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S. Cohen和H. Boyer等首次在体外成功地组建了具有生物功能的重组质粒,1974年,Morrow等将第一个真核基因即瓜蟾rRNA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克隆,标志着重组DNA(rDNA)研究的开始。rDNA技术,是在试管内用酶及其他物质使不同物种间的DNA分子彼此结合,然后导入细胞内令其行使功能的技术。它涉及五个方面:1)DNA特异的剪切技术——获取目的基因;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鉴定未知核酸分子;3)DNA的分子克隆——目的基因的扩增;4)DNA顺序测定——确立基因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5)目的基因的表达——产  相似文献   

2.
DNA重组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奖给了基因的研究者,他们的工作是复杂而具有革命性的重要发现。得奖人是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波格(Paul Berg)教授及两个分子生物学家——哈佛大学的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和剑桥大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个从不同侧面研究DNA取得的成果,有分子水平、细胞器水平和细胞水平等。其中动物细胞有无全能性和绝种动物的DNA分析两个章节给人们的幻想留下了广阔的天地,然而这种幻想的实现恐怕也是指日可待。我们期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4.
<正>DNA分子是生物体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进化产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DNA分子互补配对的可预测性和可编程性使其成为极具潜力的纳米构筑材料.特别地,近年来DNA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带来了新的生长点,为构筑新型纳米组装体、超分子结构和分子机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有力工具.早期DNA纳米技术集中于DNA结构的设计和构建.从最初发展的利用交叉结模块自下而上的层次构筑方案,到基于一条长单链DNA折叠的DNA折纸术的  相似文献   

5.
向义和 《自然杂志》2011,33(4):231-238
笔者介绍了酶促DNA合成研究的进展。科恩伯格和他的同事经历了从合成核苷酸、核苷三磷酸到合成DNA的历程。他们分离并提纯了DNA聚合酶,弄清了合成DNA的最直接的前体,揭示了DNA合成的化学机理,合成了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ΦX174DNA。  相似文献   

6.
向义和 《自然杂志》2015,37(4):287-296
介绍了DNA同源重组机制确立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因连锁和重组现象的发现,交叉假设的提出,断裂重接假设和复制选择假设的出现,同源重组的三个模型(Holliday模型、单链断裂模型和双链断裂模型)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现在,已实现了用重组DNA技术作为常规诊断工具。在科学研究中使用基因探针虽已有多年历史了,但把重组DNA技术扩大应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并使这些分析程序成为医院、分析单位和商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当代科学前沿动态的交流,加深对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软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培训部邀请正在当代科学前沿工作的国内外著名科学家讲解科学前沿动态。本刊将连续刊载这系列讲座的讲稿和录音整理稿。特告读者。  相似文献   

9.
引言最近几年,重组DNA技术业已在全世界从学术环境扩展到工业及医疗实验室。本文讨论将对诊断、治疗感染和遗传性代谢紊乱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方面。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有: (1)对正常和异常细胞功能的遗传基础之阐明。(2)对现有生物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之改进。(3)最近在疫苗和诊断试剂中所用的产生蛋白抗原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重组DNA——事实与虚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不同意重组DNA会干预“进化的智慧”,指出重组DNA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也可能有很大的危害。该文指出,过去三年半时间内,重组DNA实验涉及生物界的各个领域,从最简单的病毒到很复杂的哺乳动物,迄今尚未发生骇人听闻的不幸事件;但同时又指出,今天安全的事情,不一定不是若干年后产生灾难的祸根,因此制订相应的准则,设立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各级防范设施,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原载美国Science,vol.195,№ 4279,1977。作者S.N.Cohen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1.
陈军  薛盛恩  赵小阳  常港 《科学通报》2024,(Z1):476-478
<正>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变异对精子发生功能的破坏可导致男性不育[1~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获得遗传多样性的关键,其中涉及一系列重要事件,包括前细线期精母细胞中DNA的复制、细线期中DNA双链断裂(DSBs)的形成、合子期及粗线期中发生的减数分裂重组,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生物工程在现代工业中的崛起,将对21世纪的世界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计在今后20年内,它将对食品、饲料、化工、能源、三废控制、医学、兽医等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生物工程对现代工业的冲击已成为西方工业国研究的热门,尤其是对遗传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三链DN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唐林林  黄承志  左华  毛诚德 《科学通报》2019,64(10):1018-1026
DNA纳米技术是纳米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通过合理的设计,利用DNA或其他核酸的分子性质构建出可操控的新型纳米尺度的结构或机器,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中有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DNA纳米技术对凝血酶适配体结构合理设计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重组细胞因子类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文  童耕雷 《科学》2005,57(3):18-21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产生的一类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分子,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和一般生理性的细胞产物.细胞因子通常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相关细胞产生,按其功能及与免疫学的关系可分为:(1)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nterferon,IFN);(2)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类的IL 2、IL 4、IL 5、IL7、IL 9、IL 10和IL 12,以及β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 β);(3)具有炎症介导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以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IL 1、IL 6和IL 8为代表的结构相似的小分子趋化因子;(4)具有造血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IL 3、IL11、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等.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流行病学和进化来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DNA研究的危险,小于用已知病原体进行研究所带来的危险。本文原载American Scientists,vol.65,№.5,1977。作者B.D.Davis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哈佛医学院细菌生理学组主任。  相似文献   

17.
将中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及其亲本株的gag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的TK区, 经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痘苗病毒rvv-DLVgag和rvv-LNgag. Western blot检测可知重组痘苗病毒能够有效表达完整的EIAV Gag蛋白. 使用本实验室构建的表达EIAV DLV和LN Gag蛋白的DNA载体单独或与表达相应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联合免疫小鼠, 结果表明各免疫组小鼠体内均产生了针对EIAV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统计学分析显示, 联合免疫组与单独免疫组相比, 诱导的特异性结合抗体滴度无显著性变化, 而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和CTL水平则显著增强, CTL杀伤率最高可达31%, DLV Gag蛋白与LN Gag蛋白诱导的免疫应答强度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我国按照传统路线研制成功的EIAV弱毒疫苗的免疫机制, 并为EIAV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廖应昌 《科学通报》1978,23(1):10-10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出现了遗传工程学或称基因工程学,它是分子遗传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遗传物质——基因的识别、分离及引入异种细胞,并且在异种细胞中表现出其遗传性状。通过类似工程设计方式,将基因在体外人工地进行剪接和杂交,然后引入受体,从而定向地培育出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生物品种。它的重要性在于不仅  相似文献   

19.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2,7(7):31-31
赤霉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和在理论上的重要性,由于近几年的研究试验,日渐明确,正在深入发展。自从1926年日本人黑泽技师首先观察到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Saw)Wr.)培养基的滤液也能使稻苗徒长,1938年东京大学薮田、住木及林等人成功地分离赤霉素结晶以来,直到1950年,赤霉素的研究工作都仅限于日本。后来,住木论介先后于1950年茌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会上,1951年在纽约举行的国际农艺化学会上,和1953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  相似文献   

20.
高尚蔭 《科学通报》1957,2(4):129-129
绪言病毒不仅能引起人类、家畜及农作物很多危害性的疾病,以及有可能毀坏几乎一切形式的生命物質,而且它們代表着最簡单的有机体,显著地体现了生命物質的主要特性,如生长与繁殖、遺傳与变异,以及与环境之間的相互反应,并且無疑地有它們的进化过程。因此,病毒的研究不仅要有效地消灭各种疾病,为人类服务,同时通过对病毒的認識,使我們能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質。在1892年發現烟草嵌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