?(读者彭欣)A:按照牛顿定律,如果地球和太阳都是刚体,而且在不受外力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看做是一个永动机。但实际上,地球和太阳构成的系统是有外力作用的,比如陨石撞击、其他星体的引力等。即便没有这些干扰,就地球和太阳本身而言,也仍然会受到力的作用:地球和太阳都不是刚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都会受到潮汐力的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推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 ,获得了地球产生周期性涨落变形的潮汐力表达式 .由潮汐力导致的潮汐 ,其波长和振幅随地球离黄道面的远近不同而变化 ,随着距离增加 ,波长与振幅逐渐减小 ,但同一环线上振幅各点一致 ,周期约 1 2 h.地球的胀缩特性和沿轨道径向的变化速度 ,是影响地球潮汐能量的决定因素之一 ,地球公转轨道的 2 68°1 5′处为潮汐能量最大处 .地球的潮汐力是由椭圆轨道运动产生的 ,由于月球的轨道运动是以地球为焦点 ,所以在月球上可以产生受地球影响的潮汐 ,而不可以产生相反的潮汐 ,因为海水或岩浆没有以月球为焦点的轨道运动  相似文献   

4.
<正>飞行器、小塑像还有月球车,人类探索月球时落下的随身物品让月球很烦恼。但是,人类只花了不到10年时间,就实现了把第一个人类送上太空到登陆月球的飞跃,如果月球知道这些,它对人类这个地球最聪明的孩子就会刮目相看。第一位太空人就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1961年,他坐着火箭推送的人造卫星飞向太空。今天,这些太空  相似文献   

5.
<正>歪心眼的月亮阿波罗飞船上的航天员使用测震仪对月球进行了观测,发现从地质学角度来讲,这个灰色星体并不是一个完全死亡的地方。发生在离月表以下几千米深处的小型月震被认为是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有时会有碎片喷出月表,并伴有气体逃逸现象。科学家们认为,月球应该有一  相似文献   

6.
物体的重量定义为“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而使它受到的力。”重量也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它是使物体产生重力加速度的原因。这就表明:重力是引力性质的。但重力并不是地球引力的全郎,而是引力的一个分力;就方向而言,引力指向地心,重力指向则与地心稍有偏离。一、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点间的引力为:f=G((m_1m_2)/(r~2))。地球上的物体不很大时,可  相似文献   

7.
《奇闻怪事》2011,(10):28-30
何谓"月球背面"?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影响,月球的自转变慢,以至于它总是以同一个半球面(所谓"月球正面")朝向地球,而月球的另一面,我们从地球上是看不全的(在某些条件下能看到18%),这就是所谓的"月球背面",也被称为"月球另一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月球背面不能与"月球暗面"混淆。所谓月球暗面,是指在特定时间不能被太阳照亮的月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关于地球潮汐成因的主要论述;讨论了日、月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和起潮力。最后,给出了地球潮汐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在地月会合坐标系下建立了月球探测器的相对动力学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真实天体力学环境. 给出了太阳引力摄动下地月会合坐标系绝对角速度的简单但精确的表达式. 所提供的相对动力学模型与J2000坐标系下的绝对动力学模型完全等价. 如果将太阳引力常数置为零, 模型则退化为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 如果再将月球轨道偏心率置为零, 模型则进一步退化为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 基于本文模型导出了计算地月系统的共线和三角拉格朗日平动点更精确位置的迭代格式, 它与儒略时刻以及所考虑的时间范围有关. 所提供的相对动力学模型对经由拉格朗日点的探月轨道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睿齐 《创新科技》2006,(9):37-37
月亮,名符其实的名字,应该叫做“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其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表面积为3800万平方公里,比亚洲的面积还小。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不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至今无环境污染。未来的月球,必将是人类的乐园、科学的基地和星际旅行的驿站,成为人类美不胜收的“天上宫阙”。然而,人们对月球的存在与归属,认识却是不一样的。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曾有五位科学家不希望月球存在,建议用核能将其摧毁。他们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使得地球以一种笨…  相似文献   

11.
陈然 《世界博览》2011,(8):14-14
2036年或2071年有可能遭遇小行星撞击 "如果一个小行星的轨道稍微偏离一点,就会让恐龙再灭绝一次,当然了,这次的恐龙是我们(人类)。" 电影《绝世天劫》描述美国太空总署发现了一颗接近德州大小的小行星,正朝地球的方向而来,并且将会在18天之内撞上地球。为了阻止陨石造成人类的毁灭,太空总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并钻洞贯穿至陨石的中心,再放入核弹引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宋晓东等的地球内核差异旋转研究成果,提出“月球轨道运动改变地球各圈层角动量”的物理模型。太阳系星球(尤其是木星)在轨道运行过程中对月球的摄动会影响月球的轨道运动,月球轨道运动会改变地球各圈层角动量,在形成地核差异旋转的同时,也使地球液核远月半球的角动量与近月半球的角动量存在巨大落差,造成地轴的晃动,激发地球的钱德勒极移。  相似文献   

13.
得到了人造月球卫星在月球、地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的运动:1)除轨道根数a,e,i外都有长期项;2)所有根数都有短周期变化,但是变化周期很短,振幅很小;3)除轨道半长径a以外都有长周期项。长周期项可以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于月球扁率摄动造成的;第二部分是由于地球引力造成的;第三部分是二者联合摄动造成的。其中以第二种影响最大;它的周期约半个恒星月,振幅约3km和3ms~(-1)。还讨论了人造月球卫星以及相应的同步卫星的运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月球上“1天”究竟有多长?也许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和地球上一样呗。但科学家告诉我们,月球上“1天”等于地球上的29.5天。  相似文献   

15.
人类留在月球的脚印是假的? 33年前的7月24日是一个大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美国航天员7月20日首次登陆月球后返回地球。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唱反调,称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质疑那个月球是假的,是美国西部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23,(6):48-49
<正>黑洞是一种质量极大、引力极强,能够吸引并吞噬所有东西的天体。2022年5月,科学家成功拍摄到位于银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人马座A*”(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400万倍)的“靓影”,这一消息当即成为了热门话题。人马座A*距离地球大约27000光年。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近的黑洞距离地球也超过1000光年,因此,凭借人类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到黑洞近旁去探索。但是,如果我们能靠近黑洞的话,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相似文献   

17.
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很热、光芒耀眼、引力也大。如果地球变成了这样的星球,我们人类该怎么办?我们会直接从地球上消失?还是移民到外星球?或者随着地球的变化不停地进化?进化后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8.
牛顿的苹果     
正我们从小就听说过这个故事。有一天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一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砸到牛顿的头。牛顿恍然大悟,苹果落地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月亮围绕着地球转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行星围绕着太阳转是受到太阳引力的吸引……任何物体之间都会有引力相互吸引,他把这叫做万有引力。牛顿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称得上是科学史上最重大的恍然大悟,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话。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如果牛顿当时把它写下来,那当然是可信的。但是牛顿留下的手稿里并没有关于这个故事的任何记载。我们只能去找二手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名科学家研究发现,穿着太空服的宇航员在月球上活动时,跑步比步行更节省体力。科学家认为,由于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再穿上特制的  相似文献   

20.
月亮与人类     
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只有凭借着太阳的光和热才能孕育成长,这是人们千百年来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结论。然而,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月球对地球人类的健康影响重大;甚至认为,孕育地球生命的力量,来自于月亮,而非太阳。生命的保护神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工程师谢鲁·皮尔逊博士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牵引,成为它的卫星。在月球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