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挪威科学家们认为:不是用传统的石油平台,而是通过独特的通道从海底采掘到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已为期不远了。这种通道是一种倾斜的坑道,它们敷设到矿藏集中的地方。石油和天然气将用管道输送到  相似文献   

2.
石油成因学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石油的勘探和开发。通过考察和论述石油成因学说的发展,阐明一个正确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值得向读者推荐一读。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不仅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规律,还提出了石油的非有机物起源的理论。广为接受的有机物理论认为,石油是腐烂的植物性有机物遗骸形成的。的确,在石油中能够找到只存在于蕨类植物中的复杂化合物。然而根据门捷列夫的理论,石油是金属氢化物和水在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下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与此类似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电石放进水中形成乙炔气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文裕  朱洪元  汪容 《科学通报》1965,10(8):664-664
物理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突破。第一次大突破是牛顿力学的提出,与之相伴的是产业革命;第二次大突破是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提出,与之相伴的是工业上的电气化;第三次大突破是放射性的发现和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提出,与之相伴的是原子武器的出现和原子能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半导体、等离子体、受激光发射等一系列新领域、新技术的出现。看来,这第三次大突破对于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随着煤和石油矿藏的不  相似文献   

5.
化学反应活化能与平均自由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一旦形成理论就可以在更大范围与更高角度来指导实践.丁成玉同志是研究半导体材料制备的,他提出利用分子平均自由程与化学反应活化能间的关系,选择最有利的实验条件,从而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完成化学反应以大量节约能源.而在生命现象中设法增加活化能则可延长生命.丁成玉同志建议用这一方法对石油进行减压裂解,以节约能源和钢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名叫卡达文的美国人突发奇想,在地里"种"出石油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实际上石油是古代的动植物在地下经过长期的高温、高压的作用,加上细菌的分解形成的.从这一点采看,石油的确是可以种植的.  相似文献   

7.
飞向西部     
中国的西部包括西南和西北地区,其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5%,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聚集在这里 西部拥有丰富的物产、水利、石油、煤炭、风力、太阳能、地热等资源大都居全国首位,在已查明的200余种金属、非金属矿藏中,西部诸省占有140多种。我国5大草原中有3个位于西部,这些地区可提供大量的肉奶制品。与我国西部接壤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有16个,这种得天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人深信石油和天然气(其主要成份为甲烷)是起源于生物质。按照这种理论,动植物遗骸先被埋藏,后经热和压力作用最终形成了这种碳氢化合物。大约一百年前,这种观点问世时,它看来是对产于地表或浅部的这些神秘而有用的奇怪流体的唯一可能的解释。那时的化学家几乎都不敢想象石油和甲烷这类碳氢化合物的生成能够离开生物界的帮助:认为它们是“有机化学”中的化合物——“有机化学”这一术语也就是在那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汪国梁  李田  周启星 《科学通报》2023,(Z2):3768-3779
石油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土壤环境难题,亟需绿色低碳的新兴技术对其进行治理.本文从微生物代谢的视角,对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MET)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石油烃降解菌的代谢过程,找到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关键限速步骤;随后,探讨了MET调控微生物代谢机理及其强化石油烃降解机制,确定了电活性菌与石油烃降解菌互营代谢过程是强化石油烃去除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MET的关键性能参数对微生物互营过程的影响;最后,为落实“双碳”目标,剖析了植物耦合MET的潜在强化污染物去除机制并评估了多技术联合修复的必要性.虽然大量研究为MET强化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但由于污染场地环境多样性和不可确定性, MET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市场推广仍然需要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10.
一个由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考察队,在关岛附近水深12000英尺的海底发现了一处埋藏着各种矿物的矿藏“森林”。这一被誉为矿藏森林的海底矿区位于布满深邃海沟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煤变油”煤和石油有着差不多的“成长历程”,都是远古时代沉积的生物体,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和氢,石油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平均为97%~98%。煤有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它们的碳氢含量不同,分别为50%~95%.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7,(19):16
美国宇航局最近启用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独有的能力,将对月球的探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据了解,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拍摄的关于月球的紫外线地图,可以用来研究月球的矿藏含量.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甲烷等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雪状笼形包合物,作为全球物理一地质作用的产物,它广泛分布在陆地永冻层和海底沉积层,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海北部陆缘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含的有机碳数量巨大,是一种潜在能源,同时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中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古代海洋生物遗骸沉到海底,被泥沙掩埋,几百万年之后在海底的压力和温度下就变成了石油或天然气。石油或天然气穿过疏松岩层向上流动,被致密的岩层固封起来,就形成了油气田。198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海钻出了第一口近海油井。以后在许多大陆架上都发现了油田。目前已探明海底石油天然气储量大体上和陆地储量相当,海上石油产量约占全世界石油产量的30%。 在海上开采石油比较麻烦,比  相似文献   

15.
石油的发现和作为能源的利用我国发现石油的记载,较可靠的是在汉朝,并作车子润滑之用.在宋朝《嘉祜本草》和明朝《本草纲目》中已记载把石油当作药用.到了明朝,《蜀中广记》曾记载四川嘉州已打井开采石油。在埃及木乃伊时代,石油曾用作木乃伊的防腐  相似文献   

16.
你见过大约10 m长的天然水晶吗?或许在梦里见过,或许在科幻片中见过.一些寻找矿藏的研究人员就真真切切地见到了这样的水晶,因此这个水晶洞被推选为水晶史上最大的水晶洞.那样巨大的美丽水晶,看了一眼就会使人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7.
在老一辈的地质学家中谢家荣这个名字是非常突出的.他是中外驰名的,大众公认的矿床学巨匠.他发表了专著和论文报告四百多种,不但对岩浆矿床和一般沉积矿床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煤田地质和石油地质也有精辟的论述和创见.他的成就既表现在理论方面,也表现在实践方面,也就是找矿勘探方面;不少重要矿产或者是由他亲自指挥的队伍,或者是根据他的理论指导,进行野外工作而发现的.本文只谈组织领导、石油地质和大地构造三个方面,这些是中青年地质工作者不知道或很少知道的,故有必要着重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从人们日常生活到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石油越来越起着重大的作用,各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了高速而经济地开发油气资源,把油气田的调查与勘探奠定在可靠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必须建立正确的石油成因理论。因此,石油成因的研究已经成为广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与地质学家所关注的、具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问题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苏联和美国,近几年来都大大加强了这一项研究工作,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与物力。  相似文献   

19.
油藏地球化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铁冠  张枝焕 《科学通报》1997,42(19):2017-2025
油藏地球化学(Reservoir Geochemistry)是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新兴的一门石油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是地学与石油工程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主要采用现代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结合各项工程作业资料直接研究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油藏流体的非均质性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探索油气充注、聚集历史与定位成藏机制,成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一个分学科,构成本世纪末有机地球化学领域的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从地下或海底开采出的石油通常形成于千万年乃至上亿年以前。最近,一支由美国及加拿大地质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发现了距今仅4240年的石油,这是已知的最年轻的石油沉积物。这支来自于多伦多大学及俄勒冈州立大学的考察队在加利福尼亚湾的瓜亚马斯(Guaymas)盆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