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X射线(X-ray)于1896年传入中国之后,基于音译、意译、形译和字母词等方式产生的多种中文译名之所以长期并存和混用,是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异的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播和接收时,引起了不同的理解和对接.直到“X射线”成为被专业共同体和社会所公认的X-ray中文译名,才完成跨文化传播的概念对应.X射线译名的整合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X射线物理学传入中国的百余年,对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传播、本土化和建制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近代中国X射线物理学的学术谱系进行研究,可以从传承方式和传承内容的角度审视X射线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通过绘制中国X射线物理学家谱系图,分析中国X射线物理学的谱系之源和谱系结构,可以管窥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体系的建制化过程,并进一步揭示学术谱系对于研究范式和学术声望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波动光学知识"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评析与综述的基础上,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首先,介绍"波动光学知识"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其次,探寻"波动光学知识"传入中国的途径与形式;第三,对于有关"波动光学知识"的传播内容进行总结,尤其是"以太"与"光浪"基本概念以及"两说之争"内容的中文翻译,从而得出对于这一传入过程特点的认识;最后,阐述"波动光学知识"对晚清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清西方力学在华的传播是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关键。《奇器图说》是中西力学知识会通的里程碑式作品,对于研究明清西方科学知识在华的传播极具代表性。在比较明末中西力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明清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不同路径;以明清学者对《奇器图说》的认知为例研究受众群体对西方力学的认知特点,并分析明清受众特质对其影响,揭示出明清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力学知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动力与阻碍,及传播模式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时期出现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这部著作后来传入了我国.但传入我国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前后经历了600余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中也曾遇到了种种问题,一波三折.但总的来说这个过程符合一般知识传播规律,即先传播思想方法,后传播知识内容,最后再翻译相关著作.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已引起学者的兴趣,相对而言,乾隆末叶之后到《谈天》刊印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西方天文学知识的传播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中西文献,特别是英国所藏的中国沿海港口出版物,以天王星知识的传入为例,分析嘉庆、咸丰年间欧洲科学新知在沿海城市的传播以及被不断更新的复杂进程。  相似文献   

7.
西方光学知识在十九世纪中叶后大量地传入到中国。除了近代西方光学理论知识外,还包括西方光学仪器的相关知识。显微镜是西方光学理论中重点介绍的光学仪器。显微镜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西译中述"方式进行传播,其内容主要涉及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傅兰雅撰写的《显微镜说》一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本著作向中国人传授了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显微镜在中国的传播深深地影响了像康有为这样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8.
考察化学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在清末民初的传播可知:在1868年至1898年期间,中文的化学著作中只介绍了化学原子论,直到19世纪末年,才开始介绍分子学说;进入20世纪后,大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把新的化学知识传入中国,原子-分子学说也随之广泛传播开来.这一传播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化学在清末民初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水晶球宇宙体系是明末西方传教士最早介绍入华的宇宙结构学说,与天主教义紧密相关.文章全面梳理了明末传华的这一理论及其西方来源,以及在明清之际所造成的反响.利玛窦根据丁先生<(天球论)注解>所译介的水晶球宇宙体系最为系统,影响也最大.水晶球宇宙体系虽是当时欧洲正在被淘汰的理论,但因它较早传入中国,对当时的士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就是在西方天文学大规模传入中国之后,对那些追求宇宙真实结构的人而言,依然深有波及.水晶球宇宙体系对明清之际中国人宇宙观的塑造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随着遗传学的进步,经典遗传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gene”一词在出现不久后也进入国人的视野,并产生了若干译名。经过四十余年的积淀,中文“基因”一词最终得到普遍使用。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基因”一词的中译和演变,是反映近代遗传学知识在中国的建构与本土化过程的典型案例。中国近代遗传学共同体对译名学术性和普及性等要素的反复衡量,也体现了多种因素在科学传播中对概念形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cultural evolution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biological evolution are controversial in part because of Richard Dawkin’s suggestion that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ulture should include “memetics,” an analog of genetics in which genes are replaced by “memes”—the hypothetical units of cultural evolution. Memetics takes different forms; I focus on its minimal form, which claims merely that natural selection shapes to some extent the evolution of some aspects of culture. Advocates and critics of memetics disagree about the scientific status of memetics, but they agree that memetics must face the following fundamental problems. Problem 1: Cultural evolution differs too much from biological evolution. Problem 2: Culture is too complex. Problem 3: Memes are too difficult to identify and track. Problem 4: Memetics produces only trivial resul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se problems in the context of a minimal memetic analysis in one specific context: patented inventions. Technology is a special subset of culture, and patented inventions are a special subset of technology—not least because there is a detailed written record of every patent. I describe four recent empirical result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rived from memetic analysis of the patent record. Result 1: Inkjet printing, PCR, and stents are key drive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ult 2: Patent genealogies are tangled and incestuous. Result 3: Door-opening innovations drive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Result 4: The evolving content of the drivers of innovation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inkjet printing, PCR, and stents, among other invention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minimal memetics can provide a novel and illuminating analysis the evolution of patented technology. Furthermore, this memetic analysis can answer all of the main problems with memetics. Problem 1 can be dismissed because culture and biology can be quite disanalogous, provided that natural selection still operates in both. Problem 2 is a mirage, because memetic analysis of the patented inventio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ull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of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Problem 3 is easy to solve, because the patent record makes it trivial to identify and track patents and their key traits through lineages. Problem 4 can be fully answered only after memetic analysis becomes widespread, but the results reviewed here shows that minimal memetics does yield scientific results that are nontrivial and interesting.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科学家在美国的核武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作为代表参加政治谈判。美国的核科学家们通过这一过程被纳入到政治范畴。在政治斗争中,他们也会利用自身的专门知识占据优势地位。这些科学家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反过来,政治决策活动也深刻地影响了科学家的职业发展。冷战后,美国科学家参与到核电发展之中,经济因素与核安全文化因素直接影响核电公司的运行与技术操作,进而影响到核电科学家的职业行为。科学家表现出追求功利以及社会责任与道德认识多元化等倾向。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的多元性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3.
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系统。在这个互动系统中。先进文化为其设置合理的行为规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弘扬先进文化,不仅是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互动的方向保证。也是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的共同取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古代中西金丹术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炼丹术与西方炼金术在产生的物质基础、追求目标、理论体系、操作方法等方面的相同点和特殊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了金丹术是化学发展的必经之路,阐明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化学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西金丹术不同演化方向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最后指出,中国炼丹术和西方炼金术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独立产生的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术语汉译方法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历时的方法可以勾勒出中国术语翻译的大致框架,描述出各个历史时期译者在翻译术语(对社科术语为例)时采用的方法,分析影响译者的动机、社会、文化等因素,同时评述不同时期产生的有关术语翻译的典型方法。  相似文献   

16.
What is Globalization? When we speak of globalization of knowledge, it is an unfortunate fact that the text books and monographs in western countries generally trace their ideas to ancient Greece but go no further. They do not always acknowledge that there were other civilizations who nurtured great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ng before Grecian civilization. I refer to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of both China and India, as well as the Egyptians and the Baylonians whose ideas and inventions were copied by the societies of Greece and Rome much later①.  相似文献   

17.
将中国消防技术作为一个系统,简要分析制约中国消防技术发展的因素以及消防技术发展的机制.分析了当前中国消防技术发展的动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中国消防技术发展应该借助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的合力,从不同的方面,以多样化方式影响或引导消防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制定消防技术发展战略,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战略、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安德烈·高兹认为汽车是一种具有特权标志的非民主化奢侈品,一旦被大众化就会丧失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在资本逻辑推动下,大众化消费的汽车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掩盖现实的虚假意识,控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汽车的大众化消费使得汽车提供的消费神话及特权在现实中幻灭,带来严重的交通堵塞、生态恶化等问题,令人们原本统一的生活被分割。高兹揭示了汽车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及其本质,分析他的汽车社会意识形态理论,能为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茅以升(1896—1989)是中国科学社会史的前驱。他在圆周率史研究中,早于“李约瑟难题”经典论述(1944年)1/4多世纪,提出近代中国“学术不振,逐渐沦丧”的问题。他的工程社会史研究探讨了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中国工程的特点,提出发展我国工程必须自力更生等重要思想。在晚年,他研究中国古桥史,阐发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体、社会经济、桥工匠师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文化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维度。本文引入社会学习概念,阐释了社会学习的技术适应观。对技术创新实践中新技术的再创新、驯化和调控这三方面的社会学习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地方多重异质性行动者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拓展了此前关于技术创新地方性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