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日本成为亚洲的德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职业习惯,常就一些国际问题产生“奇想”,虽说是“奇想”,但绝非空穴来风。比如:如果日本成为亚洲的德国……最近读有关材料,我发现不少日本学者已经从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中获得了某种积极启示。那就是,日本要像德国推动欧洲经济与政治合作那样推动亚洲经济与政治合作。日本的经济规模是亚洲第一大的。如果再考虑到东亚经济合  相似文献   

2.
王灿 《杭州科技》2003,(3):28-30
2003年,一场“非典”风暴的来临,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人们称之为“非典经济”。非典疫情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些国家甚至把“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提并论。为了减少损失、推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中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或扶持政策,对经济的回升起了较大的作用。我们整理了国内部分城市所出台的一些应对非典的有代表性的经济措施,以供杭州市参考。一、北京市北京市政府5月20日出台“救市”政策。主要内容有:对受灾较重行业如交通、餐饮、旅…  相似文献   

3.
1986年5月,日本出版了一本名叫《别了,亚洲》的小册子,作者是日本国际经济评论家长谷川庆太郎。这本小册子所宣扬的狂妄观点,博得了日本某些人的喝彩,从而使它成为一本畅销书,并已再版。该书的中心思想是鼓吹“经济迅猛发展、政治自由扩大”的日本已与亚洲国家“格格不入”,已不再是亚洲国家,应该“脱离亚洲”,与亚洲“告别”了。作者在宣扬日本战后40年的发展及其与亚洲国家的悬殊差距时,用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日本是高耸于梦之岛(东京的垃圾场)上的霞关大厦(日本政府机关的高层建筑)。在作者眼里,日本是高耸入云的现代化摩天大楼,而亚洲国家则为堆满各种废物的垃圾  相似文献   

4.
从1980年开始,亚洲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近20年。以经济增长率为例,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1980年至1991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7.3%,不少人预言:“太平洋世纪到来”,“亚洲奇迹已经来临”……然而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震动全球。该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国家银行宣布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已实行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泰铢汇价暴跌。以此为导火索,东南亚地区股市、汇市双双下挫,有的货币贬值幅度超过60%。本文作者卡拉姆·亨德森是一位货币管理专家,长期服务于以香港为基地的亚洲标准普尔 MMS。他记载下危机来临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之前,由于美国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日本和欧洲经济的不景气,国际贸易增长停滞,亚洲经济的增速也明显放慢,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呈现经济衰退的迹象。2001年年初,笔者在论述亚洲经济形势时,曾比喻当时的亚洲经济正处于一种“多云转阴,有时有小雨”的不佳状态。到9月份,亚洲经济仅部分地区仍能见到阳光,大片地区已处于“阴,局部地区有小到中雨”的困难局面。而9.11事件将低迷的美国经济推入衰退,日本经济更深地陷入十年来的第四次衰退,欧洲经济增速进一步放慢,亚洲国家的出口更加困难,亚洲经济除少部分地区是“睛间多云”外,大部分地区已是“阴雨连绵,雨中夹雪”。这种严峻的经济态势在2002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最早要到第三甚至第四季度才开始好转,亚洲经济的全面复苏恐怕要推迟到2003年。  相似文献   

6.
蓄谋已久、旨在向中国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传播民主信息”的“亚洲太平洋广播公司”(APN)即将开播。这家由美国政府出资的电台原计划叫“自由亚洲”电台。冷战时期,美国曾开办了针对苏  相似文献   

7.
切合实际的政策,有力的宏观调控,使它成为——进入90年代,西欧各国纷纷陷入经济衰退,而几乎被人遗忘的欧洲西北隅小岛国爱尔兰却取得了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5.1%的骄人成绩,1995年的经济增长率更达到了7.7%。爱尔兰在欧洲经济舞台上独领风骚,使得已日过中天的“大英帝国”也不得不惊呼:昔日的“穷邻居”快要赶上亚洲“四小虎”而成为欧洲的“三色虎”(爱尔兰国旗为绿、白、橙三色)了!  相似文献   

8.
财经看台     
《苏南科技开发》2006,(4):10-11
中国GDP增长率亚洲第六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公布了2005年亚洲41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排名,其中,阿塞拜疆因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和出口登上第一宝座,GDP增长率达到前所未有的26.4%;亚美尼亚和阿富汗分列第二、三;我国则以9.9%的GDP增长率排名第六。“射阳大米”创惊人价值“射阳大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以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正发挥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这是韩国贸易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熙范在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期间表示的。李熙范说,如今亚洲出现了新的世界经济巨人——中国和印度,而印度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令全球瞩目。  相似文献   

10.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国际资本从这里纷纷撤走,投资者对亚洲市场普遍抱着谨慎的投资态度,亚洲-度陷入“门庭冷落”的窘境。但从1999年开始,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复苏,美欧众多超级公司和富商大贾纷纷光临这块久违了的土地,曾经创造出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经济“奇迹”的亚洲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纽约时报》对此评论说:“在经过一年黯然失色之后,亚洲的天空现在又布满了礼花。”  相似文献   

11.
环球舆论     
美国获得好处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美国经济从亚洲危机中获得了大量好处。美国的一些决策人把美国描绘成是别的国家的出口商可以最后求助的消费国,并说,使市场开放和购买外国商品是华盛顿对解决亚洲危机做出的“贡献”。但是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洲、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触动下,经济实力膨胀的日本率先提出“东亚经济圈”、“太平洋共同体”等构想,力图主导亚洲一体化进程。由于当时亚洲国家政治隔阂等特殊的历史条件,日本的构想未获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意识明显提高。上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设“东亚经济集团”(EAEG)、“东亚经济核心论坛”(EAEC)等构想,以减弱东亚经济的不均衡性,实现共同发展。但由于域内外多数国家态度消极,有关构想实际上未能起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亚欧两大洲之间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许多欧洲国家纷纷制定了“亚洲战略”,把与亚洲的经济往来作为加快其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种经济关系受到影响。面对这场经济领域的“厄尔尼诺”,欧洲又如何处之呢?贸易:构成了挑战从贸易方面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对欧洲来说弊多利少。金融危机使得  相似文献   

14.
“非典”疫情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积极抗击“非典”的同时,也从各种角度思考“非典”危机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国内外经济学家包括专业经济工作者,结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非典”对经济以及社会各层面影响的专业分析。⒈多数经济学家和专业机构认为“非典”对我国GDP的影响将控制在0.5%-1%之内。虽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不大可能保持第1季度的旺盛势头,但“非典”的影响不会减弱本年经济的整体发展势头: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胡祖六认为,如果疫情危机能在两个季度内被迅速抑制,服务行业直接…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纺织;70年代发展船舶、汽车;80年代专攻电子新技术……抓住历史机遇—— 1961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0美元,全国85%的人口是农民,工业只有一些由美国援建的纺织、制糖和面粉加工厂,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很少。也正是在六十年代,韩国抓住了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机遇,确定建立“出口主导型经济”的总政策,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主义”的口号。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先是抓住具有优势的纺织业,然后发展船舶、汽车,再后是专攻微电子等高技术工业,韩国经济终于腾飞。韩国从一个亚洲穷国跨入了“新兴工业国家”的行列,被称为“亚洲四小虎”之一。金字中与“大字”:纺织工业擎柱刚开始搞出口创汇时,韩国的基点是很低的。由于资源贫乏,开始时高粱杆、玉米皮、青苔,甚至人尿、蝗虫、墓碑、蚯蚓等等东西统统拿去出口。此后,韩国决定从技术和劳动力都具有优势的纺织工业  相似文献   

16.
共创财富     
2005《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的隆重召开,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今年的《财富》全球论坛选择了北京,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这一主题将中国今年的“亚洲季”带入高潮:4月初,温家宝总理出访南亚四国并出席“亚洲合作对话”;4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出访东盟三国并参加亚非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16日应邀在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全文如下:这次论坛确定以“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为主题,充分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和亚洲发展前景的关注,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这也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 《世界博览》2012,(22):10-10
“经济的亚洲”没问题,“安全的亚洲”遇到了大麻烦。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存在两个亚洲:一个是“经济的亚洲”,朝气蓬勃、协调一致,该区域内成员间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53%,高达19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安全的亚洲”则面临麻烦,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明显的各国彼此猜忌,领土纷争逐步升级。并有不惜一战的姿态。  相似文献   

19.
一个曾引起“达沃斯”会议兴趣而今又被忽视了的话题东亚经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速增长。引起了人们对“亚洲模式”的关注和思考。与之相关的是对所谓“亚洲价值观”的讨论。90年代中期,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人们饶有兴味地听着亚洲的政治家和学者们谈论着给东亚经济起飞添翅加翼的“亚洲  相似文献   

20.
外刊要论     
亚洲贸易区域化突然加速Bernard K.Gordon(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政治学终身教授)《远东经济评论》2005年11月刊香港评论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目前,亚洲国家正在讨论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议题。亚洲贸易区域化突然加速,使持续半个世纪的多边贸易趋势面临挑战。亚洲贸易区域化加速的原因来自四个方面:首先,欧洲通过经济一体化寻求地区安全的道路激发了亚洲国家的灵感;其次,美国建立和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被视为贸易观念发生转变的标志;第三,1997年金融危机使亚洲国家产生被忽视的感觉,因而渴望自己的区域重获经济安排;第四,美国前贸易代表佐利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