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龙是位于东莞市北部的工商业重镇,全镇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常住与外来人口合共14万,城镇化率达到100%(70%通常被认为是城镇化完成的标志),是邻近镇(区)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2002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心城镇”。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8亿元,增长17%,出口总额(全额口径)9.2亿美元,增长52.7%;税收总额3.8亿元。20世纪90年代,石龙镇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完成了从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向附加值较高、知识密集型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完成了以“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低层次的…  相似文献   

2.
宜兴市太华镇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1993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2亿元,工农业总值7.34亿元,综合经济效益9.590万元。 作为“省星火密集小区”的太华镇已形成了绢纺、化工、建材、轻工、竹胶,冶金等6大支柱产业。尤其绢纺工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绢纺生产基地。同时,  相似文献   

3.
在苏南神州大地上,改革开放中涌现了一座通向致富的"桥"——武进县横山桥镇。这个镇有一庄宋代的古五桥因而得名。境内山明水秀,古木参天,寺庙文物,是一处游览胜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成为一块经济宝地,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古桥变"金桥"。199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3.6亿元,人均纯收入2168元,199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可达19.3亿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盯住"擎天柱",狠抓上水平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镇党委、镇政府将镇村工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擎天柱",乡镇工业在镇村异军突起,蓬勃发展。1986年全镇工业产值就跨入亿元行列。此后不断上规模、上台价、上水平。目前,镇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7亿元,自有  相似文献   

4.
沙家浜镇是常熟市所属三十多个乡镇中最迟通公路的一个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再加上过去僵化封闭旧体制的长期束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镇经济连年持续增长。一九九五年,全镇镇村集体企业自有资产总额达9120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32亿元,制税总额3800万元,财政收入5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50元,均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了数十倍之多。今年以来,全镇经济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就银行和信用社存款一项,全镇1.9万人,就已突破1.2亿元。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住上新楼房后,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电话机,通上了电线电视,骑上了摩托车,生活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阔步迈进。  相似文献   

5.
地处山本省招远市市区的招城镇,近几年来,走出了一条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振兴经济的成功之路,199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4.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2元。一、依托城市,凭借市区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大办镇村工业我们依托市区交通发达,通讯便利,能源充足,信息灵通等的优势,大兴镇村工业,保持了强盛的发展后劲,全镇工业产值、利润连续六年居招远市各乡镇之首,年均递增速度在30%以上。199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位16亿元,利润1.4亿元,分别比93年增长31.9%和36.3%。我们的具体措施为:1、凭借市区资金优势,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我们充分利用市区资金流量大的有利条件,按照"突出重点,培植骨干,发展重点行业,组建企业集团"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09,18(23)
长安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端,是广东省专业镇之一.全镇总面积83.4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户籍人口4万多人、非户籍人口60多万人,旅港同胞3万多人.2007年全镇两税收入为2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为244.5亿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前的吴江市菀坪镇,是地处东太湖滨的穷乡僻壤,工业基础较差。近几年来,该镇紧紧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呼应接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建设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兴办工业小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该镇的工业小区已形成规模,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一期开发区域1平方公里。区内已落户项目17只,项目总投资2411.31万美元,已开工投产企业14家。去年实现产值5.2亿元,利税2000万元,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42.26、41.66%。工业小区已初具特色,一是以新加坡客商为主,区内三家新加坡独资企业,项目总投资占区内项目投资数额的44.7%。二是以新型建材产业为主,优化了当地的工业结构,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三是以外商投资企业和横联企业为主,促进了内资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企业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十一五”期间,GDP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预计五年后可再翻一番,总量超过2000亿元。滨海城市厦门.海洋经济始终是重要的组成。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GDP增加值的20%.已经形成以临海型城市经济为主体的海洋经济体系。向海洋要社会经济增加值,已成为厦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柳市镇深入实施科技兴镇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1999年到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由27.9亿元增加到40.03亿元,年均增长19.7%,工农业总产值由21.6亿元增加到96.7亿元,年均增长16%,财政各项收入由2.7亿元增加到4.6亿元,年均增长22.8%;外贸出口交货值由8.8亿元增加到13.6亿元;人均收入从9480元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经济徘徊在全市后面的吴江市青云镇,开始冲出低谷,呈现出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1993年,全镇工业产值4.75亿元,利税25.76万元,分别比91年增长208%和161%;今年1-8月份,已完成工业产值5.74亿元,利润1936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和126.3%,增长幅度在全市位居前列。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全镇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镇村面貌焕然一新。青云,正象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在迈向腾飞之路。振作精神增强信心青云这个名字寄托着人们希望这块土地展翅腾飞的良好愿望。然而,昔日的青云并没有如人所愿,经济徘徊不前,1991年,全镇工业产值仅1.54亿元,利税1100万元,亏损400万元,干部群众思想涣散,普遍对振兴青云信心不足。面对这样的实际,新的一届镇党委首先从干部群众的思想抓起,他们认真分析青云镇发展经济的有  相似文献   

11.
早有"华夏第一镇"美誉的吴江市盛泽镇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镇级前茅。1994年,该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3亿元,人均2.67万元,集体资产总量达25.5亿元。对照省市提出的基本现代化奋斗目标,绝大部分已提前实现或基本实现。今年初,盛泽镇党委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向全镇人民发出了到本世纪末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响亮口号,从而擂响了进军现代化的战鼓。盛泽镇认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慎重合理规划。在总体上,设计到1998年,以"五化"为框架,实现现代化。即农业现代化,主业工业化,集镇城市化,服务社会化,农民知识化;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内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高为原则,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良好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内外向结合型经济,尤其要加大外向型经济的份额;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农业,提高工业,加大第三产业的份额;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大各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们常熟市东张镇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外向农业的转变,立足棉区的实际,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本地棉田传统套夹种为优势,以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依托,着力突破加工和流通,坚持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路子,有效地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地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接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9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7.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3.426亿元,利税总额为44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4117元,土地总产值7152.2万元。1.68万亩棉花亩均出售皮棉125.03公斤,总产2100.5吨,比1995年增长8.05%,交售总额3275万元,亩均收入1949.46元。  相似文献   

13.
去年,昆山市石浦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促进了经济发展。1994年全镇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54亿元,比上年增长84.7%;实现利税总额2918万元,同比增长51.7%;资金利税率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比上年减少15家,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65万元,二项资金占销售收入比例下降8.1个百分点。多形式转换企业机制全镇已转制企业48家,占企业总数的53%。在转制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全镇租赁经营企业10家,风险抵押形式企业23家,股份合作制企业2家;共变卖动产资金1398万元,落实债务款1143万元,抽回流动资金255万元,集体收到租金及各项上交款205万元。另外,以规模较大的企业为龙头,组建了昆山金熬纺织集团等三个集团公司,去年的产值、销售、利润分别占全镇总量的55%、48%与41%。  相似文献   

14.
常熟市虞山镇努力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发展第三产业新路。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放手发展第三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去年,该镇第三产业实现总收入2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从业人员2万多,占全镇职工总数的46.8%,实现利税6000万元。第三产业已成为该镇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社区建设、劳动就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做法是:一、认真规划,选准发展三产的方向。该镇从抓好宏观调控和激发微观搞活入手,首先确定了发展三产、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三产为龙头,大力发展流通企业,房地产业等。其次,是在城区南部的交通中心,以闻名全国的招商场为核心划出了3.71平方公里土地,建立省级招商城,集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昆山市城北镇大胆地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敏捷地抓住了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强化各项服务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已有各类民营经济599家,其中服份合作制企业8家、私营企业173家、个体工商户418家,总计从业人员4730人,注册资金总额为2.2亿元,占全镇总资产的30%左右,1997年全镇民营企业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销售lO亿元。民营经济的迅猛发  相似文献   

16.
丽水市城关镇地处括苍山脉南麓,秀丽的瓯江穿镇而过,即将开通的金温铁路直通该镇。全镇现有1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一九九六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750元,镇财政收入近2000万元,是丽水地区唯一的省百强镇。1996年浙江省科委批准城关镇为省级星火示范镇。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万紫千红,争妍斗艳。在这万木峥嵘的丛林里,台山市机械工业集团公司高速成长,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其工业产值由1986年的805万元,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到1993年已突破6亿元;税利1986年只有100万元,1993年已实现4693万元,增长46倍多,一举成为江门市明星企业、机械电子工业部系统的百家最大企业之一及国家机械电子工业百家出口先进企业。其成长之路,令人深思,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常熟市虞山镇以改革为动力,从地区和行业的整体出发,大力推进全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适应性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上半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7.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10.1%;实现财政收入88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8.2%;实现利税6281万元,比上年增14.7%,全镇经济呈现蓬勃生机。1、以稳定农业、发展三产为重点,结合调整区域布局,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首先是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出发,稳定发展农副生产。在改制中,我们从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出发,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在招商城地区,实施"腾龙换鸟"、"退二进三"的方针,对原有企业以停办工业、转让资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常熟市虞山镇按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扶持个体民营经济从事商贸、流通、和第三产业,推动城乡民众走向市场进入市场,不仅致富了一方,增加了民众的收入,而且促进全镇三产上了新的台阶。1996年,全镇完成三产营收额96.9亿元,比上年增22.8%,实现三产利税1.25亿元,比上年增20.4%,第三产业增值9.83亿元,比上年增25.1%,三产增加值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8.3%。在上述各项指标中,由个体民营企业实现的约占80%,个体民营经济在推进我镇三产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端正认识,积极扶持。虞山镇发展民营三产是从建办招商场开始的。1985年,他们利用南门车站人来客往,交通便捷的优势,把马路地摊集中起业,办起了招商场,但当时的市场规模不大,发展较慢。进入90年代后,他们借助改革开放的有利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把第三产业作为全镇的龙头产业,把集体搭台,个体唱戏,建场育市、搞活流通、扶持发展个体民营三产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重点认真部署,狠抓落实。一是强化宣传,营育良好的舆论氛围。几年来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中华环保第一镇——甪直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位于苏州城东18公里处,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为江苏省首批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被费孝通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改革开放以来,向直镇在发展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中,十分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初步形成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003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9.22亿元,财政收入2.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居民人均存款1.5万元。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域的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清洁能源普及率72.8%,森林覆盖率10.5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6平方米。 十几年来,(?)直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向直经验"广为推介,被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赞誉为:"环境保护好,中华第一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