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三辛胺萃取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盐酸体系中,低酸度范围内,用TOA萃取碲,其萃取性能随盐酸浓度增高而增大。考察了温度对萃取Te(TV)的影响,并计算出萃取热力学函数,用斜率法和饱和法确定饱和萃合物组成为2T0A.H2TeCl6。反应机理为离子缔合。  相似文献   

3.
热滞蛋白界面吸收反应的动力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热滞蛋白在冰晶表面吸附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给出了热滞蛋白活性与其溶液浓度的关系.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认识反应萃取机理 ,以一氯乙酸为被萃溶质 ,三辛胺 (TOA )为反应萃取剂 ,分别以正辛醇、苯、正己烷、四氯化碳和氯仿为稀释剂 ,进行了萃取平衡特性及负载溶剂红外光谱分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TOA能负载比其浓度还高的羧酸 ;稀释剂对萃取能力的影响与酸的浓度有关 ;相同稀释剂、不同 TOA浓度条件下的负载量十分接近 ;5种稀释剂的饱和负载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正己烷、四氯化碳、苯、氯仿、正辛醇 ,即极性越弱 ,饱和负载量越大。TOA与一氯乙酸在非极性稀释剂中更易形成 2 :1、 3:1型酸胺比的萃合物。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负载有机相中存在羧酸的聚集体。同时 ,还探讨了离子对型萃合物百分率 (I)与萃取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以盐酸羟胺和硫酸为原料,研究了采用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合成硫酸羟胺的方法。结果表明,以三正丁胺-异戊醇混合溶液为萃取剂,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合成硫酸羟胺的条件温和。另外,还考察了温度、反应物浓度、油水体积比等因素对硫酸羟胺产率的影响。在盐酸羟胺和硫酸的浓度均为0.6 mol/L,油水体积比为2.5:1,反应萃取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一级反应萃取过程后硫酸羟胺的产率可达79.3%。  相似文献   

7.
硫酸钛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赵临远  刘明登 《广西科学》1999,6(1):19-21,24
根据硫酸钛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的特点导出非等温变体积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并导出用于计算动力学参数的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处理,结果表明该反应服从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观活化能为197.94kJ·mol-1,指前因子为4.2651×1025dm3·mol-1·min-1.  相似文献   

8.
胺类对乙酸的萃取为化学萃取,反应平衡常数与萃取平衡分配系数有一定联系。将吉布斯方程应用于非理想溶液时,需要作一些校正,从而得出了y-x-T关系式。该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并可得到反应热与浓度的关系,因而可计算萃取塔的热效应。  相似文献   

9.
三辛胺对羧酸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络合萃取法对于极性有机物稀溶液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用体积分数为20%三辛胺+30%正辛醇+50%煤油混合溶剂对乙酸、乙二酸、丁酸、丁二酸、戊酸、己酸、己二酸、苹果酸,酒石酸和2-溴了酸稀溶液进行了系统的萃取相平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对有机羧酸稀溶液具有相当高的分配系数D。探讨了胺类萃取剂萃取有机羧酸的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10.
文献「1」发现在强酸性条件下,KMnO4与H2O2反应体系中,KMnO4的褪色速度随H2O2初始浓度的增高而变慢,本文在综合考虑体系中各类复杂反应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下步加以研究,氦事求得由褪色速度表征的在对应动力关联方程,并对结果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硫酸浸取高岭土中氧化铝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高岭土和硫酸为原料 ,对硫酸浸取高岭土中氧化铝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按照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导出了化学反应控制的模型方程 ,并确定了化学反应控制步骤的条件。在化学反应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测定了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 ,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 HCPCF在酸性介质中与 Cr2 O72 -的反应 ,Cr2 O72 -将 HCPCF的四氮基转化为无色氧化型而使红色逐渐减褪 ,利用此褪色反应 ,探讨了测定 Cr2 O72 -的条件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33× 1 0 4L.mol-1 .cm-1 ,提出了测定 Cr2 O72 -的新方法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应用于测定饮用水和工业废水中的 Cr2 O72 -含量 ,获得满意结果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了河砂颗粒与高浓度缓速土酸的酸岩反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4种不同粒径河砂的损失量增大而反应速率减小;随着河砂颗粒变小,颗粒损失量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颗粒的损失量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大.基于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建立了描述酸岩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可描述酸岩反应过程中岩石颗粒的损失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0 IntroductionSolventextractionkineticshasbecomeanimportantfactorinsolventextractionchemistry.Themechanismsandcharac teristicsofextractionkineticsarebeneficialtocontrollingtheex tractionprocesseffectivelyandseparatingthemetalionsbythedifferenceofextractionkinetics[1 ] .Cyanex 92 3isastraightchainneutralextractantcomprisingamixtureoffourtrialkylphosphineoxides.Ithassomeusefulcharacteristics ,suchaslowsolubilityinwaterandmiscibilitywithallcommonlyhydrocarbons[2 ] .Asacommerciallyavailableex tr…  相似文献   

15.
酸溶法是目前对蒙脱石进行活化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酸溶速率的主要因素,并在得出的最佳溶出条件下对Al2O3的溶出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结构中Al2O3的盐酸溶出过程适用平板-内扩散控制模型,其浸出率X对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表示为(1-X)2=-kt;其表观活化能约为24.3 kJ/mol。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添加活性元素Ti有利于改善金属/Al2O3体系的润湿性、但润湿机制仍不明确问题,研究采用改良座滴法,研究了熔融Sn-(原子分数为0%、2%、5%)Ti合金在973~1 273 K高真空中在Al2O3表面的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Ti原子分数的增加会显著改善Sn-xTi/Al2O3体系的润湿性,润湿性改善的原因在于Ti在界面处的吸附降低了固/液界面自由能,而并非界面析出的反应产物.对此结论,应用吸附的统计热力学模型验证了实验结果,并证明Sn-xTi/Al2O3体系的铺展动力学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吸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无水醋酸锌与无水草酸的固相化学反应,反应分2步进行,通过对转化率数据α进行动力学拟合得到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转化率α较低时发生第一步反应,动力学方程(1-α)-1/2=Ae-E/RTt式中E=70.72kJ/mol、A=4.43×108min-1;转化率α较高时发生第二步反应,动力学方程(1-2α/3)-(1-α)2/3=Ae-E/RTt式中E=122.7kJ/mol、A=9.81×1014min-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半焦与CO2的气化反应过程动力学,本文通过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实验,确定在不同阶段下富鼎半焦与CO2的气化机理.采用分段尝试法研究富鼎半焦与CO2气化反应过程动力学,确定反应过程前期与后期的机理函数分别为f(α)=(1-α)[1-ψln(1-α)]1/2和f(α)=(3/2)[(1-α)-1/3-1]-1,从而建立相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反应过程不同阶段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实验数据与模型吻合较好,相关系数都大于0.98.最后,根据求得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不同升温速率下活化能的补偿效应,即活化能与指前因子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粉炭基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催化油酸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在催化剂和甲醇用量一定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并根据油酸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用微分法建立油酸酯化反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计算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剂油比9%(催化剂质量占油酸质量的分数)、醇酸物质的量比8∶1、反应温度68 ℃、反应时间10 h时,油酸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0.09%。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1.683,活化能为6.23×104 J/mol,频率因子为2.17×1013 mol-0.683·L0.683·h-1。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二硫化碳(CS2)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对神府东胜煤样进行了超声萃取,并用丙酮对萃取物进行溶解。利用GC/MS分析研究了其萃取物的族组成,对其原煤及萃余煤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对萃取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萃取过程阶段性明显;萃取物中烷烃和芳烃含量较高,另外还含有多种含氧、氮和硫的杂环化合物;原煤和萃余煤红外光谱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