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35 0名学生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贫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 4 2 % ,特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 33% ;女特困生比例略高于男特困生 ;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比例是来自城镇贫困学生的 3倍。极少数贫困学生家庭贫困是由于家庭各种不幸、父母身体不好或年龄过大造成 ,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处在贫困地区、家庭人口较多、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父母是农民或是下岗工人。我院 78%的特困生学习刻苦 ;83%的特困生生活俭朴 ;96 %的特困生心理素质好 ;97%的特困生同学关系比较融洽 ;76 %特困生性格内向 ;83%的特困生情绪稳定 ;76 %的特困有过自卑感 ,其中只有 9%的特困生的自卑感源于家庭贫困 ;6 4 %的特困生准备考研 ;2 5 %的特困生在谈恋爱。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特困生问题 :(1)变无偿资助为有偿服务 ,无偿资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 ;(2 )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勤工助学岗位 ;(3)制定特困生奖励条例 ,鼓励特困生努力学习 ;(4)鼓励特困生向社会提供智能型有偿服务 ;(5 )做好特困生思想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是人的思想活动、认识觉悟、意志毅力、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核心层次,担负着领导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双重使命。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尤其必须首先提高心理素质。因此,关注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更是构建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增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谈点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娄娜 《科技信息》2013,(15):337-33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较细致的概括和分析 ,提出了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就业政策教育、就业技巧及法纪法规教育等方法和途径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6.
许力 《佛山大学学报》1998,16(2):188-120
中国高校自1997年实行并轨招生后,特困生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本文针对目前高教系统及各种社会力量给予特困生多元化物质帮助,却忽略了他们的特殊心理障碍这一事实,通过对分析比较常见的特困生心理问题,结合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要求,勾勒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特困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亮 《科技信息》2010,(32):I0051-I005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特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加,关注特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从心理和精神上帮助特困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关注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引领特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彻底摆脱“心理贫困”困扰,是高校特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大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期待和择业就业等方方面面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挫折感。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帮助他们改善挫折情境,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当今乡镇基层公务员正处在公共责任压力增大、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加大,群体竞争加剧、心理疏导缺位的状况下,关注并深入调查了解广西乡镇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乡镇基层公务员增强心理疾病免疫力和心理困惑调适能力,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及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使其更好地为广西社会各界服务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褚海滨 《科技信息》2011,(22):I0288-I0289
当代高中生存在对学习和升学的巨大压力,同时也有自我定位的迷茫等问题。为此,本文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咨询,教育和引导同学们建立科学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态度;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增强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特困生是高等学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研究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霍磊 《科技信息》2007,(24):186
足球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因素越来越突出,越重要。在比赛中一个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好坏甚至影响到整个队伍的技战术水平发挥高低,本文旨在分析他们容易产生紧张心理状态的成因,并谈谈在实践中是如何帮助他们克服比赛中的紧张心理状态,争取好的比赛成绩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交有利于大学生增进心理认同、增强社交能力、提高自信水平。同时,网络社交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道德弱化、隐私焦虑、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交文化,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4.
高校特困生是指父母双亡,孤儿,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靠国家救济者;父母双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者;单亲家庭且病残,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者;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基本上没有经济来源者。特困生群体在高校生活中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经济与心理压力,因此分析特困生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做好高职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人才的职业素质高低,关系到学员的出路和学院的发展。因此,职业素质培养是学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因而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也是做好高职德育工作的核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创造能力,增强竞争实力;塑造良好职业形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职业心理素质,打造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特困生问题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问题 ,它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特定产物 ,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关系到特困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本文就高校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帮助特困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独立学院成绩特困生提高成绩并最终完成学业,作者开展了"党群结对"工作,即将品学兼优的党员与成绩特困生结对,全面帮助、全程帮助。在项目实施一个学期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党群结对"项目进行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中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  相似文献   

19.
传媒类艺术生由于成长环境相对良好,成长道路较为顺利,具有纪律意识较差、文化基础不牢、自我认知缺乏、容易冲动、过于自信等自身显著的个性特征。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传媒类艺术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通过开展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受挫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郑园园 《科技信息》2010,(12):69-70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展现一个人的基本心理素质和面貌。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生辅导员,必须带着满腔的热情来用心做工作,真心地为学生牺牲和奉献,从品德、知识、能力、态度等各个方面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才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和感召力,增强领导能力,从而强化管理能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