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就如何进行演讲辞语篇分析的问题作了简要的探讨,认为语篇指向性(textual orientation)的研究是分析该类语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阐明语篇指向性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演讲辞语篇的特点,通过对美国总统布什对伊拉克开战的演讲辞的分析说明了运用语篇指向观点的可行性,并论述了语篇指向性研究在整个语篇分析体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岚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247-248,250
本文根据认知翻译观,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了总统演讲辞中常见的概念隐喻,总结了总统演讲辞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旅行、有机体、家庭、建筑、水流、交通工具的意象为完全映射,适应SMC的翻译情况,可采用直译,改译明喻的翻译法;商业、音乐等意像为不完全映射,适应DMC的翻译情况,可采用换译,增译的翻译法。  相似文献   

3.
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当选总统是在大选后翌年的1月20日就职的。从1937年以来,一直如此。但在此以前,即从建国起直到1937年,宪法规定,当选总统的就职日都是在大选年后翌年的3月4日。美国总统就职日是如何确定的呢?为什么宪法对就职日的规定作了变动呢? 原来,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总统选举实行的是间接选举制。即,在选举年的11月举行大选,先由选民选出本洲的“总统选举人”(其数量等于本州国会议员总和)。然后这些“选举人”于规定的时间,在各州首府直接投票选举总统。再把这些选票进行封闭汇集,送交国会于翌年初进行公开点验计算,最后正式  相似文献   

4.
王艳 《科技信息》2009,(17):203-203
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为第56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随即,奥巴马以其卓越的口才向美国民众发表了竞选胜利后的政治演讲。本文旨在通过运用语篇分析的衔接和连贯的手段对其演讲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将在本月20日迎进它的新主人——罗纳德·里根。美国总统的就职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与每4年1次的总统选举一样,总统就职的日期和时间是固定的,即大选年的第2年1月20日正午,与在职总统任期届满的同时,当选总统宣誓就职。这个日期早先定在3月4日,1933年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20条修正案改为现在的日期。因此,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第一次就职是在3月4日宣誓,而1937年第2任宣誓却是在1月20日。第  相似文献   

6.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进路以及语料库,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通过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分类、识解和分析,探讨隐喻所起的不同作用。认为隐喻可以帮助实现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还能帮助总统们达到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7.
公众演讲就总体而言属劝谏性语篇,是文体学中的一种特殊变体,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其独树一帜的文体本质。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在音位、词汇、句法、语篇、修辞等多个层面,对历届英语演讲比赛演讲辞予以分析,揭示其文体特征及潜在的语言魅力,以利于更好地欣赏公众演讲艺术,更有效地掌握公众演讲技巧。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选降下帷幕,当选总统与行将卸任的总统之间的权力交接过程也就开始了。如果新老总统同属一党,自家人当然好说话;如果接任者与前任属对立党派,互相虽曾有过惨烈的厮杀,此时也偃旗息鼓,客气地着手权力交接。“跛鸭政府”美国从1787年建国、1789年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起到1937年罗斯福总统的第二个任期这段时间里,总统就职日一直是大选翌年的3月4日。后来人们认为,从大选揭晓到总统就职之间的时间拉得太长,不利于新旧政府工作的开展,于是从1937年起  相似文献   

9.
请您回答     
1.俄罗斯总统卜一一习月9日在克里姆嘛宫宣拼就职,从而开始了他第二个总统的任期。2.第十届国际残疾人奥运会8月15日在美国一一J幕。3.厄瓜多尔新总统甲一一-8月10日在首都基多议会大厦宜誓就职。“请赶回答” 答素1.叶利钦2.亚特兰大3.阿夫达拉·布卡拉姆请您回答~~  相似文献   

10.
友好使者1956年春,耿飚调任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3月22日,耿飚随贺龙副总理抵达卡拉奇,参加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和该国第一任总统米尔扎的就职庆典,同时赴任就职。在拜会米尔扎总统时,贺龙介绍说:“我们的耿大使以前也是军人,是个著名的将军。”米尔扎曾任地区司令  相似文献   

11.
肯尼迪《就职演说》文体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一直被认为是演讲中的经典之作。该演说辞短小精悍,布局合理,逻辑严密,语调铿锵有力,无论从语言、修辞技巧还是从整体布局来看,都是西方国家总统就职演说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对于当前规模越来越大、个性越来越鲜明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辅导员能否采用最科学、最合理的讲话方式,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辅导员讲话的接受效果。影响辅导员在集体场合讲话效果的,不仅包括讲话的内容和形式,还包括辅导员的公正、平等、真诚、言行一致等话语外因素。辅导员要让讲话有说服力,有吸引力,就不仅需要斟酌讲话内容,还必须合理地使用各种修辞方法,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外交辞令可分为战争状态和非战争状态两大类。《左传》的外交辞令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诸候国外交策略、外交手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语料库语言学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基于语料库分析布什演讲使得文体分析更具科学性、客观性.以美国白宫网站下载的58篇布什演讲为语料,利用语料库分析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文体分析,揭示了美国总统布什有关恐怖主义的演说中的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演讲文体及其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5.
词类与句法成分对应关系表现的是发生学关系,而不表现类型学关系。因为,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的相同或相近,既可排除语序变化的因素:即使语序发生了改变,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依然不变;也可排除形态变化的因素:即使形态出现增多或简化,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依然不变。藏汉语词类与句法成分对应关系的同与异,将证明藏汉双语的同源与否。  相似文献   

16.
郭绍虞的《诗话丛话》是我国第一部以诗话形式论述诗话之体的著述。《诗话丛话》对数以千计的中国诗话进行了系统的总体研究,以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零散杂芜的中国诗话之话予以梳理,使之体系化、类别化,不愧是诗话研究的拓荒之作,对诗话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黄真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17-119
以公共演说的一些实例为语料,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演讲语篇中所采用的非常规性使用人称指示语、适当冗余策略及语码转换策略等语用策略作一分析,以期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能注重培养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语用策略.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又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创作了大量的演讲辞。其演讲辞服从和服务于演讲这种口头表达形式的需要,在选词用句、开篇艺术、对现场因素的把握等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老舍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无声语言是演讲中使用最多、最普遍,作用也最大的辅助性工具,它与语意、有声语言一道构成了演讲意义表达体系,并且有独立、直观的审美价值。本文就演讲中如何准确而得体地运用无声语言来表意表达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