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权斌 《世界知识》2013,(10):58-60
洛雷斯坦,位于伊朗西部,意为鲁尔人生活的地方(Land of Lure)。鲁尔人与库尔德人是最先迂往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曾建立了米底王朝。该族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易守难攻,加之骁勇善战,故能在伊朗这个众族群迁徙的十字路口,面对阿拉伯人、突厥人及蒙古人此起彼伏的侵袭,从容拒敌,  相似文献   

2.
伊朗     
伊朗王国是国际上对波斯王国的一般称呼。它拥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它位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的伊朗高原,面积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九百七十二万。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是波斯人,约占全国人口一半,波斯语为国语,其次是阿塞拜彊人、库尔德人、巴赫蒂亚里人、卢尔人、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等。伊朗是伊斯兰教十叶派教徒占绝对多数的唯一国家。从  相似文献   

3.
格鲁吉亚在苏联的亚洲部分,它在今天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历史最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居住在那片土地上。公元前6世纪已出现奴隶制国家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为伊比利亚国(卡尔特利)。公元337年接受基督教。公元6世纪初到10世纪初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下,8—9世纪初有过三个封建公国和阿布哈兹王国。此后的几个世纪中,该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文化兴盛,12世纪产生著名史诗《虎皮骑士》。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世纪末,蒙古人被赶走后,格鲁吉亚分裂成若干王国和若干公国。四分五裂的格鲁吉亚不能对外敌人侵进  相似文献   

4.
伊朗     
文明古国的今昔伊朗,古称波斯,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波斯部落的阿契美尼德族在居鲁士领导下,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波斯帝国。在与中国春秋时代同期的大流士一世时期,波斯帝国版图辽阔,地跨欧亚非,国势鼎盛。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征服了波斯。后来波斯  相似文献   

5.
<正>飞机出奇的稳,缓缓降落在克尔曼机场。走出机场,穹空湛蓝,暗示克尔曼是高原之地。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克尔曼是世界的心脏"。这颗"心脏"在历史长河的源头就开始跳动了。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这片土地是埃兰文明之外伊朗高原上另一个文明——吉罗夫特文明的发源地。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曾被公认为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不过,随着克尔曼以南230公里的吉罗夫特地区出土大量拥有5000~6000年历史之久的陶器、鹰蝎豹石雕以及至今无  相似文献   

6.
国名从历史渊源来说,“罗马尼亚”这一名称同“罗马”有关。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罗马尼亚人的祖先达契瓦人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强大的达契亚王国。公元106年,达契亚为罗马帝国所灭。此后,来自罗马帝国各地的其他民族纷纷迁至达契亚定居并同当地人逐渐融合,到公元八、九世纪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它是怎样形成的?各国对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主张是什么?它的前景如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由来据历史记载,最先居住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是来自阿拉伯半岛上的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在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建立国家.迦南人和腓力斯人是巴勒斯坦最早的土著居民,今天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是他们的后裔.公元前12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来到巴勒斯坦,并于公元前11世纪征服土著居民,建立了希伯莱王国.从那时起,巴勒斯坦一直处在周围大国的侵占和争夺之中,先后被波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08,(19):68-68
据英国媒体9月11日报道,希腊考古学家不久前在该国北部古城培拉。即古代马其顿王国的首都挖掘出大量古代士兵穿着的盔甲和使用的兵器,考古学家介绍说,这些文物距今约有2300年历史,是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马其顿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据悉,这些出土文物包括一些黄金头盔和刻有狮子的护甲,代表着当时至高无上的皇权,虽然经历了千年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基兹尔巴什见证萨法维王朝的兴衰,它既与萨法维王朝在初期维系着共生共存的关系,也是导致王朝后期最终灭亡的催化剂。从伊朗历史来看,基兹尔巴什协助萨法维教团统一了伊朗高原,建立了萨法维王朝,再次实现了伊朗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从伊斯兰世界来看,以基兹尔巴什为主的土库曼部落皈依伊斯兰教,无疑为萨法维教团的征服运动增加了新生力量;从世界历史来看,基兹尔巴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伊朗与欧洲世界的进一步交往与交流;从军事发展来看,基兹尔巴什到古拉姆新军代表着伊朗从冷兵器时代逐渐向火器时代的过渡。然而,他们对权力的欲望和对财富的贪婪最终引起与王室集团矛盾加剧,致使两者走向衰亡。因此,在考量基兹尔巴什军队对萨法维王朝产生的影响时,既要肯定基兹尔巴什在历史中积极的一面,也要反思其最终与王室之间产生矛盾并愈演愈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古老的国家最近,伊朗的工人、教师和学生,为了爭取民主自由和改善生活待遇,連續举行了声势一次比一次浩大的游行示威,沉重地打击了伊朗政府的反动統治。这是蘊积在伊朗人民心中的怒火的总爆发,它反映了广大伊朗人民对长期追随美国战爭政策和侵略政策的反动政府的日益增长的不滿。伊朗又名波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即巳成为古代东方的一个强大帝国。自此以后,二千多年来,伊朗一直是西南亚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国家。伊朗全国面积約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的三倍。人口約一千九百七十多万人,其中将近二分之一是伊朗人,阿塞拜彊人占  相似文献   

11.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世纪,这里就建立了柏伯尔人的王国。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北非,阿拉伯的语言、文化和伊斯兰教逐渐传播。从八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逐渐成为阿尔及利亚居民中的主要部分,阿拉伯文化也成为北非的文化。从1830年起,在长达一百三十二年的殖民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文化遭到极其严重的摧残,法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把富饶  相似文献   

12.
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废除了绵延几千年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奇特的社会等级制,严厉而复杂,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诸方面的相互关系,至今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据专家考证,早在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统治时代就不许稚利安人与当地的达罗毗荼人通婚,以保持血统纯洁,这就是最初的印度种姓制度。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种姓制度就已定型。当时的社会分成四  相似文献   

13.
地缘、文化传播和民族迁徙流动等因素在古代综合促成了交趾政治发展史上的五种政治图式:一是自主时期,实际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时间约为公元前214年之前;二是建立有国家,但由南越国赵王加封为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羁縻关系,不是直辖地区,处于半自主半独立状态,时间约为公元前214年~公元前111年。三是"北属时期",直接为中国郡县,时间约为公元前111年~公元968年;四是中国政令未达,当地统一未成,短暂零散的纷争局面,时间约为公元968~1802年。五是进入自主时期,时间约为1802年之后直至近现代。交趾政治史上这种格局影响了近代乃至现代该大区域的总体形势。  相似文献   

14.
金军攻辽过程中,锡伯四大部落成为降人,并被四千军兵押送迁徙至金内地。四大部落中的小黄头室韦主部安置在雅达濑水(今双阳河)流域,受封锡伯国,今称双阳锡伯国。锡伯国建立后,广拓疆土,在元代中期达到鼎盛阶段,元末走向衰弱。明初,锡伯国在纳齐布禄辅佐下迅速崛起,后因纳齐布禄逃离以及王族"争雕翎忿气离居"而走向衰弱。明中期前后,原锡伯国被同族取代,组建新锡伯国——苏完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因乌拉部和叶赫部均想吞并苏完部等原因,苏完部归顺了建州部,结束了金元明三朝锡伯国467年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一片最古老的土地经历了一场最惊心动魄的现代战争,这就是伊朗。战争的硝烟散尽后,我们踏上了这片土地。短暂的访问使我们总有些要告诉读者的收获。喧闹依旧风格依旧 8月的伊朗高原,骄阳似火。我们从德黑兰市郊麦赫拉巴德机场驱车进入市区,第一个闯入我们眼中的是耸立在自由广场上的气势雄伟的自由纪念塔。该塔是1971年10月,为纪念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而建造的,完全是现代艺术风格的建筑却为纪念几千年的古老而诞生,这与我们想象中遥远而神秘的伊朗相去甚远。与我们的想象相去更远的是,伊朗的都市  相似文献   

16.
也门     
阿拉伯半岛上的农业国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扼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出口处。面积约十九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五百万,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也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公元前一千年前,闪族人已在这里建立了沙巴王国。由于它位于印度至非洲和欧洲贸易的通道上,也门很早就是一个贸易上的转运站。从印度贩运货物的商队,就穿过也门前往罗马和拜占庭。公元第七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后,从东方来的穆斯林,往往经过也门到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去朝觐。十五世纪初,我国航海家郑和的船队也曾到达亚丁(阿丹)和也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一9世纪初年,中亚的东伊朗语族展开了摆脱阿拉伯人统治并建立自己独立王朝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萨曼朝悄然崛兴。约在公元819年,萨曼前就控制了中亚的撒马尔罕、费尔干纳、赫时、赫拉特等城2.萨曼朝利用中亚土著人民反对阿拉伯人、争取拍二的斗争,在河中地区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向四处扩张,建立起独立政权。公元874年,萨曼家族的伊斯迈伊尔.被其已纳斯不(撒马尔罕总督)任命为布哈拉行政长官,成为萨曼王朝(874—999)的奠基者3。经过伊斯迈伊市及其后继者的征服、扩张、萨曼于朝发展成为中世纪中亚最大一个本伊朗语族伊斯兰王国…  相似文献   

18.
美帝国主义伙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制造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已整整十六年了。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成千上万的阿拉伯难民仍然流离失所,他们重返家园的权利仍未恢复。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是帝国主义、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对阿拉伯人的一个严重的侵略罪行。历史一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的西部,西濒地中海,北、东、南三面分别与黎巴嫩、约旦、叙利亚、阿联的西奈半岛相接。远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犹太人的一个部落从爱琴海附近迁居到约旦河附近,并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公元后一、二世纪,罗马人曾一度征服了这块地方,犹太人遂散  相似文献   

19.
古典生物工程和现代生物工程公元前六千年古巴比伦人就会用酵母造啤酒,古埃及人在公元前四千年用酵母制作面包,我国商代(约在公元前16~17世纪)就能酿酒.这些就是古典的生物工程.生物工程的传统概念大意是:运用生物学过程,改良具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性状,生产供人类使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国中有国,成因各异,可简括三。一是纯自然地理意义下主权平等的“国中之国”。在广袤的南非版图上,沿着马洛蒂山脉和德拉肯斯堡山的南非中心地带,镶嵌着微型的山地小国莱索托。19世纪初,一场席卷南部非洲的“部落战争”开始加速南部非洲从“部族”走上“国家”之路。南部索托族人在首领莫舒舒一世的率领下进入山区,开辟家园,建立王国,国名为莱索托。由于莱索托地处秀美的非洲高原,又是南部非洲为数不多的君主制国家,世人皆称它为“天空中的王国”。莱索托是南非的“国中之国”,它被南非环抱,但凭借天然的地理屏障,依靠东部山地和高原,门户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