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内     
《科技智囊》2005,(4):37-37
温室效应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遗祸,危险的气候变化被称为地球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现在,已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不仅使参与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而且将带来一场真正的能源交易的新革命。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5,(3):61
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50个工业化国家。《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目标是在2008~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对过去几百年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CDM国际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一个补充文件,规定了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发达国家为了履行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减排义务,可以通过减少其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或从其他国家购买温室气体减排放额度的方法来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是《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英文简称为CDM.由于发达国家国内减排成本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清洁发展机制便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义务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据科学研究称,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大幅度下降的话,那么,北极冰盖将在本世纪末的夏季完全消失。北极正在以2倍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速度快速升温。到2100年,北极有可能上升7摄氏度。冰盖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米,许多沿海居民将被迫迁移。世界自然基金会有关人士说:“北极冰盖融化可能会导致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在本世纪末灭绝。”不过,冰盖消失也不无积极意义。海平面的上升将会带来新的渔场以及油气资源。为削减全球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许多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4个国家接受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末…  相似文献   

5.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1eanDevelopment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CDM允许附件1缔约方与非附件1缔约方联合开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这些项目产生的减排数额可以被附件1缔约方作为履行他们所承诺的限排或减排量。对发达国家而言,CDM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但是,CDM只能作为全球减排和技术转让的手段之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排和技术转让还需要发达国家做出更多的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长期合作行动计划、绿色气候基金、2020年后减排安排得以解答。  相似文献   

7.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中引入的履约机制之一。CDM允许附件1国家缔约方与非附件1国家缔约方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从而实现如下双重目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议定书下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通过参与CDM项目合作,发达国家可以获得项目产生的经核准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s),  相似文献   

8.
清洁发展机制(CDM)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峰 《太原科技》2007,(1):14-15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中确立的一种灵活机制,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通过项目合作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  相似文献   

9.
《京都议定书》及其“双轨制”原则一定程度上是气候变化谈判的底线,也是推动发展中国家以合理方式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8月20日,一份由24个国际研究机构耗时4年共同合作完成的题为《中国化石能源燃烧和水泥生产减少的碳排放评估》的报告在线发表于Nature上。报告中指出,中国碳排放总量13年间被高估了约10%~15%,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2013年间比原先估计的少106亿吨二氧化碳,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  相似文献   

11.
营造碳汇林 改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林业碳汇被逐步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获取碳信用以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义务,正在受到发达国家的日益关注。实施这样的项目,是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关键问题,受到各国关注。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或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而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但可以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情况下实施自愿减排行动。1997年出台的《京都议定书》第12条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目的是既协助发达国家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其限制和减排承诺,又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贡献于《公约》的最终目标。二者可以通过一些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来实现这一双赢目标,即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境内投资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可用于抵销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一部分限排或减排义务。全世界已在联合国正式注册的CDM项目数量已接近4000个,年均温室气体减排量合计约5.8亿tCO2e;其中我国项目近1900个,年均减排量合计约3.7亿tCO2e。CDM市场所交易的“商品”是一种非物质的“CERs信用”类型,概念较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它的计算方法和核实、核证规则必须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德班气候大会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11月28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开幕。作为德班气候变化会议的主要议程之一,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是各方在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科学》2011,(6):202-202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市召开本次会议有两大焦点议题,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绿色气候基金设计。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发达国家的减排问题上,各主要谈判集团都已表明了态度。大会通过了有关《议定书》工作组和《公约》之下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决议,  相似文献   

15.
佟庆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16):122-122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一种灵活机制,其内容是允许<京都议定书>的附件Ⅰ缔约方(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在非附件Ⅰ缔约方(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境内投资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可用于抵销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一部分限排或减排义务.  相似文献   

16.
正1理清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探索发展模式的转变。在此之前的发展方式是没有约束限制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为缓解环境之困,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限制,  相似文献   

17.
《京都议定书》:悬念在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中国的参与问题,成为主宰后京都国际制度设计的最大悬念。备受关注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虽然姗姗来迟,却是人类社会在防范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京都议定书》只是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第一步,后京都国际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气候变化: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话题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环境、科技、法律等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是一种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京都议定书》未来承诺期内将伐木制品(HWP)碳储存和排放相关的内容纳入缔约国强制性报告范围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可行性、准确性、满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报告要求和国家政策相关性4项标准,对IPCC缺省法、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4种HWP碳储量计量方法及其不同层级的做法进行了评估。比较分析可得,在国家层面,不同方法得出的计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将对缔约方在减排履约、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必须确定统一的HWP碳储量计量方法,避免遗漏和重复计算。然而,计量方法/做法对于实现国家政策目标各有利弊,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对对《京都议定书》的产生背景、作用与本质的简述,在现今学者鼓吹其作用的学术背景下,对其作用的长久性进行了质疑,进一步提出当前在大气环境保护领域,在《京都议定书》的履约纠纷中引进WTO规则的不可行性,通过对此问题的阐述,以期能以正确的角度重新看待《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20.
假如全国5000多家水泥厂有一半应用我发明的全自动立式烘干机,每年就可节煤2000多万吨,节电80多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按当前国际二氧化碳排放价格每吨10欧元计,将排放指标卖给欧洲发达国家,每年可创外汇10多亿欧元。——唐德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