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最低财富约束下,构建一个引入隐性激励的动态投资组合模型,探讨最低财富约束和隐性激励对机构投资策略的影响.通过鞅方法求解机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发现不存在最低财富约束与中、低财富约束水平下,只有在机构管理的资产财富价值接近资金流动跳跃阈值时,隐性激励才会对机构最优投资策略产生影响;高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不影响最优投资策略,中等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与不存在最低财富约束和低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的作用相反.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财富约束造成机构的效用损失,其效用损失随着隐性激励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着隐性激励不对称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创业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创业投资则有效解决了创业企业的融资困难. 一旦投资者进入到创业活动中, 项目要想成功就需要企业家和投资者付出一定的努力. 此时投资者需要最优的融资契约, 以此激励企业家付出高水平的努力, 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本文在努力水平事先隐藏且无法核实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融资模型, 得到了两份优化的融资契约. 论文进一步表明, 企业家努力的边际成本与投资预期净现值的相对大小是进行融资契约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 即当投资预期净现值相对于努力成本较小时, 不存在可行的契约; 当投资预期净现值相对于努力成本较大时, 最优融资契约将以两种形式出现: 不论第一期的利润额多少, 第二阶段再融资概率都接近于1的(FC1)和根据第一期的利润额确定第二阶段再融资概率的(FC2). 由于双边道德风险的存在, 无论投资者选择何种融资契约, 都不会在投资的第二阶段与企业家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将企业家和风投经理的时间偏好纳入风险投资最优投资时机研究框架,分析同质性和异质性时间偏好对风险投资进入时机,股权分配和预期投资增长倍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或风投经理的时间不一致程度越大,风险投资进入时机越晚,这与双方预期信念的影响是相反的;最优股权分配取决于企业家和风投经理的相对时间不一致程度,时间不一致程度较大的一方更愿意索取股权;时间不一致偏好下风投经理的预期投资增长倍数只取决于自身的时间不一致程度,而企业家的预期投资增长倍数与自身和风投经理的时间不一致程度相关.本研究为激励风险投资“投早,投小,投科技”,完善金融支撑创新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4.
创业投资企业的控制权配置与非效率投资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Tirole的企业融资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引入控制权转移和监督成本变量,分析了控制权的安排对创业投资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认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松散的交替关系。分析了创业企业家的非人力资产的大小、人力资产的动态特性、非货币收益的大小以及管理团队强弱对其出让的控制权大小、投资扭曲行为的控制权临界点的影响。认为适当的财务契约设计(可转换优先股、一票否决权和多阶段融资)能够改变双方承担的风险比例和有效地缓解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项目估值方法的局限性,在利率市场化前提下,利用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刻画资金成本的变化情况;在Hazen模型基础上,从投资现金流的角度提出改进的项目估值方法:通过使用Svensson模型刻画无风险利率,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相关参数;同时采用熵度量随机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结果表明,提出的估值方法能较好地解决Net Present Value与Internal Rate of Return评价结果冲突问题,该方法也能较好地解决随机现金流IRR多解问题;同时,引入利率期限结构与熵的项目估值方法,能更准确地评价项目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
控制权转移和激励约束是风险企业融资契约的重要组成要素,但对控制权转移和激励约束的风险投融资契约机制设计还缺乏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通过对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博弈分析,建立了两阶段风险企业融资中控制权转移和激励约束的风险投融资契约机制设计的数学模型,探讨了风险企业家自有财富、运营风险项目的非货币收益、在职消费水平、社会声誉、努力水平、努力类型选择、拥有的剩余索取权比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专有性以及风险投资家投入资本的额度、投资的专用性、风险规避程度、战略目标实现的货币等值收益、对风险项目的监控成本等要素对风险投融资中控制权转移与激励约束契约机制设计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控制权转移与激励约束互动关系的风险投融资契约设计机制,对风险企业投融资契约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总风险约束的委托组合投资管理激励契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设管理者投资组合受总风险约束,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和数值分析研究委托组合投资管理中基于业绩的线性契约激励效应.研究结论表明: 在总风险约束下,基于业绩的线性契约能激励管理者努力搜集私人信息;风险厌恶的管理者的期望效用和最优努力水平是其收益分享比例的增函数;总风险约束下的管理者的努力水平低于不存在风险约束时的努力水平,风险约束导致管理者信息价值的损失.研究结论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委托组合投资管理实务中线性契约被广泛采用的原因,并为私募基金风险管理和契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存在新技术项目时RD企业的最优技术投资与分红策略.假定企业流动资金变化由对偶风险模型描述,企业破产时存在清算价值,目标是最大化破产前的累计红利现值与清算价值现值之和.运用混合奇异控制-最优停时方法,当企业的每笔收益服从指数分布时本文得到RD企业的最优投资与分红策略及最优值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最后,我们分析了模型参数对企业最优投资与分红策略的影响,并用效用无偏差理论分析了新技术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了企业家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问题,并对博弈双方的均衡投资决策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引入融资契约中常用的"激励因子",分别建立了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支付函数以及Stackelberg博弈模型;然后通过逆向归纳法分析该模型,讨论了作为领导者的企业家的自有资本和"激励因子"对作为跟随者的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的均衡投资决策,给出了企业家激励风险投资家提供风险资本的必要条件,从而解决了企业家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由债权"激励因子"和其边际投资机会成本决定,而股权投资水平由其"激励因子"、主观收益率的参数以及绝对风险厌恶因子决定.尽管风险投资家较企业家风险厌恶,但是后者可以通过激励前者,使前者对于新创企业前景较自身乐观.  相似文献   

10.
鉴于现有的项目价值评估模型都以总体价值作为评估对象,它们不适合于以可转换证券为主要投资工具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价值评估,建立了一个以可转换债券为投资工具的、考虑了利率动态变化影响的两状态变量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价值评估模型,并利用币值转换和时间转换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求解.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价值随着创业企业价值的波动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利率的波 动率对投资价值的影响与投资期限有关;投资价值随着转换比例、利率与创业企业价值的瞬时相关系数和投资期限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中,利用参数及半参数模型度量风险价值并不足以体现投资行为的异质性及资产价格波动的多尺度特征. 引入概率密度的小波非线性阈值估计方法,建立了风险价值的多尺度估值模型,并分析了估值误差的收敛性, 发现密度函数空间的光滑度和样本容量同时决定均方误差的收敛速度. 最后以正态密度函数为算例,通过不同容量的仿真样本检验了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核心问题是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风险投资机构产生的代理风险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如何克服代理风险问题.得出的研究成果:对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模型化,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利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解决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代理问题.得出一结论:用定理和定性方法证明契约设计、分阶段投资、有效的监督、灵活的股权设置、声誉机制的建立等激励机制对风险企业家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创业企业角度出发,研究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出现的中途退出行为对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对应的激励性风险投资合约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混同均衡下,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出售股份的收益应与其在第1阶段的投资金额相等。在分离均衡下,如果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不退出,当在第1阶段投资状态不好而进行清算时,其将获得全部的清算价值;在分离均衡下,当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退出时,其在第1阶段末对所持有股份的出售总值与第1阶段投资额呈正相关关系,与清算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而第2阶段新进入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持股比例随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概率的增大而减小。分离均衡时对应的投资合约能够转变混同均衡时投资合约带来的低效率水平,前者对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具有更大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优消费投资与破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考虑一个面临经营性风险(非系统风险)的企业家, 在给定的债务及企业所得税率下, 如何通过消费平滑、实业投资、破产保护以及金融投资, 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公司金融问题. 得到了非风险中性下企业资本价值的半闭式解及相应的最优经营策略和最优破产阈值. 对应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CAPM)理论, 得出企业家的期望收益率、贝塔系数、系统风险溢价和非系统风险溢价(idiosyncratic risk premium). 不同于传统观点, 非系统风险溢价严格大于零. 这些结论和数值计算表明, 企业家的风险态度对企业资本价值、最优资本结构、实业投资策略、破产水平、非系统风险溢价、期望收益率等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创业企业角度出发,研究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出现的中途退出行为对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对应的激励性风险投资合约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混同均衡下,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出售股份的收益应与其在第1阶段的投资金额相等。在分离均衡下,如果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不退出,当在第1阶段投资状态不好而进行清算时,其将获得全部的清算价值;在分离均衡下,当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退出时,其在第1阶段末对所持有股份的出售总值与第1阶段投资额呈正相关关系,与清算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而第2阶段新进入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持股比例随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概率的增大而减小。分离均衡时对应的投资合约能够转变混同均衡时投资合约带来的低效率水平,前者对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具有更大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部分信息实物投资的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滤波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原理,建立基于部分信息的非完备市场有对冲机会的实物投资回报一次性支付的期权定价模型.通过求解具有自由边界条件的高维偏微分方程,推导出期权的隐含价值和投资最优执行边界,确定了投资,消费及资产分配的最优决策,并详细讨论了投资回报波动风险,平均回报率估计偏差风险以及资产相关系数对实物期权的隐含价值以及隐含信息价值的影响.模型和结论对实物投资项目的估值和资产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项目组合中各个项目的投资和收益等数据往往通过预测和估算得来,数据的不准确性会给企业决策带来很大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分析参数变化情况对项目组合经济效果的影响,为企业风险防范提供依据.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考虑参数变动的可打断项目组合新模型,在其基础上,又提出不考虑可打断项目组合选择模型,然后给出一个算例,通过GAMS/BARON对模型求解,并进一步计算敏感性系数,对参数进行局部敏感性分析,并对各参数的敏感性大小进行了比较,进而对比考虑可打断与不考虑可打断情况下参数不同变动幅度下的敏感性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变动相同比例时,各参数的敏感性系数大小不同.此外,可打断会对敏感性系数大小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敏感性系数大小比较能够确定各参数的重要程度,该结果对企业预防风险和决策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冠疫情对双渠道供应链消费需求形成冲击,造成大量线下需求转向线上消费.针对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的恢复过程,考虑线下渠道的延迟恢复和顾客的线上消费习惯,构建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延迟微分博弈模型,分析并求解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双方的最优恢复努力、恢复水平和价值函数现值,通过设计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以实现协调.研究发现:集中式决策中的线上线下渠道恢复努力均大于分散式决策;延迟时间存在一定的阈值,当小于该阈值时,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反之分散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分散决策时需求转移系数与线上渠道恢复水平正相关、与线下恢复水平负相关;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中的分担比例与需求转移系数正相关、与零售商的边际利润负相关.以上结论可为疫情影响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恢复决策的制定及协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研发(RD)活动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日益重要.本文将企业研发投资项目所承受的风险分为两种:研发前期不可对冲的技术风险,以及研发产品投入市场时因价格和需求的不确定性所承受的价格风险,而后者是可以部分对冲的.本文考虑一个以创新研发投资为主的企业,如何进行相应的投资消费问题.通过建立效用最大化模型,运用随机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得到关于指数效用函数的最优策略,同时阐述了研发投资价值及其投资/中止阈值.数值结果表明:较大的技术风险,会产生更大的信息生成价值,使得研发的总价值不减反增;风险厌恶态度对企业的研发价值以及研发/中止阈值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因研发信息生成价值的存在,使得研发/中止阈值不同于传统净现值(NPV)降为零的阈值.  相似文献   

20.
控制权转移激励是委托代理激励契约的重要元素,但目前对动态学习机制下委托代理激励契约机制设计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考虑到风险项目收益风险与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之间交互作用,融合控制权转移激励和职业经理人风险规避行为,建立了包含资本和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劳动投入的委托代理激励契约的两阶段优化与学习模型,探究风险投资者的学习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挖掘控制权转移激励、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及项目收益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了风险投资者学习效应下控制权转移激励与项目收益风险正相关关系和规模报酬效应.此外,通过计算实验也发现了在职消费及风险项目战略收益对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劳动效用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风险项目战略收益仅对风险投资者投资收益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将控制权转移激励、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及项目收益风险融合到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契约设计中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同时对风险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