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探究了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两条重要途径:构建人文课程和建设校园文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试图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可以巧妙运用电子音像资源,用音乐去熏陶学生的人文素质,用文学去启迪学生的人文精神,用资源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转变教学观念,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转变教学方式,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展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精神;完善改进评价方式,积淀人文素质等是中职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需要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因此,该文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持续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关注人的思想,体现了人类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其自身的必要性,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包括:分析音乐作品中的人文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人文对话;优化教学评价方法,加强人文素质要求;加强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操。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对滞后 ,学生人文精神普遍较弱的情形 ,对人文素质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指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制约因素 ,试图从人文环境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为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  相似文献   

8.
叶茂忠 《科技信息》2012,(6):298-298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其核心就是重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加强学生精神修养教育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开设武术课程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身锻炼观,更重要的是在于加强对人文精神“修身养性”这一层面上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武德内涵的分析,阐述了加强武德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建设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它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同时,作为校园文化核心内容的校园人文精神建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利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素质。  相似文献   

10.
陈补林  杨涛 《科技信息》2009,(36):181-181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人文素质含义的理解及人文素质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阐述了高职体育对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等方面作用。旨在明确体育是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的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雪莲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4):115-116,124
五年制高职教育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渗透。  相似文献   

12.
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教育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通过美育教育、文化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间美术教育可以形成发展学生人文意识,培养人文精神,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人文:对立还是融合——浅谈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学界经常谈论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问题,各类高职院校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报道也频繁见诸媒体。但就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似乎都缺乏明确的界定。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交流和文化碰撞无时不在的当代中国,"人文"一词也因而揉杂了中西文化传统下的不同内涵:既保留了中国传统中注重人的德性培养的方面,又带有现代西方思潮中反科学主义、反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的色彩。而一般来说,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鉴于对人文的上述阐释,人文素质也因而有着双重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人文素质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还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少颜 《科技信息》2011,(29):I0274-I0274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职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人文课程建设、人文环境创设、人文精神转化、人文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人文素质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还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是提高旅游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西方历史与文化"课程为例,根据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背景,探讨旅游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时下,学界经常谈论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问题,各类高职院校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报道也频繁见诸媒体。但就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似乎都缺乏明确的界定。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交流和文化碰撞无时不在的当代中国,“人文”一词也因而揉杂了中西文化传统下的不同内涵:既保留了中国传统中注重人的德性培养的方面,又带有现代西方思潮中反科学主义、反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的色彩。而一般来说,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鉴于对人文的上述阐释.人文素质也因而有着双奄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邱祖发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47-150
人文精神传承,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关系到综合素质高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人才的培育。人文精神传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传承,进行高校人文教育的构建,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校园。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英语语言自身的优势,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英语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