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丙酮沉淀法对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快速高效纯化,以纯化后的蛋白做为抗原,免疫白兔,制备了相应的多克隆抗体.与大肠杆菌裂解液共温育去除交叉反应性抗体,并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对抗体进行了初步纯化.电泳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与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发生强烈反应,而与小麦中的水溶性蛋白、醇溶蛋白及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不反应.该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功能及其品质改良提供了基础材料和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小麦种子醇溶蛋白凝胶电泳及其在遗传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illmun等指出:“根据小麦种子醇溶蛋白的凝胶电泳谱带可以鉴定小麦品种”。我们经过试验认为,小麦种子醇溶蛋白凝胶电泳谱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不同小麦种和品种间醇溶蛋白电泳谱带差异明显,能够反映出小麦基因型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麦醇溶蛋白电泳鉴定方法了解大麦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国内18份大麦品种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8个供试大麦品种中分别分离出13条和18条迁移率不同的多态性醇溶蛋白谱带。利用各品种在迁移率Rf值不同的谱带存在的明显差异,可将供试18个大麦品种区分开。对醇溶蛋白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份大麦材料在遗传距离(GD)0.49处聚为4个大类,这表明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对大麦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的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麦的品质分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其中,加工品质的好坏是小麦品质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外自1979年至今,对品质的研究发现,5+10谷蛋白亚基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国内对其研究的深入以及杂交时配合力对其的影响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品质的影响构成了我国目前小麦品质育种和品质改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普通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在后代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同时对籽粒蛋白质组分与其它主要品质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籽粒蛋白质组分在群体后代中表现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对亲本的性状变异较大.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相对含量与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硬度呈正相关.清蛋白、球蛋白相对含量与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和硬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SDS—PAGE技术对新疆育成与推广的11个品种和卯年代引进的44个亲本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引进亲本在G1u—Al位点有2种等位变异类型0和1;Glu—Bl位点有6个等位变异类型:7 8、7 9、13 16、17 18、6 8、7,但主要以7 8为主;G1u—D1位点有2个等位变异类型:2 12、5 10,以5 10为主要类型。在大面积推广品种中,新春5号和新春9号为5 10亚基携带者;新春3号品种携带17 18亚基。上述结果基本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新疆春小麦育成与推广品种和20世纪90年代引进亲本品种的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分析了102个小麦材料Glu-B1、Glu-D1位点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构成,结果表明:四川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中Glu-B1位点劣质亚基7+9和20的出现频率较高,优质亚基7+8、17+18的频率仍然较低.Glu-D1位点优质亚基5+10与劣质亚基2+12的频率相差不大.在Glu1的2个位点同时具有优质基的材料占1176%.高灵敏、高通量MALDI-TOF技术可用于小麦品质育种过程中优质亚基的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8.
利用SDS-PAGE技术对山羊草属18个种的46份材料进行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18个种各电泳出2~5条带,共有24种不同的电泳条带,26种不同的麦谷蛋白亚基类型,每个种有1~3种类型.山羊草与小麦的麦谷蛋白亚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山羊草属中各种间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其亚基的电泳迁移率方面也存在广泛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番茄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图谱鉴定番茄各个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枣庄市售10种番茄品种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的醇溶蛋白谱带存在一定差异且这种差异反映一定的关系.10种番茄醇溶蛋白分离谱带8条,大部分具有5条相同谱带,少部分谱带数量较少,最少谱带4条,经过遗传相似性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番茄的亲缘关系,经过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10种番茄在一定水平上,聚为5类.为枣庄番茄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以及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00多个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带谱是品种的重要遗传特征,它既能区分所有具有遗传差异的品种(品系),又能反映出品种(品系)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该方法分辨力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应用于品种鉴定、纯度分析和作为一种遗传选择标记应用于作物育种。本次研究以品种间醇溶蛋白带谱的相似系数为指标,采用类平均法,对其中部分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符,由此说明,醇溶蛋白凝胶电泳技术在小麦品种分类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部分优质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PAGE对49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49个供试品种在醇溶蛋白带型上差异显著,品种间遗传距离(GD)在0~0.935之间,平均值为0.525.聚类分析可将优质小麦分为6大类,1BL/1RS易位系有12份,占24.5%.这个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醇溶蛋白变异丰富,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垂直管状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方法,对7个冬春性小麦杂交组合和1个87—11硬粒小麦与北川2号普通小麦杂交组合分蘖盛期的叶片过氧化物酶,乙醇脱氢酶及淀粉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的F_1代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酶带与亲本显著不同.杂种中有新酶带出现,有些带表现为互补带,有些带为双亲所没有,而有些带则消失.乙醇脱氢酶在亲本及杂种中均有两条酶带,但酶带活性差异很大,杂种的酶谱与形状所反映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素质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精神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江泽民所倡导的“五种精神”应成为高校进行精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新品种(系)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分析了黄淮麦区106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系)间醇溶蛋白带型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06份材料间均存在带型差异,每种材料可分离10-24条谱带,106份材料共分离出63条差异带;45份材料具有1B/1R易位系标记性位点Gli-B11,占供试材料的42.5%;106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8 7~0.974 4,平均值为0.570 3.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0.646水平上聚为5类.上述结果表明供试的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具有广泛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采集自中国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的64份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材料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材料共分离出42条带纹,多态率达90.4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320~1.000,平均GS值为0.631.说明供试垂穗披碱草材料具有较为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2)对所有材料的聚类分析和主向量分析(PCoA)发现,在GS值为0.59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成六个类群,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为一类,即供试材料的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材料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小麦谷蛋白亚基的快速提取分离及SDS-PAGE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70%乙醇和50%异丙醇除去醇溶蛋白,以二硫苏糖醇(DTT)为还原剂,在50%异丙醇,0.08mol/L Tris-HCl(pH为8.0)缓冲液中提取总麦谷蛋白亚基,加入丙酮至浓度为40%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析出;继续加入丙酮至80%时,析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在3.3%浓缩胶和10%分离胶的不连续体系中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醇溶蛋白对麦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的背景干扰,HMW-GS和IMW-GS的提取、分离一步完成,操作简便,时间短,对大量小麦样品的HMW-GS和LMW-GS可以快速分离、提纯和鉴定.  相似文献   

17.
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DNA导入春麦甘麦8号、陇春13号和陇春10号,经过多代选择获得了5个稳定遗传新品系.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甘麦8号后代891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发生突变,较其受体多了5 10亚基,而少了2 12亚基;其他几个转基因后代与其受体比较,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未发生变化;但是各亚基的相对质量分数有较大变化.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和各亚基质量分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品质.本研究对外源总DNA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在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优质小麦临优2069和临Y7287为材料,研究了4个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积累动态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从返青期到开花期,随追氮时期推迟,两个小麦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拔节期追施氮肥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氮显著提高了小麦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延长了稳定时间,追施氮肥时期过早(至起身期)或过晚(至开花期)均不利于品质的提高.增加后期施氮比例,对清蛋白、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对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幼穗、幼胚为原始材料,进行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并对其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后代进行耐盐稳定性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耐盐系在高盐浓度下其鲜重、干重明显高于对照系;耐盐系保持较高的K^+/Na^+比;与对照组相比,耐盐系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带有14条,其中B2,B3,B4带为耐盐系所特有,B1带含量高于对照。但对照B5带合成量增加;耐盐系再生植株后代可溶蛋白电泳带耐盐系为28条蛋白带,而对照系为26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