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村镇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遵循相关指标与选取原则,构建了由指标层、准则层、系统层和目标层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村镇住区选址评价综合指数,将村镇住区选址类型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种.并以河北香河县康庄村为例进行中心村选址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村镇住区土地的低效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城乡统筹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科学分析村镇住区用地现状与问题,基于产业-土地利用视角对村镇住区进行类型划分,针对不同类型村镇住区构建了公寓化、大分散小集中-建筑低密度高容积率、工业园区化、迁村并点-中心村组团、挖潜改造控制和建筑高密度低容积率等集约用地模式,对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短缺地区的住区健康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将基础隔震引入不规则结构中,以某L型不规则结构为例,建立了三维基础隔震实体模型,通过调整隔震层刚心位置,使其与上部质心尽量重合,解决了不规则结构的扭转问题,对隔震与相应的非隔震结构进行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表明:采用基础隔震的L型不规则结构能够通过调整刚心与质心的相对位置来减轻扭转带来的震害;采用基础隔震的L型不规则结构可以获得较好的减震效果;结构在罕遇地震下能够保持较好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行业纷纷针对这一全球性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绿色住区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新方向,它以生态(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最和谐的基础之上,运用生态学基本规律,结合多学科现代科技成就,根据城市环境和资源状况,以低投入经济为基础,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生态平衡为特点,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优化组合住区的功能结构,形成高效、和谐、自养自净、无废无污、生活舒适、文脉延续的新型住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同步协调发展的人类理想居住模式。一、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德文O kologie)这门学科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 aeckel)于1886年创立的,生态学这个词是由希腊语OikoS(房子、住所)和Logo(科学)派生来的,海克尔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人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生态学系统是一种具有耗散结构的自我调节系统,它由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并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  相似文献   

5.
以义乌市遥感影像为基础,在GIS支持下,对义乌城市景观演化进行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景观是研究区景观演化最重要的"源",其次是水体景观和林地景观,在建用地景观是最主要的"汇",其次是工业景观和城市居住景观,说明义乌城市景观演化过程主要是吞食农业景观、壮大工业景观和居住景观的过程;景观变化率最大的是绿地景观;大部分景观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彼此转移,说明城市扩展过程的城市功能和结构布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3G,4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移动服务充分迎合了"业务随身,办公无处不在"的工作需要,满足公共服务的人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针对原有PC版系统不足,设计基于Android的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系统.阐述了基于Android的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开发架构模式、核心数据库、系统功能结构模块以及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不断增加,目前,各级水务部门也都积极推动智慧水务建设,但基本上都是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区,而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和山区碎片化地形的村镇,基本没有开展智慧水务建设。随着GPRS/4G/5G、无线通信、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村镇智慧给水系统成为可能。本文对山区村镇智慧给水框架提出构想,为山区村镇水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村镇空间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其不合理利用是乡村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研究在梳理村镇空间演变的制度变迁逻辑基础上,运用"双向运动"理论,从"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两个维度解析村镇空间演变历程,建立村镇空间演变分析框架,并以重庆市忠县为例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双向运动"理论能充分解释中国村镇空间演变这一重要发展历程;运用该框...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黑龙江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区域中8个市县的56个乡镇、224个行政村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构成,近年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存在组织指导不规范,体育人力资源缺乏,场地设施有限,体育活动的组织数量不多等问题.建议各级政府要以关注民生为宗旨,切实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责,逐步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覆盖城乡的体育公共设施网络;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的培育,确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民提高参与健身的意识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后奥运时代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颁布实施以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已成为国家政府深切关怀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进行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将有助于其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基于政府视角,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应是一个政府科学决策、积极主导、正确引导、相对支持、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公共服务提供过程;基于新公共服务视角,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既是一项惠及全民的服务,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其应具备将公民置于整个服务体系的中心位置和强调为公民服务的属性;基于公众合理期望视角,强调广大公众应以一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阶段性特征为现实前提,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享有的同等权利、水平均等和机会公平等进行理性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