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俄勒冈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科学家11月宣布,他们利用一项新技术成功地克隆出20个成年恒河猴(rhesus macaque)胚胎。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可存活的灵长目动物胚胎。  相似文献   

2.
林剑声 《大自然》2012,(3):70-71
2011年12月10日《参考消息》第7版有一则题为"研究发现老鼠也有同情心"的报道:老鼠并不总是像人们说的那么卑鄙。最新实验显示,老鼠会表现出同情心,并乐于帮助其他啮齿目动物。一些科学家曾经认为这是人类和其他高等灵长目动物才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我国最珍贵的动物是号称“国宝”的大熊猫。然而,对于另一种小动物笔猴和蜂猴却鲜为人知了。不久前,有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区发现了失踪多年的珍稀功物——笔猴。笔猴重200克左右,具有猴子的全部体型特征和灵长目动物的智慧。它是猴类家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分支,也是这个家族里名副其实的“侏懦”。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目的是评述以往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因不适当的饲料自发,或者缺乏某种营养物饲料诱发的贫血症的研究。其中包括因铁、烟酸,维生素B_6,泛酸,蛋白质,核黄素,维生素B_(12),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贫血。对每一种营养物缺乏而诱发的贫血症的讨论着重于临床症状,以及外周血液和骨髓的病理学,也讨论了诱发缺乏症后,在饲料中添加营养物的结果。不论什么时候运用,这一讨论包括利用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作为研究人类相似的营养缺乏症的动物模型。发展中的灵长目动物商品饲料的许多理论基础,不幸地是根据经验,或从恒河猴的许多资料中推算得到的。对许多营养物而言,尚未用实验使动物产生缺乏综合症,至少还未报道过。本文的目的是评述过去关于非人类灵长目动物由于饲喂不合理的饲料而自然发生的贫血症,或者是由于饲喂了缺乏某些特殊营养物的饲料而诱发产生的贫血症的研究。综述中的许多研究资料是通过单一的或“纯”的某种营养物缺乏症的产生而获得的。研究中利用了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作为实验模型。由于普遍地大量饲用灵长类商品饲料和减少引入捕获的野生动物以及随之而来的营养缺乏,使目前非人类灵长目动物自发产生的贫血症比过去少得多。人类营养性贫血仍是一个问题,儿童尤为严重。因而,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作为一种动物模型,应该继续运用于在人类中见到的类似的贫血症产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种类有很多种,包括两栖纲、鸟纲和哺乳纲等,其中以哺乳纲中的啮齿目、兔形目、食肉目、偶蹄目和灵长目为主.我国地域辽阔,动物种类繁多,为了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我国实验动物特种资源,进一步开发实验动物遗传资源,我们对全国实验动物特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我国主要实验动物资源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本从考古发现资料与历史献资料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吐蕃时期动物殉葬习俗,及所反映出的吐蕃王朝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蔚培龙 《大自然》2010,(6):26-29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又叫仰鼻猴,也叫蓝面猴,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相似文献   

8.
麻烦的尾巴     
正猴子、大猩猩等灵长目动物是地球上最富有智慧、最接近人类的物种,大多数灵长目动物都有尾巴,那么人类的尾巴去哪儿了?返祖怪谈阿亮最近对于人类长出"尾巴"之类的想法十分狂热,"怪谈诊所"里"尾巴同学别找我麻烦"的回帖引起了阿亮的关注:怪谈诊所尾巴同学别找我麻烦:"长尾巴多方便!"你可能会这样感叹。实际上,看书的时候,用"第五只手"去赶蚊子时,还没赶走蚊子,光溜溜的尾巴却被咬得到处是包,奇痒无比。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黑猩猩具有社交天性,它们乐意与机器人进行沟通交流,甚至试着与机器人或者玩偶玩耍。在一项最新实验中,灵长目动物会与机器人和提供的玩偶玩耍,表达日常的基本动作。英国科学家认为,这是它们希望和其它动物建立社交层面的交流和通讯,黑猩猩的通讯交流形式有助于提升较大的社会联系,形成更复杂的社会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10.
《科技知识动漫》2009,(3):44-46
美国一家科技网站最近对自然界中12种堪称活化石的动物进行了盘点.迄今只发现两条的皱鳃鲨、金色的火星蚂蚁等古老物种均上榜。这些物种历经数百万年进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也许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它们才坚强地存活下来。以下就是这12种活化石动物。  相似文献   

11.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结合前人资料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报道。该保护区迄今发现药用兽类54种,分属8目20科44属。这些药用兽类列为CITES附录Ⅰ有5种,附录Ⅱ有8种,附录Ⅲ有3种;列为国家I类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Ⅱ类重点保护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12.
正埃博拉病毒(EVD;以往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影响范围人类;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大猩猩、黑狸狸和猴子)。治疗进展: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致死率埃博拉病毒有4个变种:埃博拉萨伊(最凶残的埃博拉病毒死亡率90%。);埃博拉苏丹;埃博拉象牙海岸;埃博拉Reston(只对猴子生病对人类没有影响)。历史起源埃博拉是1976年两起同时出现的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埃博拉河的一个村子,另一起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古史传说还是考古发现的事实都充分表明,黄土高原在中华民族形成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都曾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远古人类的家园中华民族起源于我国的这片土地上,这是我国科学家通过对在我国发现的大量古人类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而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是迄今在我国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相对最多最密集的地区。在这片地区,有迄今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古人类文化遗存。该遗址年代为距今180万年,遗址中发现有用火的遗迹,还有经打制的刮削…  相似文献   

14.
包括人类在内的复杂多细胞动物的始祖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地球上的?这是科学界最引人入胜但知之甚少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难题恐怕只能依靠化石的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通过胚胎分裂技术成功克隆出一只猴子。这是世界上第一只通过克隆技术培育成功的灵长目动物,也是科学家第一次使培育基因完全相同的猴子的设想成为可能。 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目动物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说,他们将一只处于发育早期的胚胎细胞一分为四,克隆出了一只基因与母体基因完全相同的雌性猴,并为她取名“特特拉”。“特特拉”的克隆方法与英国科学家克隆多利羊的方法不同。克隆多利羊使用的是细胞核转移技术,即科研人员从一个成熟体细胞取出  相似文献   

16.
蛇是生活中比较常见、却又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一种动物。它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诸如语言、文字、绘画、建筑、哲学、政治、宗教等,几乎在任何社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在我国的考古研究中,与蛇有关的文物屡有发现,其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仅就造型艺术来说,无论是陶  相似文献   

17.
知识快餐店     
正要说哪种动物能将聪明、可爱、调皮以及灵性集于一身,大家想到的答案多半就是——猴子!那么,赶快了解一下这些与我们人类同为灵长目的远亲们吧。在生物学分类中,新世界猴属于阔鼻小目,主要成员是一些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灵长目动物,包括卷尾猴科、青猴科、僧面猴科和蜘蛛猴科。旧世界猴则属于狭鼻小目的一部分,包括各种猴科动物,大家经常看到或听说的猕猴、长尾猴、金丝猴都属于这一类。  相似文献   

18.
辽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迄今在辽宁境内发现了代表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初步建立了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10余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存和生活状况、人类文化的发展、传播和古人类的迁移、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根据这些材料探讨与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春天,江西省药物研究所药理室科研人员6人,全部参加了江西省实验动物管委会和省科委联合组织的关于实验动物资格教育的培训班。我们原来只知道用动物做实验,对实验动物的有关知识是全然不知的。通过学习班学习,我们才了解到实验动物这门学科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我们开始懂得了实验动物有质量分级,动物实验设施与环境也有严格的管理要求。我们回顾自己的科研工作,发现原来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大一部份是由于实验动物本身的质量所造成的,正如在学习班时老师所讲的:“实验动物是一把尺,尺本身就不准确,量出来的长度是不可能准的”。…  相似文献   

20.
蔺汝涛 《大自然》2013,(1):68-70
神奇美丽的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保存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广阔空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誉为"高黎贡山舞动的精灵"的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白眉长臂猿隶属于灵长目长臂猿科,因眉毛呈白色而得名。白眉长臂猿为东洋界缅甸—中国亚区的特有种,国外见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和缅甸北部;中国境内仅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