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合成了新的富勒烯[70]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XPX)及31^P NMR的多种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内存在超共轭效应,共轭电子多,离域性好.通过光伏效应装置研究了其光电性能,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2.
含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 研究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 结果表明: 配合物中配位原子间的距离与S=C共轭链长度密切相关; 在4种配合物中, 吡啶和三嗪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特性, 二硫醇盐部分具有吸电子作用; 金属Pt(Ⅱ)可作为给电子的共轭桥, 4种配合物的偶极矩μ和极化率α成正比. NLO效应研究表明, 4种配合物均具有较大的βtot值, 可以作为潜在的NLO材料.  相似文献   

3.
配体结构调控是提高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的有效手段,根据稀土配合物发光原理,理想配体应具备较高的光捕获能力并且能有效地向稀土离子传递能量。研究表明,增加配体的共轭程度可使配体的光吸收能力增强,而不同电子给予特性基团的引入则会改变配体与稀土离子间的能级匹配程度,从而影响配体向稀土离子的有效能量传递,提高配合物的发光效率。本文以引入不同特性(共轭特性、电子给予特性)取代基的邻菲罗啉为配体合成6种铕的配合物,通过分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发现,供电子基团和共轭基团能够提高配体的电子云密度,增大配体的摩尔吸收系数,同时有利于配体与稀土离子间形成配位键,能够明显提高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并使配合物发光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4.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基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光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合物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氰基桥配合物磁性分子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结合密度泛函B3LYP和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方法在PCM溶剂模型下对拓展卟啉及锌、镍双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分子轨道、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光谱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拓展卟啉hexaphyrins与Ni~(2+)、Zn~(2+)均可以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过渡金属离子对分子中N原子的配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配合物hexaphyrinsNi~(2+)产生了更好的共轭效应,而配合物hexaphyrins-Zn~(2+)中电子转移能力更强.紫外吸收与荧光发射的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能,其激发态的配合物hexaphyrins-Ni~(2+)在强极性溶剂作用下产生了更佳的荧光效应,这为拓展卟啉配合物制备荧光发光材料做了较好的理论解释,也为荧光材料的进一步合成与制备发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核铬配合物既可以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模型配合物,同时在分子磁材料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结合55篇参考文献,概述了近年来氧桥联、氰桥联、硫氰根桥联等多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杂多核氰根桥联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基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光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合物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氰基桥配合物磁性分子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传统乙烯键π桥的拉电子能力,针对经典D-A-π-A型三苯胺基敏化染料在电荷转移过程中的分子内回流现象,通过在额外受体苯并噻二唑和π桥乙烯之间增加苯、噻吩、呋喃和吡咯等共轭单元设计了4个新的染料分子,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究了共轭单元对染料RL1激发态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苯并噻二唑在起到额外受体电子推拉作用的同时,由于较强的吸电子能力,导致一定的电子回流;设计的4种染料分子与RL1染料相比,苯、噻吩、呋喃和吡咯既减弱了苯并噻二唑的吸电子能力,又起到了一定的电子供体作用,明显增强了氰基乙酸基团的吸电子能力。在染料分子的设计和合成中,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升染料的光电转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在6-31G水平上研究了CH3和CF3取代吡啶吡唑硼配合物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基态平衡构型的基础上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氟代甲基吡啶甲基吡唑硼配合物(2b′)的配位键略强于甲基吡啶氟代甲基吡唑硼配合物(2b);二者的中心B原子对分子的结构不但起支撑稳定作用,还可以作为电子桥传输电子;当取代基交换位置时,苯环和吡唑环都可以作为空穴传输基团,电子传输基团仍为吡啶环,配合物的主要跃迁都属于配体内部的π→π*跃迁类型.  相似文献   

10.
测量了新近合成的配合物[M(S-S)(N-N)]在溶剂吡啶、乙醇和氯仿中的电子吸收光谱,比较了二亚胺上不同取代基形成的镍配合物在DMSO和DMF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并从分子轨道理论角度探讨了这类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中主要谱带的电子跃迁特性.着重研究了标题配合物分子内配体间荷移跃迁吸收带(LL'CT)与配合物构型、中心离子、配体取代基电子效应和溶剂极性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具有非 线性光学性质的有机共轭分子的基本结构类型,总结了分子结构、共轭链链长、取代 基的电子性质、颜色效应等因素对有机共轭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分析 了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型锗系聚吡咯分子簇络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子结构的从头算研究刘尚长金旭东闫丽静刘宁徽宋玉林(辽宁大学化学系,沈阳110036)关键词锗配合物;聚吡咯;分子簇配合物;从头算;Gaossion程序.锗及其化合物在半导体、超导体、医药、医疗、保健、化学、...  相似文献   

13.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具有丰富的光物理与电化学性质,在光化学、光物理、光催化,电化学、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分子识别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合物分子识别方面的研究是当今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评述了Ru(bpy)32+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主要从pH发光传感器、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DNA分子识别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具有丰富的光物理与电化学性质,在光化学、光物理、光催化,电化学、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分子识别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合物分子识别方面的研究是当今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评述了Ru(bpy)32+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主要从pH发光传感器、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DNA分子识别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FF/ PM3方法,讨论了水杨醛缩苯胺分子中两个苯环的对位被推、拉电子基团取代后,体系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变化.考察了分子的电子结构对非线性光学性质影响的微观本质,结果表明:得到的具有配体-共轭桥键-受体型结构的水杨醛缩苯胺分子显示了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SCC—EHMO方法研究了3个含桥硫双金属配合物[Fe_2S_2(NO)_1]~(2-)、[(NO)_2FeS_2MoS_2]~(2-)和[Cl_2FeS_2MoS_2]~(2-)的电子结构。根据计算所得的分子轨道能级、特征和Mulliken重叠集居等数据,对其成键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桥硫及端基配体对形成配合物的重要作用以及对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0引言 近年来,分子基磁体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1],在此类磁体的研究中氰根桥联配合物占有很大的比重.已有大量的氰根桥联配合物的磁性得到表征,其中类普鲁士蓝化合物有较高的Tc值[2~6],有一些已达到了室温,这些重要的实验结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8.
卟啉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2种在苯环对位连接性质不同取代基的卟啉单体和4种桥联基团性质各异的卟啉低聚物, 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上述卟啉单体和卟啉低聚物的电化学性质. 结果表明: 卟啉单体周边连接推电子取代基与连接吸电子取代基的卟啉单体相比电极电势正移; 比较卟啉低聚物电化学性质发现, 桥连基团的性质及整个卟啉分子的共轭程度对其电化学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量子化学半经验AMl方法在优化几何结构的基础上,采用INDO/SOS方法,对几种三氰乙烯基为拉电子基团、苯乙烯基噻吩为共轭桥D—π—A型分子电子结构、光谱和非线性光学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噻吩环可以极大地提高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同时探讨了分子电子结构对电子光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影响的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验报道的有机共敏化剂D35和XY1,运用量子化学手段研究了有机染料的电子结构和光电转换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了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研究对比了基于D35衍生设计的染料分子1-6.结果表明,D35分子共轭桥的甲氧基化提高了染料分子的可见光吸收强度,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使共敏化有机染料电池的最大短路电流密度明显提升.该研究可为有机染料共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理性分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