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分析和研究民族高校加强民族精神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民族积淀的灵魂和时代精神的基础,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弘扬和培育未成年人的民族精神要转变观念树立德育理念,从战略和全局上重视未成年人民族精神教育,重视认知构建德育体系,重视环境营造德育氛围,重视实践拓宽德育渠道,重视教师树立德育表率,从而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针对性,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人文性,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增加民族精神教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教育方面应发挥的作用,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广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学界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地讨论。本文在吸收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围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导向和方式方法等三个方面做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大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大学生中民族精神意识淡薄缺位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作为继承、弘扬民族精神的基地和辐射源的高校,应全力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任。高校要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
创新精神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品质;民族创新精神,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更高层次的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呼唤民族创新精神。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础性工程,适应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需要,教育要根据自身的特性和社会的要求,进一步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观,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民族创新精神在内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 ,论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科学内涵和资源、高等学校在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复兴进程中的作用和途径以及高校建构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育功能和目标、教育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厘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关系,进而在总结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成效和缺失、分析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民族精神培育的宏观取向、独特内涵、实现途径的研究,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高校应该将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一项重点内容,纳入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而且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国情教育、时事和世情教育等多种方式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使民族精神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恒久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上饶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上饶老区高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上饶师范学院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上,要把红色资源作为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第二课堂,培养民族精神的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必须回归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13.
陈彤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56-159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争取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与支持;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引导经典阅读,发掘教材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与内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党性教育成果接受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丰富党性教育内容,提高党性教育的引导性。因此,本文对如何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党性教育有机结合做了初步的探究,以期在实践中加强民族精神与党性教育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并巩固党性教育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高校应负起这一使命,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并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罗惠文 《科技资讯》2011,(14):204-205
高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民族精神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广大高职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然而,当前对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和改进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7.
王颖 《当代地方科技》2012,(2):151-151,175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爱国主义引领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最终实现公民人格价值,将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走出一条创新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一种立足于大学教育的主体性实践。张扬并涵养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高层次的精神理念与境界。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精神及其建构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规律,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凸现和彰显学校的主体地位和精神,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营造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培育学术与创新精神,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建构和高扬大学精神的根本任务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和核心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其地位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态势,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海亮 《科技资讯》2010,(33):243-24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国防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