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英国的3个土壤剖面给出了非农耕地和农耕地土壤中210Pbex和137Cs的深度分布, 这两种核素的深度分布非常相似, 非农耕地核素的最大浓度出现在土壤表层, 向下浓度呈指数急剧降低; 农耕地核素基本均匀分布于犁耕层深度内. 中国黄土高原的210Pbex本底值为573 mBq/cm2, 略高于英国的520 mBq/cm2. 20世纪50~70年代核试验产生的137Cs在土壤中呈非稳定态分布, 而土壤中的天然核素210Pb在土壤环境和侵蚀过程长期不变的情况下, 呈稳定态分布. 因此, 土壤中210Pbex的质量平衡不同于137Cs. 根据210Pbex连续沉降、衰变和流失的过程, 推导出非农耕地和农耕地土壤中210Pbex稳定态分布的质量平衡模型, 用以计算土壤侵蚀速率. 此外, 还给出了通过无侵蚀草地土壤中210Pbex的深度分布, 求算农耕地210Pbex表层富集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风蚀土壤剖面137Cs的分布及侵蚀速率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137Cs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是应用137Cs方法定量评价土壤风力侵蚀的基础. 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研究区, 采集了4个样点、共62个土壤样本; 使用伽马能谱仪测定了各土壤样本的137Cs活度, 计算得到各样点的137Cs总量. 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等级的137Cs剖面分布特征差异明显. 在低覆盖草地和中覆盖草地土壤剖面中, 137Cs活度分布形态为负指数分布; 在高覆盖草地土壤剖面中, 137Cs活度分布形态在剖面上部为单峰状, 单峰后继续为负指数分布; 在耕地剖面中, 137Cs集中在犁底层以上, 且均匀分布. 对耕地和草地样点分别使用质量平衡模型和剖面分布模型, 可以估算得到农耕地、低覆盖草地、中等覆盖草地等3处样点的侵蚀速率分别为7990, 4270和1808 Mg/km2·a, 分别属于强度侵蚀、中度侵蚀和轻度侵蚀, 风力侵蚀强度与地面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存顺 《科学通报》2004,49(2):120-124
研究了C2(a3Πu)自由基与NO, N2O, O2, H2, NH3等分子的反应动力学. C2(a3Πu)自由基是由266 nm光解C2Cl4产生的, 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C2(a3Πu)自由基的相对浓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 得到C2(a3Πu)自由基与N2O, NH3的双分子速率常数: kN2O(1.63±0.20)×10&#8722;13 cm3·mol&#8722;1·s&#8722;1, kNH3 = (5.92±1.00)×10&#8722;14 cm3·mol&#8722;1·s&#8722;1. C2 (a3Πu)自由基与NO, O2, H2等分子反应的消耗速率常数: kNO = (5.46±0.10)×10&#8722;11 cm3·mol&#8722;1·s&#8722;1, (1.58±0.16)×10&#8722;11 cm3·mol&#8722;1·s&#8722;1, kH2 < 1.0×10&#8722;14 cm3·mol&#8722;1·s&#8722;1. 对反应分析及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 C2(a3Πu)自由基与NH3和H2反应主要是抽氢过程, 且反应的入口通道都存在一个能垒.  相似文献   

4.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的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2002年开展的川中丘陵区武家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调查中, 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示踪法得到了应用, 流域内陡坡林地、缓坡农台地和裸坡地表层土壤的137Cs和210Pb平均含量分别为(7.15±0.40)和(162.01±3.86) Bq·kg&#8722;1; (4.01±0.31)和(70.96±2.65) Bq·kg&#8722;1; 0和(15.12±1.22) Bq·kg&#8722;1. 近期水库淤积泥沙的137Cs和210Pb含量分别为(3.06±0.23)和(72.66±1.61) Bq·kg&#8722;1. 运用混合模型求得林地、农地和裸坡地(含沟岸)的相对来沙量分别为18%, 46%和36%. 农台地和裸坡地(含沟岸)是流域内最重要和次重要的泥沙来源. 根据1956年以来水库的泥沙淤积量, 流域输沙模数为642 t·(km2·a)&#8722;1, 占流域面积约2/3的林地和1/3的农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173和886 t·(km2·a)&#8722;1.  相似文献   

5.
γ-Al2O3纳滤膜的特性参数及工作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蓉春  雷晓东  魏刚 《科学通报》2003,48(7):665-66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Al2O3纳滤膜. N2吸脱附测试结果表明, 膜的特性参数为: BJH脱附平均孔径3.9 nm, BJH脱附累积孔容0.33 cm3/g, BET比表面积245 m2/g, 孔径分布非常窄. 测定了γ-Al2O3纳滤膜的Ca2+截留率-跨膜压差、Ca2+截留率-处理液浓度、Ca 2+截留率-处理液pH值等工作曲线, 发现Ca2+截留率随跨膜压差的升高而增加, 随处理液中CaCl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Ca 2+截留率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值, 在Al2O3的等电点(pH = 7.5)其值最小.  相似文献   

6.
用于白光LED的Sr3SiO5:Eu2+材料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盼来  杨志平  王志军  郭庆林  李旭 《科学通报》2007,52(13):1495-1498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Sr3SiO5:Eu2+发光材料. 测量了Eu2+掺杂浓度为0.01 mol时样品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其均为多峰宽带, 发射光谱主峰为575 nm, 次峰为487 nm, 与理论计算所得合成材料的发射光谱峰值符合得较好; 主发射峰对应的激发光谱峰值为365, 418, 458和473 nm. 同时, 研究发现Eu2+掺杂浓度影响了合成材料的发射光谱. 研究了InGaN管芯激发下YAG:Ce3+及Sr3SiO5:Eu2+材料的白光发射光谱, 对比结果显示, InGaN管芯激发下Sr3SiO5:Eu2+材料的白光发射光谱具有更好的显色性, 色坐标(x, y)为(0.348, 0.326).  相似文献   

7.
王国志  张磊  邓积光  戴洪兴  何洪  訾学红 《科学通报》2006,51(18):2109-2113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CTAB-EG(乙二醇)模板法和CTAB-EG-NaCl法(即以一定量的NaCl填充由CTAB-EG模板法所得前驱体的孔道)制备出Ce0.6Zr0.35Y0.05O2(CZY)固溶体纳米粒子, 并利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及N2吸附-脱附等技术表征了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 结果表明, 3种方法制备的Ce0.6Zr0.35Y0.05O2样品都具有虫孔状介孔立方晶相结构, 孔径分布窄(平均孔径5.3~7.1 nm), 比表面积高(95~119 m2·g&#8722;1), 孔容大(0.16~0.18 cm3·g&#8722;1). NaCl的引入有利于在较高温度下合成多孔固体纳米材料时保持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8.
李岚 《科学通报》2003,48(10):1027-1029
Eu2+激发的氯磷酸锶荧光粉一直是一种传统的灯用荧光粉, 合成了蓝色荧光粉Sr5(PO4)3Cl:Eu2+, 并研究了在电子激发下的发光特性, 此外还对碱土金属Ca2+, Ba2+等共同掺杂之后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当在中-低电压工作下, 对其在不同电流密度的电子束激发下的发光亮度和饱和特性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9.
九龙江河口区不同粒级210Po的输入-迁出速率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锋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张磊  邢娜  李艳平 《科学通报》2003,48(17):1872-1875
对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溶解态、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210Po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估算了3种组分的输入-迁出速率. 结果表明, 溶解态和低分子量组分210Po均表现出强烈的迁出行为, 胶体态210Po在低盐区(S<15)迁出而高盐区(S>15)输入. 3种组分210Po输入-迁出速率揭示了210Po在九龙江河口区被快速地迁出. 输入与迁出速率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各组分210Po地球化学行为的不同. 低分子量组分210Po比通常所谓的溶解态210Po更适合于表征其在河口区的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法在年轻火山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轻火山岩的定年一直是年代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由于样品中极低的放射性成因40Ar*的含量, 因此以往这类样品的定年多采用K-Ar法. 但K-Ar法本身的局限使其难以判断过剩Ar对测年结果的影响, 对于年轻样品来说, 这一影响是致命的. 本文应用CO2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法对腾冲晚更新世玄武岩基质(DF-2)的年龄进行了测定. 在14个加热阶段中, 有13个阶段的结果组成了一条较好的反等时线(MSWD=1.4), 确定了该玄武岩基质的年龄为32.2±7.1 ka(2σ ). 反等时线结果也表明该样品的初始Ar同位素组成为297.1±2.0(2σ ), 在误差范围内和大气Ar的同位素组成相同. 这一结果表明CO2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法是测定低钾含量的年轻火山岩基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总铝浓度对纳米Al13向Al30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采用高场27 Al NMR技术和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系统地研究了总铝浓度(CAlT)对水解聚合铝溶液中Keggin结构的纳米Al13, Al30形态分布及其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80℃)及Al13的最佳制备碱化度(B)条件下,高总铝浓度的聚合铝溶液中生成的纳米Al13形态趋于进一步聚合转化为Al30或更高聚合形态,总铝浓度愈高,转化速度越快,当CAlT>0.75 mol·L&#8722;1时,Al13含量急剧减少,Al30含量逐步增加,成为水解聚合铝溶液中的优势纳米聚合形态,但Al13并不定量转化为Al30形态。铝单体的存在是Al13转化为Al30形态的必要条件之一。当溶液AlT升高或碱化度降低时,一方面Al13与铝单体水解聚合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溶液pH值降低,加快了 Al13及Al30的酸性分解速率;低碱化度,高CAlT溶液中,后者占主导作用,导致Al30含量随CAlT的增大而减小。只有在CAlT<0.5 mol·L&#8722;1和Al13的制备最佳B值条件下,才能制得高Al13含量(80%以上)的水解聚合铝溶液。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到2004年1月在青海省瓦里关山全球大气本底观象台开展了以周频次的近地面气溶胶中同位素7Be和210Pb比活度采样分析, 并与同期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 瓦里关山地区7Be和210Pb比活度具有天气时间尺度的短期振荡特征, 210Pb在夏季有明显的低值而7Be的季节性特征并不是很明显, 与全球其他高山站点已测的结果相比, 瓦里关地区7Be, 210Pb比活度值高; 近地面臭氧与7Be比活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臭氧与7Be/210Pb之间比臭氧与7Be之间有更高的相关性. 从同位素测定可以看出, 垂直输送对该地区近地面臭氧的收支平衡有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大气CO2浓度以及气候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区域性C3 /C4植物的相对丰度, 有机碳同位素能够有效反映土壤C4植物的相对丰度(或相对生物产率). 对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5个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黄土-土壤序列有机碳同位素分析获得: (1) 从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 黄土高原C4丰度相对增加约40%左右; (2) 无论是末次盛冰期还是全新世, C4植物在空间上都具有从西北至东南增加的趋势. 进一步对黄土高原以及内蒙古全新世土壤δ 13Corg最大稳定值与现代气候统计分析表明, 黄土高原C4植物相对丰度与温度成正相关, 与降水成负相关, 与4月温度和降水的这种关系更加密切. 这些结果揭示: (1) 温度是导致全新世C4植物丰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区域性因素, 而不是夏季风加强的结果, 相反, 夏季风加强, 即降水量的增加只可能降低C4植物冰期-间冰期增加的幅度, 在温度基本不变时C4植物丰度的降低才是夏季风增强的标志; (2) 末次盛冰期失去适合C4植物生长的温度时, 无论是CO2降低还是干旱程度的增加都不可能有效地驱使C4植物增加, 而全新世CO2浓度的上升仅仅可能是全球升温的因素之一, 似不是导致黄土高原C4植物增加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杨群慧  周怀阳 《科学通报》2004,49(21):2198-2203
为了对东北热带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沉积物的生物扰动作用进行研究, 采用Ortec HPGe GWL series高纯锗低本底γ能谱仪井型探测器, 对“大洋一号”1998年环境航次采集的多管岩芯沉积物样品进行过剩210Pb测试. 利用稳定态生物扩散模型对过剩210Pb剖面进行分析表明, 合同区东区沉积物生物扰动的混合深度为16 cm, 扩散系数为2.75 cm2/a; 西区的混合深度为6 cm, 扩散系数为0.26 cm2/a. 沉积物中大型底栖动物和有机碳(TOC)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 合同区沉积物的生物扰动作用受到多毛类等底栖动物类群和丰度的直接控制, 生物扰动作用的增强与有机质含量的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黔中地区近地面空气210Pb的高浓度U型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210Pb的空气浓度变化对湖泊沉积和流域侵蚀示踪, 对污染物全球扩散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以及对生态系统受天然辐照的评价等多领域都是关键的环节. 基于云贵高原特殊的环境背景、沉积作用和大气模拟研究的前期进展, 自2001年12月20日起, 利用500 NE 型气溶胶采样器, 连续2年逐周在贵阳观风山采集近地面空气滤膜样品. 通过中国和美国两个实验室对210Pb浓度的γ-能谱同步系统观测表明, 月均浓度呈现出规则的“U”型年分布; 冬季为高值期, 春末和夏季为低值期; 年均浓度2.77±0.63 mBq·m-3, 为全球若干站点中最高平均浓度值的近4倍. 影响黔中地区空气210Pb物质来源的可能因素有: 土壤中较高U-Ra系的222Rn释放;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 煤、磷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的影响. 制约黔中地区空气210Pb高浓度和U型年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在于222Rn的析出. 210Pb月均浓度随降水量呈现良好的幂函数关系, 并随气温呈现良好的分组线性关系. 其中: No.1组(6~11月)反映了较高温度季节土壤222Rn 的相对低释放; No.2组(12~5月)映射了较低温度季节土壤222Rn 的相对高析出. 以降水和气温均权影响模拟计算获得的210Pb月均浓度与实测值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反映出黔中地区近地面空气210Pb浓度呈现出规则的“U”型年分布特征主要由区域性的降水和气温制约; 同时还说明其年内气温和降水的变幅制约着210Pb月均浓度的高值与低值之比. 在月时间尺度下, 降水量和气温作为影响土壤(岩石)中222Rn析出的主要因素, 获得了很好的映证.  相似文献   

16.
运用137Cs示踪技术, 查明了蒙古高原西北-东南向的塔里亚特-锡林郭勒样带区域7个典型景观类型采样点风蚀速率及变化特征, 分析了不同区域土壤风蚀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 各采样点137Cs面积活度介于(265.63 ± 44.91)~(1279.54 ± 166.53) Bq·m-2, 差异明显, 相应的风蚀速率分别为64.58~419.63 t·km-2·a-1. 样带上蒙古国境内部分, 人类活动较轻微, 由北向南, 随主要的植被景观和气候指标变化, 相应的土壤风蚀速率基本呈逐渐加大趋势, 表明该区域土壤风蚀过程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样带上内蒙古锡林浩特和正镶白旗2个典型草原样点风蚀速率为蒙古国巴彦淖尔典型草原样点风蚀速率的近3倍, 除导致风蚀加剧的自然条件差异之外, 通过比较两地人口密度和载畜量水平, 表明人类扰动是导致内蒙古典型草原样点风蚀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用溶液法制备出C60 · 2CHBr3多晶粉末. 用Raman散射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对C60 · 2CHBr3振动谱进行了研究. Raman散射光谱观察到C60分子Ag振动模式的红移(4~5 cm-1), Hg(1)模式基本不变. 对模式红移的进一步分析表明C60分子可能从H原子上获得少量电子. 在红外吸收谱中, C60分子F1u振动模式的峰位在CHBr3掺杂前后没有变化. 但CHBr3的红外吸收谱线发生了显著变化. C-Br键伸缩振动红移约4 cm-1, C-H扭曲振动的红外吸收明显减弱, C-H伸缩振动完全消失. 这些结果表明CHBr3与C60分子间存在不可忽略的相互作用, 并且最强的作用发生在H原子与C60分子之间. 这些作用的存在除了引起本文所报道的振动谱的变化外, 还将引起电子态的变化. 从而可为阐明C60 · 2CHBr3在场效应下的117 K超导转变机理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1~40对神经细胞膜通透性及胞内游离Ca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可溶和纤维化的Aβ1~40 对神经细胞膜通透性及胞内游离Ca2+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可溶和纤维化的Aβ1~40 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均是浓度依赖的. 可溶的Aβ1~40 只有当其浓度达到3 mmol/L时才能使膜的通透性增加, 而纤维化的Aβ1~40 的毒性作用远远强于可溶性的Aβ1~40 , 当浓度为1 mmol/L时, 即有明显作用. 当其浓度达到3 mmol/L时, 不但细胞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而且核膜也有严重破损. ②高浓度可溶的和纤维化的Aβ1~40 均能使胞内Ca2+升高, 升高的幅度呈浓度依赖的. 纤维化的Aβ1~40 诱导的胞内Ca2+的上升比较同步, 且反应很快. 这提示高浓度可溶的和纤维化的Aβ1~40 神经毒性与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及胞内Ca2+平衡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分离纯化了对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水溶性富勒烯丙二酸衍生物C60 (C(COOH)2)2, 利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直接观察它们与活细胞的相互作用. 并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 术, 进一步对其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发现, 这种碳纳米物质能够直接进入细胞, 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 不仅如此, C60 (C(COOH)2)2还可以将本身不能进入细胞的分子带入细胞中. 研究还发现, 在 1×10&#8722;2~1×102 mg/L浓度范围内, C60(C(COOH)2)2无明显细胞毒性. 研究结果表明C60 (C(COOH)2)2在药物载带和输运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低纯Gd制备Gd5Si2Ge2的结构与磁热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低纯度普通商业纯Gd(99%)为原料制备Gd5Si2Ge2合金, 研究了低纯Gd5Si2Ge2合金的相组成、磁相变特征和磁热性能. 粉末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结果表明, 经1200℃, 1 h退火处理后, 低纯Gd5Si2Ge2合金具有Gd5Si2Ge2型主相、在268 K存在一级磁晶相变. 据磁相变温度附近的磁化曲线计 算, 低纯Gd5Si2Ge2合金在5 T磁场变化下的最大磁熵变为17.55 J·Kg-1·K-1, 具有巨磁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