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1996年至2005年百色市2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有较完整抢救记录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病例一共138例,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实施现场徒手心肺复苏(CPR)抢救过程中原发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至早期获得CPR帮助时间、实施不同抢救措施情况和开展群众性CPR技术普及前后对急诊心肺复苏抢救效果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在医院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而很快得到医务人员抢救22例,抢救成功10例,成功率45.45%;在医院外发生116例,得到第一目击者现场CPR抢救并等到急诊医护人员赶到的47例,抢救成功13例,成功率27.66%;而未得到第一目击者救治的69例,抢救成功10例,成功率14.49%.心源性停搏、严重创伤和脑卒中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最大,病死率分别达到82.86%、75.00%和81.82%.心跳呼吸骤停至获救的时间越短心肺复苏成功率越高,超过10min心肺复苏成功率降至2.90%以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获得规范的早期CPR抢救、早期除颤、使用复苏药物和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开展群众性CPR技术普及教育工作后5年间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28.95%,明显高于开展CPR技术普及教育前的5年间的成功率(17.74%).  相似文献   

2.
王辉  张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202-202
心肺复苏术(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指当任何原因引起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但复苏成功率不高(国内为1%-18%),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努力,在复苏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以期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现对心肺复苏的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采用急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利用急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的178例急救医学学习大学生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结论:急救模拟人是心肺复苏培训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急救医学学习大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急救模拟人在心肺复苏培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是《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章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容量大、教学资源有限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完成教学任务,并进一步强化学生急诊、急救、监护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和监护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普及和强化提高护理队伍成人心肺复苏整体水平的培训对策.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结构层次将我院临床执业护士与见习护士(执业前护士培训班)及实习护生分为A、B、C三个培训小组,通过培训前心肺复苏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测评,针对各组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的不同程度,设计针对性培训方法,分别进行Ⅰ、Ⅱ、Ⅲ个周期培训.并对各期培训前后进行考核测评,对比分析培训效果.结果 在各组各期培训对象中,培训后的心肺复苏理论和CPR BLS操作技能掌握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在临床执业护士组中,其各期培训后的随机操作抽查平均成绩与合格率得到大幅度上升,并且临床危重病员突出科室其护理人员均能独立应用CPR BLS技能及时正确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结论 实现心肺复苏技能在护理队伍中的普及掌握和强化提高有必要从护生实习中实施规范培训;在执业前护士培训班中加以强化以及持续在临床执业护士中进行年度复训等能显著提高医院内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和实现心肺复苏技能在护理队伍中的普及掌握,以有利于临床急、危、重病员抢救需求,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联体区域内社区护士急救技能掌握状况及需求,为社区护士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医联体内4家社区5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个人基本信息,培训认同度,培训需求信息以及2015心肺复苏指南理论试卷、CPR操作摸底测试.结果:医联体内45.7%护士认为急救培训很有必要,理论平均分为(62.7±6.4);操作合格率17.6%.结论:医联体内社区护士2015版心肺复苏知识掌握较薄弱,操作技能合格率低,培训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7.
<正>"缩短从入院到治疗的时间,能使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降低22%。对此,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脑卒中急救诊断应控制在60分钟之内"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失去正常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的脑功能受损。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脑卒中主要有脑梗塞和脑溢血两种。其中,脑梗塞多发生于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因夜间血流速度变缓易形成血栓,但多在患者晨起时才被家属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法(CPR)是触电急救培训的一项核心内容.由于CPR救护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操作标准,以及救护者在培训教学中没有掌握规范的急救动作等原因,极易引发CPR按压造成的骨折等二次伤害.培训教学中,通过运用示范—模仿—指导—熟练—评定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员在救护中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救,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手段,以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和施救效果.  相似文献   

9.
低频脉冲复苏治疗仪即针灸急救心肺脑复苏(CPCR)治疗仪,是蓝金针灸研究所研制的独具中医针灸急救和低频脉冲电极经穴除颤、CPCR特色的医疗急救器械产品。经广东省药监局审核定为国家Ⅲ类医疗器械,由于该仪将中医学宝库中的“针灸醒脑开窍复苏”  相似文献   

10.
王嫣  彭芳  陈天琪 《贵州科学》2010,28(3):90-92,96
目的:研究干姜附子汤温通心阳的作用。方法: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实验方法,制作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大鼠急救动物模型,观察干姜附子汤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状况。结果:经干姜附子汤治疗后,大鼠的心率明显加快,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明显升高。结论:干姜附子汤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复苏后大鼠的心功能,与其具有温通心阳的作用相符。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素(E)是心肺复苏(CPR)期间应用的主要药物,通常是经外周静脉给药。现已明确,在闭胸CPR时,其主要通过α受体兴奋作用,在CPR舒张期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心肌和脑血流量。实验证明,目前的复苏方法不能保证重  相似文献   

12.
低频脉冲复苏治疗仪即针灸急救心肺脑复苏(CPCR)治疗仪,是蓝金针灸研究所研制的独具中医针灸急救和低频脉冲电极经穴除颤、CPCR特色的医疗急救器械产品。经广东省药监局审核定为国家Ⅲ类医疗器械,由于该仪将中医学宝库中的“针灸醒脑开窍复苏”瑰宝与现代电子技术成功结合,使用安全、便利,可在一分钟内通过针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机器学习在心肺复苏领域的应用落实到现实临床工作之中,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并融合心肺复苏诊疗标准的辅助诊疗算法。采用了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极端梯度提升作为基模型,使用投票法进行模型融合,并引入模型解释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过滤掉Shapley值较低的特征重新进行训练,得出的模型在心肺复苏诊疗标准下创建参数空间进行寻优,最终得到最优诊疗方案。结果表明,融合心肺复苏诊疗标准后的算法更符合临床实际,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辅助,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低频脉冲复苏治疗仪即针灸急救心肺脑复苏(CPCR)治疗仪,是蓝金针灸研究所研制的独具中医针灸急救和低频脉冲电极经穴除颤、CPCR特色的医疗急救器械产品.……  相似文献   

15.
内容梗概 该仪器依据先进理论“间隙腹部按压辅助心肺复苏(IAC——CPR)”,采用电动机械原理而设计,用于“心脏停搏”患者的抢救。其技术指标:可以完成以每分钟60~100次的频率同步交替下压胸  相似文献   

16.
低频脉冲复苏治疗仪即针灸急救心肺脑复苏(CPCR)治疗仪,是蓝金针灸研究所研制的独具中医针灸急救和低频脉冲电极经穴除颤、CPCR特色的医疗急救器械产品。经广东省药监局审核定为国家Ⅲ类医疗器械,由于该仪将中医学宝库中的“针灸醒脑开窍复苏”瑰宝与现代电子技术成功结合,使用安全、便利,无需气管插管即可在一分钟内通过针刺或电极,直接激活晕厥、休克、心衰、呼衰或骤停病人特定经脉经穴的经气,进行快速高效的疏调气机、气血逆乱之阴阳的急救或复苏,也可用于急救前后及疑难病、常见病的治理和家庭保健,适用于各类医疗单位、家庭以及飞机、轮船等各种发病现场使用,现已被广东省科技厅列入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7.
郑霄阳  常志卫 《海峡科学》2012,(3):121-123,126
近几年来,我国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不断增多,考验着我国的应急救援能力.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里,现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强弱常常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危和个人财产甚至国家财产损失的大小.目前全民的整体急救自救应急能力是不容乐观的.我国的全民防灾意识还相当薄弱,广大群众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知识匮乏,能力有限,究其原因,与我国缺乏对群众和在校学生开展普及急救自救知识有很大关系.因此应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把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向公民普及,最大限度地培养公众的急救自救能力,使突发事件的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应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69人进行现场测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SCL-90除躯体化外,其它各分子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②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③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的路径图中,有1条直接路径: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4条间接路径:退避、客观支持、幻想和求助通过自责对急救应激条件下急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应用ECS设定心脏骤停实施急救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好,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陈舜骅  刘颖  陈小杭 《科技咨询导报》2011,(33):218-218,220
了解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及学习意愿,提出加快对大学生实施技能培训的对策,以提高心肺复苏技能社会化普及的效率。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大连理工大学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结论:理工科大学生需加强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高校应创造学生学习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当前安阳市特警CPR知识的认知现状,为开展对特警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CPR知识问卷调查表,对100名特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00名特警中,在学校接受过CPR培训者为45人,在岗前培训中接受CPR培训者为38人,通过培训完全掌握心肺复苏术者为10人,认为特警需要掌握CPR者为84人.愿意接受培训者为90人.结论 安阳市特警CPR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和岗前培训的情况较差,CPR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差,学习需求率和培训需求率高.应在继续将CPR知识和技能纳入警察课程体系的同时争取行政支持,为特警提供多种形式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和特警工作现状,最好的方法是开展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