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贵州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在寒武系识别出了10个层序边界,划分出了9个(三级)层序及25个体系域。其中,寒武系的底界面和顶界面,以及中下塞武统间的较大沉积间断面为I类层序边界,其余为Ⅱ类层序边界。论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史,指出金顶山期、高台期是同生断层剧烈活动的两个时间;牛蹄塘期的南方海域基本上是统一的;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三大沉积区的格局形成于金顶山期,加强于高台期。稳定、发育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贵州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在寒武系识别出了10个层序边界,划分出了9个(三级)层序及25个体系域,其中,寒武系的底界面和顶界面,以及中下寒武统间的较大沉积间断面为Ⅰ类层序边界,其余为Ⅱ类层序边界,论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史,指出金顶山期、高台期是同生断层剧烈活动的两个时期;牛蹄塘期(及明心寺早期)的南方海域基本上是统一的;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三大沉积区的格局形成于金顶山期,加强于高台期,稳定、发育于中晚寒武世。止于寒武纪末期,该区的两个沉积模式:一为巨大的坡缓底平的海域沉积模式;为牛蹄塘组层序及明心寺组层序发育时期的沉积模式;二为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沉积模式,为寒武纪金顶山期后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有比云南梅树村地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更老的地层,其东南海槽可能是浅海。  相似文献   

3.
贵州镇远竹坪地区下寒武统三叶虫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镇远竹坪地区寒武纪时处于扬子区与江南区之间的过渡区。区内各组地层均产出代表性的三叶虫。描述了产于镇远竹坪地区下寒武统中的部分三叶虫。计有5属5种及2未定种:Redlichia(petroradlichia)murakamii;R.(P.)murakamii intermedia;Wutingaspis sp.;Antagmus cf.merus;A.dapinensis;Yuehsieusze  相似文献   

4.
贵州寒武系刺细胞动物丰富,有4属7种及1未定种,包括帐篷螺Scenella Billings,1872、寒武线螺CambbrovitusMao,Zhao,Yu&Qian,1992、拜如尼亚虫Byronia Mathew,1899、楔叶形虫Sphenothallus Hall,1847共4属化石,主要层位由老到新为遵义松林中南村牛蹄塘组,剑河八郎清虚洞组、凯里组,为中国寒武系最主要的产出地区。Sphenothallus及Byronia的研究尤为详尽,其中Sphenothallus为一个两侧具管状加厚物,具吸盘的长细锥管状刺细胞动物,具有有性及无性生殖等特征。贵州寒武系刺细胞动物的研究将促进我国及全球寒武系刺细胞动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贵州天柱寒武系牛蹄塘组重晶石矿床属世界上最大的重晶石矿床,其储量达到2亿吨以上,大量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其属于热水成因.该研究通过系统样品采集、岩石切片和生物显微镜下鉴定,发现其中包含大量的藻类、海绵骨针、管状生物等化石,这种生物组合特征类似现代太平洋海底热水生物群.这一发现说明寒武纪早期大量的热水沉积中存在有特殊的热水生物群落,它是寒武纪早期重要的生态类群,这对寒武纪生物大辐射原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贵州遵义松林黑沙坡剖面中产出了大量的锐虾化石,其时代早于澄江生物群,这些化石保存完整、分选性差,显示没有受到强的水动力冲击与分选作用,为原地埋藏形成。锐虾时代早于澄江生物群,其在生物演化的研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州遵义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生物群中的海绵化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遵义松林中南村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下部,特别是下部黑色泥岩中产有大量的海绵骨针,形态多样,初步研究有多达10属以上的海绵动物,与澄江生物群的海绵相比,牛蹄塘组的海绵动物化石其组合特征以六射海绵动物为主,它的发现增添了寒武纪生物组成的信息,为海绵动物从晚新元古代的发生以至穿越寒武纪的演化过程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定性,量度提供了重要信息及资料,描述了4属2个种。1个相似种和1个未定种。Hyalosinica sp.;Saetaspongia densa Mehl et Reitner,1993;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Hou et Lu.1989;Crumillospongia cf.biporosa Righy,1986,它们分属于海绵动物的六射海绵纲和普通海绵纲。  相似文献   

8.
在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峰峰仙庄寒武系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峰峰寒武系共划分出115 个副层序、6 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仅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  相似文献   

9.
贵州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是钒、钼、磷、稀土、金、银、铂、钯等矿产资源产出的聚集岩系。上述元素在黑色岩系中多呈共生关系,开发时应综合利用。但目前贵州数十家矿山企业只开采利用单一矿种,这不仅破坏和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应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保护牛蹄塘组中重要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描述了贵州黔东南中,下凯里组下部Redlichia的两个新亚各Redlichia及R.(R.)和一个未定种Redlichia(Redlichia)sp.,并讨论了Redkichia在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对比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柱—贡溪寒武系沉积重晶石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重晶石矿带,已探明资源量2.4亿吨。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整理,系统总结该矿带的研究现状,包括沉积特征、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等方面。从矿床的沉积结构及矿物学特征、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探讨重晶石矿床热水及冷泉成矿可能性;根据成矿环境及成矿规律,预测该重晶石成矿带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13.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在当时无捕食动物与钻孔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叠层石发育于潮下带环境。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主要出现在潮下高能带的下部,少量见于受保护的潮间环境。潮下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以其色深、纹层密集、缺乏干裂收缩缝和窗格状组构区别于潮间带。锥柱状叠层石出现于潮间带和潮下高能带的上部;潮间带的锥柱状叠层石可能因暴露干裂而继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带的却可能没有。核形石和凝块石占据着泻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间的低洼地或废弃潮汐沟道)等低能环境。燕山西段的叠层石罕见于潮上带和波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带。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南部结晶基底之上最早的稳定沉积是前寒武纪晚期至早寒武世的断陷盆地沉积,以碳酸岩、碎屑岩和蒸发岩为特征。寒武系至下二叠统地层由陆源碎屑岩及少量碳酸岩组成。晚二叠世开始广泛海侵。以浅海灰岩为主,沉积范围向南扩展。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初期地壳上升剥蚀。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以浅海碳酸岩为主,其间晚白垩世土伦期再次受到地壳运动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期笔者在扬子台地边缘的贵州松桃寒武系清虚洞组灰岩中利用酸解处理获得了丰富且保存较好的磷酸钙质微体化石.对其中的管状骨骼化石似软舌螺类Hyolithelminths进行报道,分别是:似软舌螺属Hyolithellus Billings,1871和小钻孔螺属Torellella Holm,1893.本次发现的管状骨骼化石...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广泛,并受该区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类型的控制,主要发育在中、东部地区的页岩盆地相地区中,少部分发育在页岩盆地相和碎屑岩台地相的过渡相中,极少发育在西部的碎屑岩台地相中.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性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主要为水生低等菌藻类生物,并混有少部分陆源高等植物.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有机质转化为烃类能力强的特征,显示出较大的生烃潜力和油气资源意义.但其高演化阶段作为成油的烃源岩意义不明显,作为成页岩气的源岩则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概况及前景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基础地质概况,并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前景进行评价。通过野外露头和盆地内的钻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除川西有剥蚀外,其他地区都有分布,且黑色页岩段厚度大,主要集中在下段;由川中地区向北、向东和向南3个方向分布,厚度一般在40m以上;有机碳含量高,多数地区有机碳的质量分数>2%;页岩已达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该套页岩埋藏较深,演化时间长,保存条件复杂,因此勘探开发均有难度。四川盆地的西部、北部和东部,牛蹄塘组页岩埋深超过7km,只能作为页岩气勘探潜力区;勘探最有利的地区是川南地区,其次有利的地区为鄂西渝东地区。  相似文献   

18.
云南会泽县五星乡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沧浪铺组乌龙箐段发育大量三叶虫化石,共鉴定出4属9种:Redlichia elongata、Redlichia chinensis、Redlchia mansuyi、Palaeolenus deprati、Palaeolenus tingi、Palaeolenus lantenoisi、Eoredlichia yaoyingensis、Hypagnostus quadratus、Peronopsis taitzuhoensis。其中Palaeolenus tingi、Palaeolenus lantenoisi和Palaeolenus deprati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的重要分子,可与Megapalaeolenus带进行对比,其时代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通过对化石标本古环境的分析,结合基本层序、岩性和岩石组合特征可看出,沧浪铺组乌龙箐段沉积旋回总体表现为海侵序列,下部为浅灰、浅灰白色薄-中层状细砂质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浅灰、浅灰绿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二者比例约为8∶1;中上部由灰黄色薄层状粉砂岩与浅灰绿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组成基本层序,二者比例约为2∶3。两类基本层序总体表现出向上粒度变细,石英砂岩减少,粉砂岩和泥岩增多,岩石中可见正粒序层理。岩性组合表现为滨海前滨-后滨相沉积。  相似文献   

19.
贵州、云南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发育,是我国主要的含磷层位。然而,两个地区之间磷块岩沉积特征及成磷期次缺少对比,制约了云贵地区寒武系磷块岩的成磷规律的研究。为此,在对云南宁华、会泽和贵州织金磷块岩沉积特征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寒武系磷块岩的沉积序列、成磷期次,提出富磷层位往往发育在海侵序列的晚期;而在海侵早期,虽然有大量的磷质供给,但由于同时供给的硅质、泥质也丰富,环境变化强烈,往往沉积纹层状、条带状磷块岩,其磷块岩品位低。海侵晚期,海岸环境相对稳定,又有大量磷质供给,高能环境对含磷沉积不断改造,磷质进一步富集,形成富磷的碎屑状磷块岩。因此,古地理位置、海侵序列发育对磷块岩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扬子区古地理、织金地区含磷岩系厚度变化规律、沉积层序特征,认为贵州盘县-水城地区和织金-金沙地区是磷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全球范围内当前已知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中最优秀的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的最新研究材料。认为该剖面小歪头山段与下伏白岩哨段岩性甚为接近,两者应予合并。梅树村阶进一步划分出来的各亚组合带不能成立。许多材料都说明白岩哨段顶部和大海段顶部均有短期沉积间断。梅树村剖面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点选择在“B”点,也即Anabarites trisulcatus组合带与Paragloborilus subglobosus组合带分界点上最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