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例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结果分析林秀华(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多普勒室,510630,广州)关键词:经颅多普勒,偏头痛,血流速度中图分类号:R445.1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呈周期性发作,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近几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67例及糖尿病组53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B组治疗好转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7%和23%;A组治疗好转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6%和4%,两组治疗好转率和病死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应该高度重视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31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了脑电地形图(BEAM)和脑电图(EEG)观察,BEAM的典型改变是双侧多部位、不对称性的慢波功率谱增高;部分病例做了CT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上述方法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是BEAM为80.6%、EEG为29.0%、CT为41.6%、TCD为61.5%,提示BEAM较EEOCT和TCD更为敏感,因而BEAM有可能成为一种早期诊治及预防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无创伤性客观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毅 《甘肃科技》2000,16(3):53-5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仅次于Alzheimer's病造成老年人全面认知障碍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国内外对VD的研究较为深入,认为其比Alzheimer's病更有预防和治疗价值。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引起的VD发病时脑组织影像学变化,并通过治疗评价其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因高血压皮层下动脉硬化型脑白质病,脑梗塞,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而导致认知障碍共60例,年龄为60—78岁。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全部为住院患者共30…  相似文献   

5.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正常人(A组)和3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B组)的门静脉,肝、脾、肾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阻塞性黄疸病人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人(P<005);②肝、脾、肾动脉阻力指数阻塞性黄疸病人较正常人明显增加(P<001),而门静脉血流量仍在正常范围。进一步证明阻塞性黄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生理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8例年龄在50岁以下外伤引起脑梗塞患者,经过早期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治疗.结果:腔隙性或局灶性梗塞效果较好,大面积梗塞及脑干梗塞伴合并伤患者病死率与病残率均较低.结论:梗塞部位、面积及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判断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东菱精纯克检酶是一种单成分溶血栓促微循环的新型血栓治疗剂。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用该药治疗23例脑梗塞,总有效率82.6%,腔隙性脑梗塞疗效较好,而大片脑梗塞疗效较差。本药治疗疗程短、见效快,是治疗脑梗塞的一种新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不全流产患者83例,分析其二维声像图特点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结果 本组不全流产声像图分为二型:Ⅰ型73例(88%),表现为多量组织物残留,Ⅱ型10例(12%),表现为少许组织物残留.CDFI探及滋养层周围血流者76例,显示率91.9%,清宫后其刮出物见绒毛组织.CDFI未探测到滋养层周围血流者7例,其刮出物为蜕膜及坏死组织或为凝血块.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到滋养层周围血流,对不全流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门脉血流量增加,治疗1个月后重复检测门脉血流量明显下降,前后测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彩色多普勒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简单易行、无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东菱精纯克栓酶是一种单成分溶血栓促微循环的新型血栓治疗剂,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用该药治疗23例脑梗塞,总有效率82.6%,腔隙性脑梗塞疗效较好,而大片脑梗塞疗效较差。本药治疗疗程短,见效快,是治疗脑梗塞的一种新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复习我科住院且有完整资料的脑血管病人,分为脑出血、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并与健康正常组比较,通过头颅CT检查判断有无脑白质疏松(LA),统计LA发生率和分级情况。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健康正常人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08),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LA发生率分别为53.3%、40%,与健康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R〈0.01),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LA发生率为23.3%,无差异性(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伴发LA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重于其它三组。结论脑白质疏松症与脑血管病,特别是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又称二维多普勒,是在频谱多普勒(Spectral Dopple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多普勒原理进行血流显像的技术。它把所得的血流信息经相位检测、自相关处理、彩色灰阶编码,把平均血流速度资料以彩色显示,并将其组合,叠加显示在B型灰阶图像上。它较直观地显示血流,对血流的性质和流速在心脏、血管内的分布较脉冲多普勒更快、更直观地显示。对左向右分流血流以及瓣口返流血流的显示有独到的优越性。但对血流的定量不如脉冲波和连续波多普勒。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攀钢职工医院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诊断腹主动脉瘤3例。超声发现:腹主动脉是梭形囊袋状扩张,瘤内均见附壁血栓形成。CDFI:瘤体内红、蓝两色相并暗淡血流束,超声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并血栓形成。按其形态分为:(1)梭形主动脉瘤;(2)囊性主动脉瘤。因此,本文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无创的方法,是值得推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液灌注成像(PWI)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新技术;表现弥散系数、脑血流、脑血容量及平均时间是预测缺血灶结果的参数,本文综述了DWI及PWI的基本原理、测定技术及它们在诊断早期脑缺血方面的应用,分析了DWI及PWI在诊断早期脑缺血方面的相互关系,认为DWI及PWI能对早期脑缺血出诊确诊断信息,可反映缺血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CDFI)和能量图(CDE)对72例肝血管瘤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DFI对于直径大于1cm的肝血管瘤能显示血流信号,对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不显示血流信号,而CDE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也可显示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DE在肝小血管瘤病灶内的彩色血流显示方面优于CDPI.  相似文献   

16.
对广义Ginzberg-Landau-Newel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讨论:对具有Dirichlet边界条件的(1)-(4)在H=L2(Ω)×L2(Ω)中得到了该模型的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对具有周期边界条件的(1),(2),(3′),(4)在V=H′per(Ω)×H′per(Ω)中得到了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7.
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谱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仿真研究了超声多普勒(Doppler)血流测量和成象技术中信号的谱组成问题.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讨论了谱展宽和波束照射等因素对Doppler血流信号的影响,并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在血流最大速度校正、湍流的分散程度估计和提高诊断准确性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谢静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4):207-208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估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方法:6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5例、室间隔缺损(VSD)2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通过测量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及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参数估测患者肺动脉压力,并与心导管测量测量肺动脉压力相对比。结果:通过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估测肺动脉压力与心导管所测肺动脉压力高度相关(p〈0.01);通过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参数估测肺动脉压力与心导管估测肺动脉压力相对比,PASP、PAMP与肺动脉血流曲线加速度相关性较好(r=0.75),与PEP/AT相关性较差(r=0.51)。结论:通过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可准确估测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参数受检查切面、取样容积位置及大小、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θ)等因素影响,根据这些参数估测肺动脉压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特点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意义。方法:总结分析60例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患有高血压者为80%,高脂血症33%,糖尿病27%,心脏病25%。27%有TIA发作史。常见的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偏瘫(PMH)及其变异型(24例),腔隙状态(12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8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7例)。病灶部位主要为基底节的尾状核(40%),豆状核(33%),放射冠(15%),丘脑(13%),内囊(10%)。本组60例患者CT漏诊率为10%,其漏诊病例均被MRI证实为腔隙病灶。本病预后以PMH、SMS、单纯感觉性卒中(PSS)、丘脑内囊综合征较好,70%可以完全恢复,23%好转。而腔隙状态者则预后较差,60%无明显好转。结论:高血压为本病的直接原因;临床常见的类型已发生改变,腔隙状态与无症状腔隙性梗塞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MRI对LI的显示明显优于CT,尤其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本病腔隙状态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42只健康成年犬的M型、二维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值。分析了性别、体重因素对33项检测参数的影响。目的:为研究犬疾病模型提供正常对照数据。结果显示:性别对形态学参数影响不大,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大;主要参数随体重变化呈现相关性;解剖形态学较血注动力学指标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