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南斯拉夫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科技导报》第一期已作了概括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南斯拉夫自1952年实行“新经济体制”以后,经历了28年的曲折、反复和重大演变的过程,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的来说,实际产量按每年6%增长,其中工业9%,农业约3%,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有突出的提高。它的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复杂程度都有显著变化。由于从重工业着手搞经济建设,南斯拉夫将差不多1/3的国民收入用于资金积累或投资。有大量农业人口迅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农业劳动力的比例由2/3下降到约为2/5。全民教育也有极大提高,约有20%的适龄人口进入高等学校,这个比率比英国的还要高。  相似文献   

2.
长期恶化的南斯拉夫经济,在一年之内发生了显著好转,但舆论认为,如政治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经济形势仍有可能逆转。  相似文献   

3.
一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迄今已经十一年多了。当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以后,即采取了各项措施,实行土地改革和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经济恢复工作一经完成,便开始按照计划来发展国民经济。1947年4月28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议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1947—1951年),实行国家的工业化和电气化,以便在最短期间内使南斯拉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发达的国家。在开头两年,五年计划的执行是很顺利的。1947年工业产量增加了54%,1948年增加了24%。可是到了1948年6月,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及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断绝关系,计划的执行便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在这个困难时期,南斯拉夫扩大了它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同时在国内采取了新的经济措施。南斯拉夫的领导方面认为,对经济管理采取高度的分权制较之采取集中制更符合他们的情况。1950年  相似文献   

4.
铁托集团的第二号人物卡德尔去年在一次会議上竟恬不知耻地宣布:南斯拉夫“已经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他在解釋这种“社会主义社会”时說:“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基础已經建立”;“社会生产工具革命社会化的过程已經結束”;农村中私有制問題已經只是“社会桔构中非社会主义的殘余問題”。他并且說:“实現社会主义社会的問題对南斯拉夫人来說已經不再存在了”,現在的問題“主要是調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分配关系”。好一个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于铁托集团的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路綫及其在政治上所推行的一系列修正主义政策,早巳为人們所  相似文献   

5.
在8月底举行的前南斯拉夫问题伦敦国际会议上,决定建立前南斯拉夫问题指导委员会。它是伦敦会议的后续性行动和常设机构,由欧共体特使、英国前外交大臣欧文和联合国特使万斯两人以主席身份联合主持。这个“指导委员会”遵照伦敦会议确定的解决南斯拉夫问题的总原则,负责解决与前南斯拉夫有关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当前的武装冲突问题。“指导委员会”由17人组成,即两主席、欧共体和欧安会的“三驾马车”(即前任、现任和下任主席国)派员、联合国安理会五  相似文献   

6.
一向惯于自吹自擂的铁托集团,近来不时唱起了低調。代替往日对于所謂南斯拉夫“独特道路”的吹嘘,他們频频发出关于这个国家有什么“反常現象”、“消极现象”和“畸形現象”的各种喊叫。看来,最使铁托集团感到忧心忡忡的,是南斯拉夫的經济从1961年以来所出現的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7.
南斯拉夫国内冲突不仅停不下来,而且还在升级,至今已造成400多人死亡,上千人受伤,14万人逃离家园。冲突有关方面几次签署停战协议都没能执行。欧共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南斯拉夫局势并派出代表团前去调解,收效甚微。看来南斯拉夫的战火难以熄灭。舆论很关注外界势力对南斯拉夫当前局势的影响。南斯拉夫联邦总理马尔科维奇就曾公开指责外国对南斯拉夫内政的干预。目前对南斯拉夫局势出面斡旋的是欧共体国家,  相似文献   

8.
新的国家诞生了 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制宪议会通过了废除帝制的宣言,宣告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联邦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南斯拉夫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德国的奴役、争取解放的结果。南斯拉夫的爱国者的这一斗争并不是孤立无助地进行的。在南斯拉夫的现代史中,记载着苏联人民和南斯拉夫人民在反对法西斯德国的共同斗争中用鲜血结成的兄弟友谊: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苏联军队的并肩作战下,1944年10月20日,南斯拉失首都贝尔格莱德从希特勒匪徒的铁蹄下解放了。当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最高总司令铁托元帅在致电斯大林感谢苏联军队的无私援助时指出:“贝尔格莱德的解放对我国人民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因为在南斯拉夫,在这个人民长期遭受苦难的国土上,伟大的苏联的儿女  相似文献   

9.
铁托大桥在伊斯的利亚半岛东部海滨风景如画的克瓦尔尼尔湾中,有一座雄伟的大桥,凌空飞越滔滔碧波,将南斯拉夫第一大岛克尔克岛同大陆连接在一起。这就是举世著称的铁托大桥。这座大桥系遵照铁托总统生前意见,由南斯拉夫几家企业于1980年夏季联合修建。桥身壮观,技术先进,堪与世界上同类大桥相媲美。它是一座两孔桥,每孔都有一个巨大的桥墩兀立在海中的一个小岛上。其中一孔跨度为390米,是  相似文献   

10.
忆南斯拉夫     
一年以前,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访问了南斯拉夫,会见了它的英雄的人民,问候了它的许多美丽如画的城鎭,回忆起来,那次旅行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深刻的,是永远也不能磨灭的! 你好,“白色的城”!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巴尔干半岛上,有许多商贾和旅人往来于多瑙河与萨瓦河上,每当他们快要到达萨瓦河与多瑙河的会合点时,便發现这兒有一片白色建筑,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自然更不知道它的名字。为了方便,大家就根据它的外部特征,把它称为“白色  相似文献   

11.
5月22日,我们结束了在南斯拉夫的访问,回到了北京。但至今总感到好象还没有回来。我们的心,我们的感情,还留在热情友好的南斯拉夫人民中间。我们这次去,是为了参加“国际笔会”代表会议的会后,应邀访问了南斯拉夫几个共和国的首府。我们的访问正值铁托总统逝世和国丧期间,我们与南斯拉夫人民一起悲痛、哀伤,一起含泪向这位世界伟人告别。在南斯拉夫度过的这段日子,是很有意义的、难忘的。一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陈荒煤、叶君健、戴树乔和我,是5月7日到达贝尔格莱德的。那天细雨飞飘,恰似泪花洒落。人和天,都为伟人的逝世而悲痛、哭泣。屹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无限哀伤又无限镇静的城,是一座庄严肃穆、稳如泰山的城!  相似文献   

12.
南联盟9月24日举行的首次总统直选可谓一波三折。先是选举委员会宣布:反对党民主联盟候选人科什图尼察和现总统米洛舍维奇均未过半数,决定10月8日进行第二轮投票,但民主联盟称,据自己掌握的选举结果科氏已经获胜,坚决反对举行第二轮选举。随后,民主联盟连续数日组织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游行,仅首都贝尔格莱德就有50万人参加,甚至包  相似文献   

13.
杜鲁门时期,美国对东欧国家实施了遏制政策,1948年苏南冲突公开化后,为了分化瓦解苏东集团,对南斯拉夫制定与实施了不同于其他东欧国家的差别政策。美国强行对苏东国家航空方面管制,但南斯拉夫例外;美国利用南斯拉夫分裂苏东关系,在东欧国家内培育第二个铁托政权;美国对苏东国家实行贸易管制,但对南斯拉夫不仅放松出口管制,而且在经济与军事上援助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出发,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论述了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应该实行多种形式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改革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不在于取消某种形式,而在于进一步完善这些形式。生产资料计划价格要有相当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东欧剧变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恶性发展的突出表现,南斯拉夫面临国家分裂的巨大危险,欧洲的稳定也受到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6.
远去的南斯拉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斯拉夫”终以一种和平的方式与世界说“再见”了;从今往后,巴尔干半岛也许很难再有文明名义下的狂热;独立后的国家更容易看清楚的是:它仅仅是自己。  相似文献   

17.
巴尔干的历史将永远记下2002年3月14日这一天,贝尔格莱德,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和黑山共和国总统久卡诺维奇在欧盟的斡旋下签署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联盟结构改组协议,这份协议的核心是:将南斯拉夫的名字从地图上抹去,并以新的名字“塞尔维亚和黑山”组建一个松散的联合国家体。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年初冬,我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团赴南斯拉夫进行友好访问的时候,同许多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的老战士会见、倾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南斯拉夫,为反法西斯战争做过贡献的老同志,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一个十分亲切而又自豪的称呼,就是"老战士".老战士们则十分珍视自己的荣誉,决不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勤奋工作立新功,就是退休了,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积极、活跃的因素.所以,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事业中,老战士仍然是社会支柱之一.我们在贝尔格莱德访问了老战士协会.在这里了解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下半月,我应邀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我1993年3月离别前南斯拉夫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此时的南斯拉夫早已物是人非,旧踪难寻了。前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中经济建设搞得是比较好的。据南官方统计,从1951年至1980年,它的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2%,大大超过世界平均增长速度。1980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达2300美元,进入中等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自去年以来,我国再度实行了经济紧缩政策。而在此期间,经济增长出现了回落,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进而导使财政减收。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经济界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应重新修正经济紧缩政策,应放松银根,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认为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经济紧缩政策,即便是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不难看出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是基于这样一个统一的前提:即经济中所出现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