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利用制胶废水作为营养物对类球形红细菌突变株A5产AL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80%制胶废水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4 g/L的废糖蜜作碳源,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20 mL/100mL,在180r/min黑暗振荡培养24 h后加入终浓度为20 mmol/L的乙酰丙酸,再于100 r/min继续振荡培养24 h,ALA产量可达8.45 mg/L.  相似文献   

2.
从豆豉中筛选的白色链霉(Streptomyces albus)HS1,产生的豆豉纤溶酶具有较好的体外溶栓效果.利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得到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大豆粉0.3,蔗糖8%,MgSO40.15%,KH2PO40.2%,NaC10.9%,生豆浆6.67%;150 mL三角瓶装量为30 mL;接种量2%;接种龄36h,初始pH 6.5,摇床转速150 r/min,28 oC振荡培养60 h;其发酵上清纤溶活性可达207.92 IU/mL.与优化前99.28 IU/mL相比,提高了1.09倍.该菌株产DFE的模式为滞后合成型.  相似文献   

3.
从实验室温水沤麻液中分离到了一株产甘露聚糖酶(mannanase)的芽孢杆菌HDYM-03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研究了菌株72 h连续发酵过程中产酶及生长的动态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其实验室最优产酶条件为:碳源6%魔芋粉,氮源3%蛋白胨,初始pH值8.0,装液量10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2%,37℃振荡培养48 h.在研究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为5 12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离子印迹聚合物,优化了对痕量Ni 2+的吸附与解吸条件.在pH=7.0、流速为4.0mL/min的条件下,离子印迹聚合物能定量吸附试液中的痕量Ni 2+,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7.38mg/g.吸附在离子印迹聚合物上的Ni 2+可用5mL 1.0mol/L HCl完全洗脱.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6μg/L,线性范围为0.1~5.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91%(1.0μg/mL Ni 2+),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以钛酸丁酯和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电镜扫描、红外光谱、氮吸附 脱附等表征.在pH= 7.5、流速为1.2 mL/min的条件下,试液中的痕量镉可被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定量吸附,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0.0 mg/g,吸附在复合材料上的镉可用1.0 mol/L HCl洗脱,洗脱液中的镉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5.2 μg/L,线性范围为0.05~2.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6%,加标回收率在96.0%~106.5%之间.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秸秆生物炭和水稻秸秆生物炭为材料,探究其对水溶液中四环素的吸附效果,分别进行了吸附剂用量、振荡时间及pH值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四环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豆秸秆生物炭,酸性环境条件对吸附有抑制作用,吸附时间为60 min时效率最高,含盐量对吸附有抑制作用,添加量为100 mg时吸附效果最好;对于水稻秸秆生物炭,碱性环境条件对吸附有抑制作用,吸附时间为120min时效率最高,含盐量对吸附有抑制作用,添加量为80mg时吸附效果最好,等温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壳聚糖小球吸附废水中的腐殖酸,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壳聚糖小球用量、腐殖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小球吸附腐殖酸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速率很快,50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pH值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壳聚糖小球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显著;在30℃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8.
选用反应温度、时间、pH、蛋白酶质量分数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在此试验的基础上,按L9(34)正交法,设计正交试验.4个因素对酶解法脱蛋白的影响程度为:pH温度酶加入量时间;最佳酶解脱蛋白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时间2.5 h、pH6.5、酶加入量0.200 g(19.671×10-7 mol/s.mg-1).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生物学的方法,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下水道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可降解苯酚的优势菌株,此菌株可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通过对这种菌株在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苯酚浓度下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情况的考察,确定了这种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最适pH为7.5,最大可降解苯酚浓度为3000 mg/L并且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10℃、pH值为7.5、装液量为50 mL、接种量15%、摇床振荡速度160 r/min的条件下,反应48 h后可使500 mg/L的苯酚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酶产生菌固体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聚糖酶产生菌 (Aspergillusniger) 1 - 1 3菌株以白酒丢糟作为碳源进行固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 .采用单因素搜索对其最适产酶的氮源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 :添加的最适氮源为硫酸铵 ,最适加入量为 1 6% (以白酒糟干质量计 ) ;最适产酶发酵条件 :温度为 30℃ ,初始含水量为 5 5 % ,接种量为 1mL菌悬液 (浓度为 7× 1 0 7个 /mL)接种到 1 0 g固体培养基中 .在此优化条件下培养 72h ,木聚糖酶活力可达最高为 370IU/ g酒糟粉  相似文献   

11.
以苦水玫瑰花和沙棘果这两种天然植物为原料,苦水玫瑰经浸泡提取花汁,沙棘果打浆酶解,过滤后得沙棘果汁,添加甜菊糖及稳定剂调配口感舒适的饮料。结果表明,玫瑰花汁提取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0(g/mL),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50 min;调配苦水玫瑰沙棘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苦水玫瑰花汁添加量为60%,沙棘果汁添加量为30%,甜菊糖添加量为0.03%。此条件下制取的复合果汁饮料风味最好,并获得了制作苦水玫瑰沙棘复合果汁饮料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溶氧量(以转速表征)、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状况及体内ATP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的培养条件.通过对比培养前与培养后微生物扫描电镜(SEM),探讨环境胁迫对微生物表面形貌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 2.0,温度30℃,转速150r/min,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60h,酶的活性较高,其中最大值为2.8U/mL,金属离子Zn2+、Cu2+、Mg2+会降低微生物ATP酶的活性,当Zn2+浓度小于0.03mol/L,Cu2+浓度小于0.08mol/L,Mg2+浓度小于0.04mol/L时,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初始pH=2.0,温度30℃,转速150r/min,培养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与对照菌株相比,菌体形状大小没有明显变化,菌体数量显著增加,菌体表面有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酶解法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工艺.采用酶解-乙醇浸提,以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浓度0.20 mg/mL,酶解温度50℃,pH=5.0,酶解时间为1.5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提取率为4.13%.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有机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LYMO)将环氧基团键合到硅胶颗粒表面,然后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将亚氨基二乙酸(IDA)接枝到硅胶粒子表层,增强其螯合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通过实验测试,亚氨基二乙酸改性硅胶颗粒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螯合吸附效果,在温度T=30℃,pH=6时,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83.99mg/g,对锌离子最大吸附量可达到76.01mg/g,对铅离子最大吸附量可达89.93mg/g,对镉离子最大吸附量可达92.98mg/g。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经2.0 mo/L HCl预处理的茶叶粉末对甲基紫溶液的吸附作用,探讨在不同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不同用量的吸附剂对甲基紫溶液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pH为10.0时,250mg预处理的茶叶粉末对20mg/L,50mL的甲基紫吸附20min,去除率达98%,饱和吸附量为180.6mg/g.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亚甲基蓝水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了NaOH改性处理的花生壳对其的吸附能力.运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了改性花生壳的物理化学特性、吸附时间、吸附剂添加量、p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改性能够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在低温碱性条件下,改性花生壳粉投加量为0.6 g·L~(-1),吸附时间为1 h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4.43%,饱和吸附容量为294.12 mg·g~(-1),等温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7.
以甘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间歇发酵法生产1,3 丙二醇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甘油含量为40 g/L,最适氮源为(NH4)2HPO4,用量为3 g/L,pH 7.5,温度为30 ℃,装液量为40%,摇床转速为100 r/min,发酵时间为24 h.在最佳培养基组成与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了3批,最终的1,3 PDO浓度平均值为23.2 g/L,甘油的摩尔转化率为70.2%,比优化前的60.5%提高了9.7%.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氯化锌改性笋壳对染料结晶紫的吸附性能与机理,考察了吸附剂投入量、pH值、温度、结晶紫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改性笋壳吸附结晶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笋壳投入量为0.25g,pH为8,温度313K,吸附时间80min的条件下,对含100mg/L的结晶紫溶液的吸附量为9.06mg/g.改性笋壳吸附结晶紫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等温吸附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膜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黑藻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酶解物清除2,2'' 联氮 双 3 乙基苯并噻唑啉 6 磺酸 (ABTS) 自由基的百分率为响应值,考察酶底比(酶与底物的比例,以质量百分比表示)、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酶解物清除自由基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黑藻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底比86%、时间59 h、酶解pH值 73所得黑藻蛋白酶解物 (1 000 μg/mL) 对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79%、401%、501%、253%酶解物经截留分子量3 kDa和10 kDa的滤膜超滤和Sephadex G 2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所得黑藻抗氧化肽P 1和P 1 A (1 000 μg/mL) 对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显著提升到806%、431%、521%、314%和882%、482%、544%、355%研究结果为黑藻抗氧化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或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甘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间歇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甘油含量为40g/L,最适氮源为(NH4)2HPO4,用量为3g/L,pH 7.5,温度为30℃,装液量为40%,摇床转速为100r/min,发酵时间为24h.在最佳培养基组成与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了3批,最终的1,3-PDO浓度平均值为23.2g/L,甘油的摩尔转化率为70.2%,比优化前的60.5%提高了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