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鼠(Rattusnorvegicus domestica)八种器官的蛋白质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技术分析了大鼠脑、心脏、肺、肝脏、胃、肾脏、脾脏和肌肉的蛋白质图谱 ,为以大鼠为材料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以马心肌红蛋白为代表研究蛋白质氨基生物素化的条件,包括蛋白质与生物素量的关系、反应物浓度、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以及蛋白质助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等,为基于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亲和分离,简化复杂蛋白质组体系,实现蛋白质的分析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水解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微乳液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AS)/环己烷/正丁醇/水的微乳液体系与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相互作用.在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1000ppm条件下,微乳液界面相中的AS不与水解聚丙烯酰胺发生络合;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加入也不破坏微乳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蚊虫是一类重要的媒介昆虫,有关蚊虫的生物学和形态分类学等研究是有效控制它们的前提;完好的卵、幼虫、蛹、成虫、外生殖器标本是开展蚊虫形态分类等研究的基础。然而以往报道的蚊虫标本制作技术尚不完善,因此有改进的必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套经过多年实践而改进、总结出的较理想的蚊虫标本制作工具;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蚊虫标本制作经验系统地总结和报道了卵、幼虫(包括幼虫皮)、蛹(包括蛹皮)、成蚊及其外生殖器标本的制作技术,对以往蚊虫标本制作的技术有许多完善和补充,特别蚊虫各阶段标本的处理技术,旨在为蚊虫研究工作者制作蚊虫标本提供方法指导。同时本文还首次详细介绍了蚊虫针插标本和玻片标本包装和邮寄方法,为蚊虫分类学研究者之间进行标本交换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5种黄精属植物的蛋白指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5种黄精属植物根状茎和叶的蛋白指纹.结果表明:(1)它们的根状茎均含有38.5、28、18.6kD蛋白质;(2)根状茎和叶的蛋白质种类有很大差异;(3)5种黄精属植物各含有自己特有的蛋白质,它们在本属植物物种鉴定中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叶片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直接提取法、丙酮沉淀法和丙酮三氯乙酸结合沉淀法提取甘蓝叶片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丙酮沉淀法较适合甘蓝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本文对影响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探讨,对凝胶的不同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确立了一套适用于甘蓝叶片蛋白提取、定量、凝胶制备、电泳、染色以及脱色的方法.采用改良后的丙酮沉淀法提取的甘蓝叶片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其条带清晰,数量多,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7.
用Tris-HCl法对蝶类干标本头部、胸部和腹部进行蛋白质的提取,提出了适合蝴蝶干标本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SDS-PAGE分析.表明用该方法提取蝴蝶干标本蛋白质可行.  相似文献   

8.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提纯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含有多种成分且各蛋白质成分的分子量相差较小的菌体蛋白质的提纯,用一般的沉淀法、层析法均达不到理想效果.作者选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提纯,并尝试电泳后不经过染色,直接从凝胶中分离所需要的蛋白质成分.该实验对制胶、电脉、染色、脱色等各个环节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提纯效果.  相似文献   

9.
种类调查和区系分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的前提,但重庆昆虫过去只有零星的记载和分析。近年来,在重庆典型的生态区开展了系统的昆虫采集、野外拍照和分类鉴定,同时,以1864年—2009年的《动物学记录》为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分布于重庆的昆虫种类情况及区系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已记述昆虫26目(23亚目)319科2 566属4 715种。通过系统的区系分析,重庆市已知昆虫种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属于东洋区,其中与古北区共同分布种占63.49%,与其他区系共同分布种相对较少,1.59%的种为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动物区系中,重庆市昆虫种类属于西南区,其中与华中区的共同分布种最多、占77.49%,其次是与华南区共同分布种占59.21%,与青藏区的共同分布种最少,占16.31%,重庆特有分布种有234种。
  相似文献   

10.
杨金华  付庆云 《科技信息》2012,(31):241-241,202
本文采用SDS-PAGE单向电泳技术对银杏(Ginkgo biloba)雌雄树叶片及花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银杏雄树叶片的特异带在相对分子量约为106KD;而雄树花序的特异带在相对分子量约为28KD处,雌树花序的特异带在相对分子量约92KD和36KD处。  相似文献   

11.
电磁辐照诱发家蚕变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电磁场辐照家蚕卵,能使家蚕产生明显的变异.比较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电场刺激后的蚕种,茧质和茧量均有所提高;此外,也观察到生物大分子的局部结构变化的表现型变异.  相似文献   

12.
电磁场辐照家蚕卵,能使家蚕产生明显的变异。比较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电场刺激后的蚕种,茧质和茧量均有所提高;此外,也观察到生物大分子的局部结构变化的表现型变异。  相似文献   

13.
桑蚕成品卵微粒子病集团检验中有毒卵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概率理论给出了在成品卵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时,有毒卵数与有毒集团数之间的关系。当采用100粒为一集团进行镜检时,有毒卵数d与有毒集团数S的关系为d=[1.0725S 0.0725];当采用50粒为一集团进行DNA分子标记法检时,有毒卵数d与有毒集团数S的关系为d=[1.036S 0.036]。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家蚕50~500 nt非编码RNA的cDNA文库,发现了189个新的ncRNA,其中一个小RNA-Bm-86在家蚕幼虫和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和成虫.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ncRNA的特性及其与上下游基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利用Northern杂交和半定量RT-PCR技术对该ncRNA与其宿主基因在家蚕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ncRNA属于H/ACA box snoRNA家族,是由家蚕eIF5A基因的第二个内含子转录产生的,且在家蚕中没有明显的靶标位点.分析其上下游基因结构发现,在其上游263 bp处存在着一个可能的启动子位点,表明其有独立转录的倾向.进一步分析Bm-86与其宿主基因eIF5A在家蚕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发现,二者在表达上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且该现象在丝腺中尤其明显.推测Bm-86可能通过影响eIF5A基因的表达参与到家蚕丝腺发育调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质粒pAy6.8与家蚕受精卵核基质的体外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结合实验表明,携带天蚕丝素基因核心区的质粒pAy6.8可与家蚕受精卵核基质紧密结合,而且同内源MAR片段竞争结合位点.这为通过外源质粒而构建转基因家要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示转移质粒在家蚕受体中的复制和传代可能与核基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家蚕(Bombyxmori)基因组大片段DNA经BamHI完全酶解后,克隆到质粒pUC18中而构建成一个家蚕基因组文库.通过与家蚕细胞核基质的体外结合,从该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包含MAR的克隆pC11e,其中外源插入片段C11e长约2.3kb.C11e的限制性酶谱分析及其酶切片段的体外结合实验表明,MAR位于C11e上的SphI和HincⅡ位点之间,长1.0kb.由于这是家蚕中发现的第一个MAR,因此我们称之为BmMAR1.进一步借助DNaseI敏感性分析和SouthernBlot,对BmMAR1在家蚕细胞内与核基质结合的情况以及它与人β干扰素(huIFN-β)基因5′上游MAR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氚标记甘氨酸(^3H-Gly)对家蚕蛋白质生物合成参入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H-Gly对家蚕5龄幼虫的标记剂量和标记时间以每头蚕5μCi和30min为宜;^3H-Gly对家蚕几个主要器官的蛋白质参入活性有很大差异,进入蚕体的^3H-Gly大部分参入到后部丝腺蛋白质合成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克隆得到家蚕(Bombyx mori)神经肽促咽侧体素受体基因(Allatotropin receptor,BommoATR),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254 bp,编码416个氨基酸.Bommo-ATR氨基酸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为7次穿膜蛋白,符合GPCR家族成员的典型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家蚕脑-咽下神经节复合体中的ATR mRNA在5龄幼虫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蛹后期,蛹前期和成虫阶段表达量最低.其中5龄幼虫第2天表达量最高,1~5 d持续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与保幼激素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经10%~50%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纯化,从家蚕(Bombyx mori)肠液中分离纯化出电泳纯的碱性磷酸酶、该酶提纯倍数为464倍,比活力为3936U/mg、酶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催化磷酸苯二钠的水解反应,最适pH值为10.5,pH小于7.5和大于11均不稳定;最适温度为40℃,温度高于50℃不稳定;米氏常数Km值为1.25mmo1/L.  相似文献   

20.
质型多角体病毒在家蚕体内入侵与复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家蚕活体内研究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的入侵增殖复制过程,探讨BmCPV的入侵过程和增殖复制机制。实验用健康的三龄起蚕经口接种BmCPV后不同时间取中肠后部固定,制作电镜样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BmCPV病毒被食下1.5 h后,在中肠上皮组织圆筒形细胞微绒毛之间有病毒粒子存在,6 h后病毒进入微绒毛内,并向细胞质移动,9 h后观察到圆筒形细胞质中有病毒粒子。作者认为病毒入侵是以整个病毒粒子穿越中肠围食膜,吸附并进入微绒毛,感染圆筒形细胞,与前人病毒入侵只是髓核进入细胞,而病毒衣壳仍留在细胞外的推测不同。随后病毒核心物质进入细胞核,启动复制循环。经过隐潜期后病毒复制,在感染24 h后,细胞质中形成病毒发生基质,子代病毒开始形成,逐渐增多。感染48 h后,圆筒形细胞质中的多角体蛋白逐渐沉积并将病毒粒子包埋,最终形成新的多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