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对中国工程师学会1933年到1996年之间《中国工程师信条》的内容修订进行考察,在与美国工程师社团伦理守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工程师信条》历次修订所蕴含的工程师伦理意识的变迁,并讨论导致变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电子游戏的新奇性深远地影响了身体在空间中的自我意识与"在场"意识。本文主要运用"体验抽样方法"(ESM),探讨新媒体技术中介下的电子游戏赛博空间中的自我是如何被形塑的问题。研究发现,电子游戏中的自我意识之流并非像通常认为的那样,沉浸于虚拟世界,而是流淌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调和着内在本质与社会约束之间的矛盾,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准沉浸状态"。准沉浸状态凸显了自我在赛博空间与现实空间中的同一性,即赛博空间中的自我并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着,而是受到技术、现实社会关系等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创新的可能空间越来越不确定而创新又愈益重要的境况下,以传统创新理论与传统创新模式来组织促发创新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创新新模式与新理论随即应运而生。本文认为这些新模式走出了线性思维的轨道。与早期把创新行为过于简单化相比,是一种质的进步与飞跃。它们强调了创新组织内部影响因素之间、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各种影响因素与创新发生之间的关联性,以度是有多种影响因素在共同决定并演绎着创新的轨迹与速率。当前时期对创新行为的管理就应充分认识这些创新新模式。以非线性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从而组织与促发创新。  相似文献   

4.
以古代中国探测南海岛礁的变迁为视角,分析了古代中国探测南海岛礁空间格局的演变,探讨了在古代中国航海科技及其政策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在南海岛礁探测空间上的认知发展与深入研究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南海岛礁建设的影响.随着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积极推进,中国建设南海岛礁呈现纵深式空间开发战略,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在领海空间上的"全面拓展...  相似文献   

5.
技术预见在各国技术与产业政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预见方法也逐渐多元化,但是技术预见何以可能,以及如何看待技术预见的可靠性,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首先从语义上厘清预见和预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技术发展中的"可知性"和未来技术的"可塑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技术预见中相互建构的逻辑,回答预见何以可能的问题;同时,针对预见逻辑的不足,反思预见的可靠性及其缺点,分析主流预见方法的使用限度和情景,指出技术预见方法使用中需要综合思考"技术-社会-共识-时间"等维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展现为三个层次:技术器物的转移、技术制度的转移与技术观念的转移。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且内在具备在时间上永远向前,空间上永远扩张的本质特征。由此导致边疆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消除摩擦的策略在于弥合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裂痕,重建技术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重建人的发展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平衡。具体措施主要有三点:1.转移及引进绿色技术;2.转移及引进人性化技术;3.走技术的民族性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一方面作为信息技术产品而存在,另一方面也内植了深沉的人文情感与文化意蕴,影射着技术与人文、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预言着人类活动、社会存在与文明进步的实践基础、人性根基与精神源泉所面临的活力挑战。对其蕴涵的活力挑战与潜在机遇进行透彻剖析,无疑将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互动与缠绕,有利于正确把握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依赖,催生并建构出新型的活力个体、活力城市与活力社会。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隋唐及以后的建筑石作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唐宋时代采石技术及石作加工能力的变化,指出了扁棱技术在唐宋时代的新发展.以宋代<营造法式>、清代<河工器具图说>和近世<营造法原>为依照,探讨了宋元时代石作技术的进步及地方石作工艺的发展,并重点对清代的石作技术和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宇  王粟 《中国科技成果》2005,24(14):39-41
固体界面热阻是航空航天、低温与超导、微电子技术等领域中关注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氮化铝陶瓷和金属铜被广泛应用于低温超导装置和集成电路芯片.该文基于氮化铝陶瓷与金属铜样品之间界面热阻的低温实验,应用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氮化铝陶瓷与铜之间界面热阻与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回归分析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文研究结果对氮化铝陶瓷、铜应用于超导装置和集成电路芯片的传热设计、空间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的多层次分析方法,立足于医疗人工智能的演化进程,系统探寻影响医疗人工智能创新的非技术因素及其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技术迭代和线性组合,其本质是一种受到多方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的过程,应当重视解决政策、经济、文化等多种异质性要素在内的社会问题,充分考量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社会因素为技术形成"编织"了一张"无缝之网"。由社会客体性因素为技术形成划定"边界群"的约束机理、社会主体性因素为技术形成拓展"空间集"的扩展机理和社会控制性因素为技术形成设置"反馈网"的调节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联动,构成了"无缝之网""编织"的一般机理。认识这一机理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劳动与工作形态的影响是现代技术作用于社会的主要方式,在这个领域中,技术的设计过程得以进一步评估和建构,关注与技术相关的劳动群体变迁能够启发对这两方面论题的深思,并探索技术建构论的潜能.以此为依据,通过分析卢德运动提出了技术是借由扰乱劳动者的"本体性安全"和技能的"恒常性"来促使劳动者发生转型的,接着在反思新卢德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以县为单位的灾害统计方法,对清代(1644-1911)268年山西蝗灾史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清代山西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清代山西平均每4~5年即发生一次蝗灾,受灾县数占总县数的87.13%;蝗灾发生时间相对集中,早期和晚期为山西蝗灾高发期,中期蝗灾发生频次较低;清代山西蝗灾主要集中在6~7月份;从地域分布上看,清代山西蝗灾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晋中部分地区及晋北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带,尤其是沿黄河一代蝗灾发生频次最高,在太行山和吕梁山系的高山地区,蝗灾发生频次较少.清代山西官民在长期与蝗灾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防治技术体系(掘杀蝗卵-捕杀蝗蝻-灭杀飞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蝗灾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技术跨越理论述评及其对我国技术跨越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从现实可能性、时机、方式和技术类型选择方面对有关技术跨越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主要结论有:资源禀赋、技术演化特点和技术能力是决定技术跨越时机、方式和技术类型选择的最为关键的三个因素,特别是技术能力它还直接决定技术跨越能否最终实现.在技术跨越的前期,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原则,通过FDI等方式引进技术能力要求低并且变迁速度慢的成熟技术,从成熟期进入;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和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技术跨越可以通过技术许可、贸易直至自主研发方式进入变迁速度快的技术,从导入期进入,最终进入技术的最前沿,成为技术领先者.此外,结合我国的实践,本文特别说明了技术跨越研究及结论对于我国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文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造成文化变迁,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创新文化的价值、文化对科技的影响和制度创新三方面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6.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的拓展,STS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是"技术的转向"这一新的学术研究也打开了技术的黑箱.这种技术不是研究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是相反,研究者现在探讨的是社会是如何进入技术的.本文从技术的社会学视角,运用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对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华南虎事件"中行动者之间的一种利益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市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日益严重,其影响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针对交通出行方式这一因素展开讨论,对各种交通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改善性的建议来协调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缓解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矛盾,减少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8.
当某地出现两个职权相当的官员时,就会容易产生各种摩擦,甚至爆发激烈矛盾.以清代的督抚制度为例,总督与巡抚都是地方政权的最高长官,由于职权重叠交叉过多,导致一些总督与巡抚之间水火不容,最后往往闹到皇上那里各打五十大板.督抚掐架不仅影响了二人的仕途,还对地方的治理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四方舞台,人间戏场.剧场作为各类演出的载体,自诞生以来的两千多年间,跟随时代变迁,演艺科技发展和观众需求改变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记录着人类演出艺术的发展,也展现着观演建筑的变迁. 西方剧场起源:从娱神到娱人 剧场,也叫剧院,是一种设有观众厅、舞台、技术用房和演员、观众用房的观演建筑,有露天的,也有室内的. 要追溯剧场的起源,就需要搞清楚演出活动是如何诞生的.按照当下主流史学观点,人类的大型演出活动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祭祀仪式.毕竟,远古的先民竭尽全力也难保衣食无忧,于是只能请神吃饭,祭祀活动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机构(TTOs)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评价其绩效水平、识别影响其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或案例研究。近年来受到组织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国外学术界开始将大学TTOs作为一类创新组织,致力于对这类机构的内部结构特征和组织类型方面的分析。相比之下,国内学术界仍侧重于对其运作模式、发展思路和国际经验方面的研究,对机构绩效评估、组织特征、制度化过程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建议加强我国TTOs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层面的研究,并充分考虑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因素、制度变迁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组织构建的作用,为我国TTOs的规范性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