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朱敬东 《科技信息》2010,(18):55-55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聋生,应按照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性视野下,从全面贯彻"使人成为人"的理念入手,坚持做到兴趣引导自主乐学、互动教学推动能动好学、勤思实现创新善学,从而实现对聋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魏艳清 《科技资讯》2010,(4):181-181
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育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程度和深度。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学生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获益程度,有助于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并且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商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失表现是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被动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机功利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态度消极化。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强烈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呆板陈旧。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对策,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主体性教育;优化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时代新内容;切实提高“两课”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合理发挥;科学构建评价体系,促进教育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都把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来使用,而没有对灌输的过程进行研究。事实上,灌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灌输方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完整的过程和必备的条件,认清它,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导向和育人功能把潜在的价值逐步转化、内化为个体、个人的价值,其意义在于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仅是主体自身发展需要,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立足于培养、开发和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们业已认识到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缺憾是"现实的人"的缺场。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了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注重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方法也开始从"灌输"转向"疏导",但是有主体性僭越之趋势,并且在实践教育方面还尚显不够。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坚持现实性、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实践性等原则,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取向。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平等交往、双向互动、辩证统一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以弘扬和培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根本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指向。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是人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主体性的三大品质之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对"主—客"二分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走进教育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在教育主体的社会交往中开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生主体性教育创新,在这两方面创新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观念要创新,勇于实践、敢于改革、积极开辟新途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学生展开来的,就是把高校学生的政治工作,从说教式的灌输教育转成了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主体,并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探讨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妍妍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2):48-49,81
灌输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心理学中的感觉刺激、记忆瓶颈律、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编码特异理论与场合依存效应、"掩蔽"效应和遗忘规律等六种记忆发展规律理论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灌输教育方法的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之间交互作用以及具体实践活动所展开和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着重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发展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发展状况则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因而,分析现代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现实缺失,进而提出消解路径,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无疑将具有深刻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益的主体性体现在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向内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向外认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使"自然之物"变为"为我之物",进而实现自身的利益。利益主体性受到生理的、心理的、文化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挖掘教育本身的主体性潜力,开创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与信息化兼容并济模式,以实现受教育者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发展自身利益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的哲学理论提出后,已经运用到很多学科中去。以往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过很大成绩,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这种"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被更为合理的"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取代。倡导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人文关怀的"交往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成为消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惑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16.
“灌输”是我们党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客观上要求“灌输”发挥时间累积作用,即在传授中开启和推进认知阶段,有所深化后再进入认同-内化阶段;而同时“灌输”又会形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用性”主观感受的边际效应.作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灌输”不可缺少,这是解决上述两难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又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主体性教学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种主体性作用的教学。将其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要点并自主参与将这些理论要点用于分析实际生活情况的愿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理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种教学模式还推动教育界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准确更科学的认识,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更好的把握和体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指高校学生在教育环境作用和教育行为控制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体现在行动中的强弱程度。它既包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引导力,也包括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有无、大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高低。在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吸引力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无吸引力、吸引力不强、吸引力强。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成人成才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不佳。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以"三实"为内容的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落实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即:教师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应当使教学内容编排贴近实务,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学过程各环节设计紧扣实践,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充分焕发;教学效果的评估凸显实效,使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得到切实提高,让学生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20.
灌输是一种原则,一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和标准。如果把灌输视为方法,将会对实施科学的灌输造成各种负面影响。实现灌输要体现科学性、强化性、导向性和渗透性等基本要求。新时期,灌输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政治需求意识、整合灌输内容体系、突出求实务实精神、拓展灌输实现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