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正很大程度上说,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与瘟疫之间的斗争史。在疫情面前,最无助和脆弱的当属社会边缘群体。罗姆人是欧洲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欧洲公民群体。世界各地对罗姆人的称呼不尽相同,他们还被称为吉普赛人、茨冈人、波希米亚人、辛提人和阿什卡人。有研究表明,罗姆人属于印欧语系的白人种族,原生活于印度拉贾斯坦邦,中世纪后逐渐向欧洲迁徙。欧洲约有一千多万罗姆人,  相似文献   

2.
17世纪英格兰哲学家约翰·霍布斯说过,那个时代的世界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世界”。因此他曾经设想建立一种社会契约,以此制约人与人之间关系,并建立基本的社会权威。现代法国哲学家米歇·塞雷指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方兴未艾;因此,他建议建立某种“自然契约”。用以界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米歇·塞雷先生未能亲自参加“21世纪系列谈话”,但是负责组织这场辩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析与预报局专家季罗姆·班戴却在会上充分介绍了他的观点。与季罗姆·班戴同台发言的还有肯尼亚热带医科大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93,(4)
家畜中以犬(狗)在世界各地分布最广,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在原始社会里,犬便是人类忠实的伴侣,原始人依靠它追捕猎物.所以犬被公认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在分类学上,犬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Canis).犬属动物包括许多种,其中的家犬(Canis familiaris)更演变成数以百计的品种.古生物学的发现在欧洲,从上新世到更新世曾发现许多犬属动物  相似文献   

4.
奥古斯坦·贝尔克(1942~)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校领导研究工作,曾长期担任日本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发表过《原始与人造:面对大自然的日本人》、《日本人的空间意识:生存、思考与建筑》等大量关于人类社会与环境尤其是日本这方面问题的著述。他提出了在欧洲人眼里总是很神秘、又值得欧洲人去了解和借鉴的日本人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一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人性论可说是源远流长了。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等学说。欧洲文艺复兴后,人性论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往后,人性论叉成了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改革方案和社会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直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一切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进行辩证的“扬弃”时,人性论才开始遭到厄运,它在理论上的谬误和实践中的危害才逐渐被揭露出来。抛弃超阶级  相似文献   

6.
直立人     
这里说的直立人,是指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距今20万~200万年以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早期至中期,其化石遍及非洲、亚洲和欧洲。各国科学工作者,至今还在寻找直立人化石,以便了解直立人的由来和与现代人的关系。最早发现的直立人与北京人一个年轻的荷兰医生杜布亚,由于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立志要作田野考察,寻找人类进化中的缺环。他  相似文献   

7.
古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是因为顾拜旦将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和欧洲工业文明的成果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之更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顾拜旦所推崇的古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最终完成世界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是因为顾拜旦将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和欧洲工业文明的成果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之更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顾拜旦所推崇的古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最终完成世界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科学家在分析从非洲迁移至澳大利亚的人类DNA数据中,发现存在一支神秘人类祖先。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是一支未知古人类物种,是人类早期祖先迁移时繁衍的后代。研究人员指出,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生活着数量不多的一支未知灭绝古人类,他们并不存在于欧洲和亚洲东部。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安达曼人和大陆印度人由于不同的表面形态和语言,被认为具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在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确定了现代分类学系统以后,任何一个被考查过的生物都被归入一个阶梯式的系统,人类也不例外。人是一种高等灵长类。灵长类是动物界的一个目,它包括低等灵长类(又称原猴类)和高等灵长类两大类。高等灵长类即猿猴亚目,包括新大陆猴类、旧大陆猴类、猿类和人类。现代人的分类位置,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猿猴亚目、人猿超科、人科、人属、智人种。在现生灵长类中,无论是解剖结构还是遗传物质DNA的序列比较,与人类最为相似的物种是生活在非洲的黑猩猩,二者有着最…  相似文献   

11.
在欧洲的文明史上,中世纪常被称为“黑暗时代”。从公元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和一座座由市民自治的城市。到公元12世纪,自治性的大学应运而生。尽管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是以专制统治者(国王和教会)所给予的特权为基础,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既为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和大学自治开创了先河,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是欧洲黑暗时代的两盏明灯。而自治的中世纪大学与自治的中世纪城市相比,无疑是这两盏明灯中最明亮的一盏。  相似文献   

12.
饥饿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的一个敌人。有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仍然有8亿多人口处于饥饿当中,这是一个比整个欧洲人口还要多的群体。全世界每年有约90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说每天有24000人、约每4秒钟就有一人因为饥饿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欧洲文明和拉美土著文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碰撞,结果是印第安人的彻底失败——拥有几千万人的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帝国被区区数百名西班牙人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征服.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表面上看,是欧洲人的枪炮、病菌、钢刀、马匹打败了印第安人,其深层原因是印第安土著社会在闭塞的环境下交流的缺失,从而导致社会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4.
紫锥菊(EchinaceapurpureaMoench)又名松果菊,系菊科、紫锥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分布于美国中东部及加拿大南部地区。该属植物共有8种及数个变种,现在已开发药用的有紫锥菊、狭叶紫锥菊和淡白紫锥菊3种。紫锥菊在北美印第安部落已有几百年可考证的应用历史。印第安人将紫锥菊的根咀嚼后吐渣吞汁,用于治疗咳嗽和咽喉炎,他们还使用紫锥菊治疗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急性腹痛、感冒、败血病、狂犬病、虫螫、蛇毒、淋病、烧伤、烫伤等,在印第安人心目中紫锥菊历来被视为神草。随着欧洲人移居美洲,紫锥菊逐渐被引种到欧洲。紫锥菊为多年生草本,…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学上看,人类是一个非常新的属种,从第三纪以来的生物史看,人类成功地克服了各种生存的困难,成了地球上繁衍最昌盛的属种并取得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比起自第三纪以来在生存中被淘汰掉的诸多物种来说,人类是非常成功的。从古猿到新人的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生理特征,就是人脑量的逐渐增加。这就说明了,人类所以在生存中取得成功是人类发展和运用了自己智力的结果。而人类最近的这一段我们称之为文明史的历史,仅用了短短  相似文献   

16.
胡美 《科技信息》2011,(15):140-140,103
当代社会,新的价值,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体系遍野丛生。科学、科学技术这个随着人类发展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体系,在给予了我们这个社会太多太多,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放在了思维的第一位。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支持,把科学和社会结合起来,其宗旨是人类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科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位置和其影响力来发掘我们人类当前对科技在其社会中的作用应采取什么样的认识和态度是具有前瞻性意义的。基于此,从哲学视觉来看当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哲学反思,找出社会、科学技术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体育活动与人类的审美意识,是在人类起源这样古老而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就相汇了。从它的过程看,大致可分成原始的体育、独立的体育、美的体育。因为人类要生存就要劳动,原始人将这些最初的身体动作加以模仿和整理就自然形成表达情绪的手段;到文明诞生,这些些手段更广泛更有意识地运用于自卫、健身和教育,它也逐渐作为社会生活的独立成份被历史积淀了下来。随着社会实践内容的不断丰富,这些手段更多地涉及到人的社会关系,更强烈地表现出了技巧和艺术、意境和气氛。它不仅被人利用着,也被人喜  相似文献   

18.
人民的欧洲     
在欧共体建立四十年后的今天,很显然,欧洲的统一进程是不可逆转的。这四十年,对评估我们这个社会的循环发展是不可缺少的。欧洲的统一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影响了企业主的战略对策,并改变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面貌。欧洲人究竟意识到这种被众人看作技术之上而无世界观、道德观作为基础的统一作品给人们带来日常生活和自身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没有?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的奇妙,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关系,有些现象人们虽然已有所感知,可是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属"未破译现象",还有更多的未被发觉,这是人类的"零认识现象".这些,都还是人类认识的"盲区",有待发现与探索.但同时,有些现象人们司空见惯却不去理会、关注其本质与效能,因此不能因势利导,使之有益于大自然,有益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交际,就是人类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来交流信息的过程。人类作为文明的社会动物,交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除非他们被摒出社会之外。心理学家证实,正常的社会状态下,人类不能离开交际。 交际可分为语言交际(Linguistic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Linguistic Communication)。语言交际是最有力、最有效和最普遍的交际手段,人类越往前发展,其重要性就越显著,但这并非唯一的,因为人类还有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存在而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和发现。 一、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