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温腐蚀常发生在管式加热炉对流段上部.有时也会发生在钢制烟道.腐蚀泄露会影响加热炉的燃烧效果.一旦泄露会造成严重后果。为预防低温腐蚀的产生,结合我公司管式加热炉对流段上部受热面及烟囱的低温腐蚀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逄燕 《科技资讯》2012,(12):103-103
某石化公司加热炉采用管式和热管式复合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低温段采用外壁镀搪瓷管式结构,烟气在管外流动,空气在管内流动。  相似文献   

3.
苏进  郭志京 《甘肃科技》2014,(10):61-62,66
阐述了在高海拔地区管式加热炉用风机的选型特点及详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管式加热炉旋流场燃烧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加热炉几种工况进行热力计算、冷态试验的流场分布及阻力测定和热态试验的炉膛温度场分布及管壁温度等参数的测定,确定将管式加热炉炉膛内直流燃烧改为旋流场燃烧和增加辐射筒,增设烟气含氧量分析,可以将燃烧的过剩空气系数从1.35减小到1.15以下,极好地改善炉膛内的燃烧状况和对流辐射传热效果,从而降低排烟温度45℃,减少加热炉排烟损失,节约了煤气量6%以上.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管式加热炉传热过程控制步骤的判据,通过数学模拟给出了辐射室热交换量的分布,叙述了强化传热与节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属浴急速升温加热反应原料和在冷水中对反应残渣油急冷的方法,对孤岛减压渣油和南京焦化渣油在400~440℃条件下的裂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热转化动力学模型.这种金属浴反应器温度稳定、热容量大、传热速率高,优于电加热法.试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管式加热炉工艺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壁面的亲水性问题,提出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将多孔陶瓷与蒸发冷却技术有机结合,从风量、空气状态参数、结构、传热以及阻力等方面对多孔陶瓷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并依据设计制作出多孔陶瓷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windows/CVI和模糊PID算法的流化床温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化床加热炉传统控制方法落后,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对流化床加热炉的温度进行控制,实现了PID参数自整定,提高了控制精度、效率及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利用Labwindows/CVI设计了上位机的人机界面.实际运行表明,加热炉内温度稳定时的误差变化幅度小于0.3℃,满足一般流化床加热炉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套年产5000吨十二醇聚氧乙烯(9)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的工艺.选择和确定优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对环氧乙烷化、酯化、磺化进行了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对主体设备管式反应器、酯化立式反应釜进行了选型和设计计算.确定了一套优化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衡算各工序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主体设备管式反应器、酯化立式反应釜选型正确,设计合理,满足工艺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原油加热炉烟气组分分析,结合加热炉运行特点,从设备占地、设备装置的设计计算阻力、设备和材料的选型、脱硫除尘装置对加热炉的燃烧工况影响、烟灰粘性对设备运行的影响、系统开发主要技术指标等方面问题的考虑,在设计应用中采用喷雾干燥及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工艺和二级除尘相结合的工艺,保证了烟气脱硫除尘的充分性,满足烟气排放标准要求,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燃气快速热水器的热效率是在单一试验条件下进行测试和定义的,但实际的情况是热水器处于不同的使用条件下,热效率参数的改变是必然的。因此,燃气快速热水器的热效率评价不能用单一条件下的热效率指标进行,应该采用全年平均热效率进行评价。文中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燃气快速热水器的热效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科学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采用全年平均热效率进行评价的新的热效率评价方法,并对全年平均热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火电机组低压回热系统中的面式加热器普遍存在较大损。应用等效焓降方法,深入分析采用引射式加热器替代面式低压加热器下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并得到各个变化因素的数学计算式。在此基础上,对N600-165/535/535型机组低压回热系统进行实例计算,并与常规热平衡法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射式加热器替代面式低压加热器,可以有效减小损,替代全部四级面式低压加热器,可使机组经济性提升最大,达0.263%;文中分析推导得出的计算表达式可用于机组热经济性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然气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及炉内传热过程的分析,确立了天然气加热炉的热力计算方法,并编制了Excel组件对其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从设计的角度对影响天然气加热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如过量空气系数、负荷率及烟管管径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换热器对集热器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换热器对集热器的削弱因子;提出了二次换热平板型太阳热水系统的能量方程。对自然循环二次换热平板型太阳热水系统系统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测试表明,自然循环二次换热平板型太阳热水器的平均日效率低于普通平板型太阳热水器,但高于真空管太阳热水器。  相似文献   

15.
杨剑锋 《河南科学》2000,18(1):86-89
针对增多的容积式燃气热水器 ,按照国家标准测试 ,其热效率相对于快速热水器比较小 ,不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运行功率和费用的计算会产生误导 ,因此提出了新的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测试 ,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的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对各种型号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检测的大量数据,对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量配比(MAR)是影响日平均效率的主要因素;真空管式太阳热水器的瞬时效率不是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17.
家用太阳热水器水量配比与平均日效率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水量配比的五套家用太阳热水器进行热性能检测,并对其检测所得平均日效率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水量配比与家用太阳热水器热性能中平均日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125MW机组的概况,提出在125MW机组热力系统中增设烟气加热器的改造方案,运用等效焓降法对机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该改造方案可提高电厂循环效率,还可显著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有利于除尘器的运行和减少烟尘排放量。为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中间包感应加热方式,建立了三种线圈模型,模拟研究了三种线圈模型的电磁力分布及其对中间包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并结合RTD曲线评估了最佳线圈模型和加热功率.结果表明:感应线圈向端部移动有利于改善浇注区远端钢液流动形态及温度分布;相同加热功率条件下,U形感应加热线圈优于E形感应加热线圈,且相较于双侧对称分布U形线圈,单侧U形线圈的热效率更佳,冶金效果更好;提高感应加热功率有利于改善钢液的流动和提高铸坯的质量;对于四流中间包,加热功率为800~1 000 kW时,可达到均温补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气候区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适应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的建筑热工分区,北京和上海分别位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该文针对这两个城市的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适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室内温度下,上海住户的热感觉投票较高,对室内温度的期望值较低,体现出其对于室内偏冷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还专门针对北京壁挂炉采暖住户进行了考察。与集中供暖相比,壁挂炉采暖形式为住户提供了室内温度的控制途径,促使人们合理地设定室内温度,并且更愿意通过行为调节来提高热舒适性,使人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