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1、因特殊情况无法通过外交信使携带,而需自行携带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出境,须持有保密工作机构发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秘密出境许可证》。海关凭《许可证》查验放行。  相似文献   

2.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也包括“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这就明确规定,科技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科技秘密的范围,国家科委《科学技术保密条例》明确规定:“(一)国家批准的发明;(二),可能成为发明的阶段性成果;(三),国外虽有但系保密的其他重要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纵横》2003,(1):14-15,2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技术交易,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保障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活动以及其他与技术市场相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一切有益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技术、技术信息,均可以进行交易,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技术交易活动不受地区、行业、隶属关系、经济性质和专业范围的限制。 技术交易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浙江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正式发布。方案中规定"政府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其持有的科技成果时,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通过省内技术交易场所,以挂牌交易、拍卖方式确定价格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和结果备案",即以公开市场定价为保障,取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时的资产评估和结果备案。这一政策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铺平了道路。这也是浙江  相似文献   

5.
科技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保密与科技发展、技术创新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高校已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力量,做好高校的科技保密工作十分重要。当前普通高校科技保密工作面临着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信息系统管理不到位、防范技术推广不够等问题。高校科技保密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科技强密"的战略目标出发,加强保密制度化建设、加大保密技术投入、增加自主研发力度、健全保密制度检查监控系统、加强保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确保国家科技秘密信息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息则 痛一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科学技术保密工作既要保障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安全,又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千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条科学技术保密应当突出重点,确保重要  相似文献   

7.
黄守峰 《创新科技》2005,(12):50-51
电子政务建设根据涉密程度可划分为三个安全域,即涉密域、非涉密域和公共服务域。涉密域,是涉及国家秘密的网络空间;非涉密域,是不涉及国家秘密,但涉及本单位、本部门或本系统工作秘密的网络空间;公共服务域,不涉及国家秘密,涉及工作秘密(隐私)和企业敏感信息的网络空间。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安全保密作后盾,安全保密建设的基础是国家信息保障体系的构筑,而国家信息保障体系建设应体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于“安全”概念的最佳运筹效果,这是大方向。  相似文献   

8.
做好科技保密涉及到各个单位的业务管理工作,主要应作好四件事:1、健全法规.保密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于1988年9月5日正式颁布了《保密法》.这是一部贯彻改革开放精神,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法律.科学技术中的国家秘密事项,是国家秘密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近,国家又颁布了《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接着各地方、各部门将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强的配套规章,我们相信,科技保密工作一定能够以法律手段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9.
瑞士的银行以它们的"安全"、"保密"著名于世.它们因此吸引了许多外国富豪的巨额存款,也因此成了一些不义之财的庇护所.瑞士的《银行秘密法》从1934年起,就被定为国家的刑法.这个法律规定,国家无权调查任何人的银行存款,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存户犯有罪行.法律还规定,凡是银行工作人员或曾在银行工作过的人员,如果违犯《银行秘密法》的条款;把任何有关帐户的情况泄露出去,一经查明,就要按刑事犯罪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秘密技术进入动态管理1995年10月5日~7日,国家科委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首次“国家秘密技术审查结果发布会”。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已有门限方案只能在同一级门限下共享秘密的限制,利用离散对数计算和大数分解的困难性,提出一种可认证的多级门限多秘密共享方案。通过一个多项式共享秘密,该多项式在不同级门限中退化为不同的低阶多项式。与已有诸多秘密共享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同时有多级门限值,而在同级门限下又可以有多个秘密。恢复任意一级门限的任意一个秘密都不会影响其他未恢复秘密的安全性。该方案只要求每个参与者掌握一个子秘密,管理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已有门限方案只能在同一级门限下共享秘密的限制,利用离散对数计算和大数分解的困难性,提出一种可认证的多级门限多秘密共享方案。通过一个多项式共享秘密,该多项式在不同级门限中退化为不同的低阶多项式。与已有诸多秘密共享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同时有多级门限值,而在同级门限下又可以有多个秘密。恢复任意一级门限的任意一个秘密都不会影响其他未恢复秘密的安全性。该方案只要求每个参与者掌握一个子秘密,管理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3.
最近,广东省破获了一桩由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勾联策反境内人员,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案件。案犯李某因泄露机密级军事秘密13份,秘密级军事秘密10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这个报道立即成为了热点新闻,引发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策反"、"间谍"、"泄密",这些在我们看来似乎只在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事情,竟然就发生在身边。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外情报机构和敌对势力的渗透、  相似文献   

14.
董进 《华东科技》1996,(5):24-27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逐年高涨,国内外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的日益发展,一个跨世纪、无硝烟的全球性“技术大战”正方兴未艾。当今世界以争夺“技术秘密”为主攻目标的“技术大战”,可谓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愈演愈烈,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何谓“技术秘密”?按国际惯例,权威性解释,现在通常引用的是1961年国际商会理事会(简称ICC)通过的规定:所谓技术秘密,是指单独或结合在一起,为有利于完成工业目的某种技术;或者是为实际应用这种技术所必需的秘密技术知识和经验,或者是其总和 在我国 狭义的技术秘密 又  相似文献   

15.
知情权是民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知情权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交叉和冲突,因此知情权的实现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为前提。可采取利益衡量的方法寻求权利间的平衡,使之得到协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无可信中心的秘密共享-多重签名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多等级数字签名的需要,采用联合随机秘密共享技术和多重签名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签名方案——无可信中心的秘密共享-多重签名方案.在该方案中,没有可信中心,每个参与者随机选取自己的私钥,并公布相应的公钥作为群体公钥的一部分.针对不同重要等级的消息,满足规定数量的参与者联合起来,就能生成有效的多重签名,而不需要更换成员的私钥和公钥.分析表明,和已有的方案相比,该方案降低了密钥分发的代价,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秘密重分配方案只考虑了秘密分发者的不可信性,并没有考虑接收者的不可信性,而且这些方案都是基于RSA或者离散对数密码体制的.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双线性对的秘密重分配方案,假设秘密的分发者和接收者都存在不诚实成员,使用可验证秘密共享技术,不仅能验证影子和子影子的正确性,而且能鉴别不诚实的秘密分发者和接收者,并证明该方案是正确的、鲁棒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郝冰 《创新科技》2004,(12):20-21
<正> 目前,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秘密在决定企业兴衰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泄露,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日本人的逻辑是:既然花100万美元的贿赂收买工程师能又快又省解决问题,干吗要花10年时间和10亿美元来进行研究呢?因此,无孔不入的经济间谍正在成为许多企业的隐形杀手。经济间谍,指以获得经济情报为目的,不择手段地用各种方法从其他国家、企业、个人手中夺得经济技术、资料、配方、产品等秘密的人或组织。当前,世界潮流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交流发展很快,但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9.
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民有权依法获知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行政机关应通过政府网站等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20.
“巴黎统筹委员会”,是在美国策动下,经非正式的接触,于1949年11月在巴黎成立的一个国际阴谋组织。参加的有美、英、法、荷、比、盧、加、意、挪、丹、葡、希、土、西德和日本等十五个国家,它是被美国利用来作为限制其他参加国家对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进行贸易的一个机构。1953年以前,它的存在和活动都是保守秘密的,甚至连西方各国的记者在电讯中也不能提到。“巴黎统筹委员会”下设两个机构:一为调整委员会,负责“管制”参加国家对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一为“中国委员会”,在1952年秋设立,负责“管制”对中国的贸易。 1951年8月生效的美国“巴特尔法”规定,任何参加国家,如果不遵守“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禁令”,美国就要停止对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个由美国操纵的“巴黎统筹委员会”是不向任何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