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智囊》2009,(9):I0044-I0044
管理寓言:有这么一个童话,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位置吧。”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相似文献   

2.
别人的天堂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听过:有两只画眉鸟,一只在树林里自由自在,一只在笼子里养尊处优。它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于是互换了位置。可惜好景不长,最后两只画眉鸟都死了。走进笼子的画眉鸟困在狭小的空间,心境消沉忧郁而死;走出笼子的画眉鸟没有捕食的本领,只能望天兴叹,最后因饥饿而死。两只画眉鸟都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望着别人的碗,丢了自己的碗。记住,有时候,别人的天堂正是自己的坟墓。  相似文献   

3.
动感科学     
未来动物园——把人关进笼子你敢孤身闯入野生动物园的猛兽区吗?躲进这个大钢丝球里,你就可以自由滚动了!瞧,这位仁兄正在钢丝球里喂老虎,且不提他那悠闲自得样,估计老虎也一边吃肉一边纳闷,以前都是人把我关在笼子里,现在他们怎么也把自己关到笼子里了?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前的夏夜,坐在南方某个城市公园的长椅上,我后悔了:干吗放弃好好的工作,背井离乡来这里淘金?当时我口袋空空,甚至很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它们悠闲自得,享受美食。稍作休息,我准备再去寻找机会。就在这时,我想起了一则寓言:有一位国王,他有个癖好,就是从死囚中为自己养的老虎挑选食物。被挑中的死囚,在即将葬身虎口的前一夜,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正农庄里,花猫抖了抖身子,使自己的毛更顺,然后对身旁的黑猫说:"你看,我是不是很像老虎?""你的毛真好看,难怪主人喜欢你!"黑猫羡慕极了。花猫学着老虎的样子伸伸脖子,傲慢地说:"我才不稀罕主人喜欢,我要的是称霸森林的威风!"它很喜欢看黑猫羡慕的眼神,感觉自己神气极了。花猫自从出生起,就总是听到别人说它长得像老虎,连主人都给它和其他猫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于是他们集体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第二天,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大家马上将笼子高度增高到三十公尺。第三天,袋鼠依旧在笼子外面悠闲,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  相似文献   

7.
人是有自由的,想到哪儿都可以。当自由的人们来到动物园时,会怎么开心怎么玩。可是,有谁想过动物们的自由哪儿去了?人们甚至还会说:“只有这么少的动物,真没意思。”可谁又注意过,动物们为什么一直要在笼边走来走去,因为它们想冲出笼子要回自由。动物们有泪水是看不见的。当看到人们这种自私的做法后,它们只会含着怨恨的眼泪。没有人想像,当自己被圈在笼子里,被困在鱼缸里是什么感受?看着那被笼子断开的世界,吃着那无味的食物时,是什么感受?……小孩子几天不见爸爸妈妈就想了,可动物呢?它们大多是很小就被抓来笼中动物的渴望的。它们缺少了…  相似文献   

8.
赞美的下场     
八哥是一种会说人话、会赞美人的鸟,它们常对人说:“您好啊!您伟大啊!您正确啊!祝您吉祥,祝您万岁!”人们发现八哥会说话,且会赞美人,就很喜欢,他们把八哥抓起来,关在了笼子里,教它们各种各样的好话,让它们不停地唱赞歌。八哥们没想到自己尽是说好话,却纷纷被人抓起来关在了笼子里,对于这一切它们想不明白它们每天只好在笼子里跳来跳去以消除寂寞和无聊。有一天,一只乌鸦落在一户人家挂在院子树上的关八哥的鸟笼子外。八哥对乌鸦说:“您好!祝您吉祥!”乌鸦以为是谁和它说话,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八哥,乌鸦说:“嘿,我…  相似文献   

9.
老虎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说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羡慕     
正火车看见无轨电车,很羡慕,说:"无轨电车真幸福,它比我自由多了!"无轨电车看见汽车,很羡慕,说:"汽车比我更自由,我头上的两条‘辫子’总在拽着我。"汽车看见轮船,很羡慕,说:"轮船才自由呢,可以在大海、大江、大河里航行。"轮船看见飞机,很羡慕,说:"飞机最自由,在广阔的空中翱翔。"飞机听见它们的话,大笑起来,说:"自由  相似文献   

11.
袋鼠与笼子     
《科技智囊》2011,(11):I0046-I0046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兽医,从事野生动物疾病治疗和检疫工作中,经常接触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具有很强的视、听和感觉能力,并具有长时间的记忆能力,有几件亲历之事可以说明这一点。1991年冬,我们中心引进了7只幼龄白颊长臂猿。因长途运输,到达中心后,先后有4只感染了呼吸道疾病,需隔离饲养治疗。那时我们还没有较好的串笼设施,所以只得进笼去捕抓。进笼的饲养员戴着过肘的皮手套,别人在外接应。打开笼门,7只长臂猿紧张地躲到笼子的一角,抱作一团。这名饲养员看准其中一只患病的伸手便去抓,一手抓前肢,一手揪后颈。其它几只长臂猿  相似文献   

13.
巴黎的小鸟     
在北京的公园里和立交桥旁,时常可以看到一些鸟笼,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放在草坪里.一些老年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欣赏,这些小鸟在笼子里不停地跳动着,歌唱着.这些小生命给老人们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巴黎也有很多的小鸟,可是那里的小鸟并不是养在笼子里,而是自由地生活在  相似文献   

14.
作文素材本     
画眉美国人索尔·贝娄小时候捉到一只小画眉放到笼子里,开始时那只小鸟不安地拍打着翅膀,后来就安静下来了。第二天,他发现有一只成年的画眉在专心地一口口喂小画眉梅子,当时他很高兴。可是次日,小画眉竟死了。后来鸟类学家解释说:“当一只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之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它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被剥夺自由和快乐好些。”小洞不补从前有个渔夫,渔网破了几个小洞他懒得理,别人告诫他这样会事倍功半,捞着的鱼少,他却说这样正好只捞大鱼。一天,他果然网到一条大鱼,正欣喜地收网,那大鱼却在挣扎中将几个小…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家里捉了两只螳螂,放在笼子里,一只是绿色的,一只是红色的。半夜,我被一阵吵吵声惊醒,爬起来一看,发现那只绿色的螳螂已咬断了红色螳螂的脖子,眼看一大截身子眨眼就要被吞食掉,我拼命摇它,动它,可它不理不睬,照样大口大口地吃,而那只红色的螳螂仿佛心甘情愿地献身,没有任何反抗和怨言。长大了,我才知道,这就是螳螂特有的婚姻方  相似文献   

16.
杨锐 《世界知识》2010,(6):68-68
我属兔,兔子胆小。兔子食草,老虎吃肉。兔子懦弱,从不伤害人,但是它会跟人调皮。比如,你突然掀开兔子窝的盖儿,它会屁股向上一撅,飙出一泡尿来,喷你一脸。老虎也同样调皮。1996年,我在哈尔滨公园看老虎时,一不留神,被一只老虎掉过屁股,对着我就射出一大泡虎尿,十分狼狈。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成为主人”,我们常说,“温室里的花朵开不艳”,同样,笼子里的鸟儿也不可能飞得多高。只有充分解放学生,才能让学生拥有一片自由广阔的天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语文的大课堂中绽放美丽,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18.
舒凯 《少儿科技》2013,(5):35-35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你马上就笑了。尽管很多人不相信,甚至不愿承认这一点,但老鼠的确有同情心。不久前,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老鼠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私、讨厌;相反,它们很有同情心——会非常勇敢地尽力解救同伴。科学家将30只老鼠平均分成两组,其中15只被放到笼子里,可以自由活动;另外15  相似文献   

19.
最喜欢宋祖英的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因为那里面记载了我太多成长的足迹。我从小就非常羡慕教师这个职业,也曾用这只笨拙的笔“幻想”过将来有一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桃李”。当这一切都如期到来时,我却发现做一名教师很难,做一名语文教师更难。尤其是作文教学总是让我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20.
鸟类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美丽动物,要寻找一只食肉猛兽,你需要翻山越岭,但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就能很轻松地发现一只轻灵的鸟儿。我们的祖先抬起自己的头,首先就看到了树上的鸟儿,他们无比羡慕地观察着这些能自由飞行的动物,在石壁上用寥寥数笔勾画出它们振翅高飞的英姿。几千年里,鸟类一直生活在我们的周围,直到有一天,工业革命打破了我们田园牧歌一般的生活空间,工厂、铁路、城市和农业机械化将我们生活的家园隔绝起来,我们突然发现居住的空间不再被称做大自然,并第一次认识到荒野和自由自在的动物居然也需要保护。英国乡村牧师吉尔伯特·怀特成为观鸟活动的先驱。同之前的那些鸟类爱好者们不同,他不会将鸟儿囚禁在笼子里,不会用弓箭或火枪将它们从树梢射落,也没有收集羽毛和标本的癖好。他只是来到大自然中,观察、聆听、欣赏、记录,他将观鸟看成一种爱好,一种乐趣,将自然看成一个得到放松和享受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能获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