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联肢抗震墙体系,并研究了其中的连梁组合体在侧向荷载下的性能.建立连梁组合体梁端弯矩同轴线转角的分析模型,并运用DRAIN-2DX及ABAQUS等非线性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连梁组合体在经历较大的反复非线性变形后,除了预制混凝土连梁的保护层会出现脱落外,几乎没有损伤且具有自恢复能力,即最终的残余变形很小.通过针对连梁特性、预应力度等设计参数的分析,给出了实现连梁组合体高延性低超强的设计建议.通过合理的选择参数,新型预应力装配抗震墙的连梁组合体可以获得良好的抗侧能力. 相似文献
2.
不等肢双肢墙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铜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5)
摒弃常用的两墙肢在同一标高处转角和曲率相等,连梁的反弯点在梁的跨中,忽略连梁的轴向变形的假设。采用剪力墙常用的连续化的分析方法。用力法求解,以连梁切口处剪力r(x)、轴力a(x),弯距M(x)为基本未知量,导得三个未知量耦合的常微分方程组,用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求得在连续化条件下的精确解。从刚度相差较大的不等肢双肢墙的算例看出:对墙肢、连梁的内力,提出的分析方法较简化解均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于等代框架法的有限元模型,应用带刚域的弹塑性杆单元来模拟短肢剪力墙的连梁,并考虑剪切变形影响,对肢强系数、整体性系数、翼缘宽度和连梁配筋率等参数不同的短肢剪力墙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研究了这些参数对短肢剪力墙弹塑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墙肢截面和配筋率一定时,随着肢强系数的增加、整体性系数的减小和连梁配筋率的降低,短肢剪力墙的承载能力降低,延性增加;而随着墙肢翼缘宽度的增加,短肢墙的承载力和延性都增加.因此在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短肢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双肢抗震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点,在连梁中弯矩和剪力相对较大,以及强度设计中配筋往往出现超筋等情况,并假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处于弹性阶段而连梁则达到极限状态时,导出了双肢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公式,可用之计算任意楼层节点荷载、抗震墙厚度变化的双肢墙的内力和位移. 相似文献
5.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介绍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三个不同键槽长度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开放式计算程序OpenSees对一榀两跨三层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这种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框架中节点的滞回曲线丰满,节点耗能能力较强;框架结构的梁铰耗能机制提高了结构整体的耗能能力;经过合理设计的预制框架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榀现浇框架(XJJD1)、一榀预应力装配框架(ZPJD1)和一榀附加阻尼器的预应力装配框架(ZPZNJD1)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附加适当的阻尼耗能装置措施后在高烈度地区同样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短肢剪力墙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结构体系2个顶层梁、墙肢、预应力现浇板组合体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结构体系中现浇板、受扭连梁等对短肢墙墙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影响.利用电算分析对试验研究结果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建议对该结构体系进行设计时,短肢墙墙端弯矩增大系数应比现行规范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含型钢边缘构件混合连肢墙弱节点的受力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分别按照考虑和不考虑型钢边缘构件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滑移进行了模拟计算,将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对弱节点在考虑摩擦滑移时能较好的模拟其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中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了普通墙梁结构和预应力墙梁结构。并在相同工况和承载力的条件下,减小于预应力托梁的截面尺寸,进行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出,预应力墙梁结构的应用是可行的,同时可适当减小截面尺寸,增加空间净高,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肢抗震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点,连梁中弯矩和剪力相对较大,以及强度设计中配筋往往出现超筋的情况,并假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处于弹性阶段,而连梁达到极限状态,导出了多肢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公式,可用之计算任意楼层节点荷载、变厚度地的内力和位移。对抗震墙进行强度和刚度设计,发现更符合抗震墙破坏时的实际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锚圈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和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锚圈的加载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和分析;并以锚具中的锚圈为研究对象获得锚圈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分布,为优化锚具的材料与尺寸,降低制造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榀单跨3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文章研究了预压装配式框架的动力性能、变形能力及破坏机制。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很强的变形恢复能力,框架整体刚度未出现明显退化,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中震变形要求。在预应力筋的约束下,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且节点核心区未见细微裂缝,可实现"强柱弱梁"及"强节点"的设计要求。采用结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对试验框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出其位移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倒T形预应力预制构件叠合梁的受弯性能及破坏特征,设计制作了2根叠合梁和1根整浇对比梁,分别进行静载试验,观测叠合梁和整浇梁的正截面开裂荷载、承载力极限荷载、挠度变形、裂缝开展、破坏特征等,并将叠合梁和整浇梁的受弯性能作了比较分析,配筋适当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与对比整浇梁的整体破坏特征基本相同.图8,表4,参4. 相似文献
14.
阐述扇形弓弦预应力组合结构的概念,介绍该结构的特点和受力机理;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弓弦结构进行静力计算,分析矢跨比、垂跨比、弓梁截面惯性矩和腹杆数目对扇形弓弦预应力组合结构受力性能和变形的影响,得出了这些参数对扇形弓弦预应力组合结构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
为了研究预制混凝土剪力墙(PCSW)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实验室中建成两个1/4缩尺模型,分别为PCSW结构模型和现浇混凝土剪力墙(CCSW)结构模型.首先介绍了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技术,然后利用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了PCSW结构和CCSW结构动力性能和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可靠,能够满足罕遇地震下的连接要求.在地震波加载过程中,PCSW结构具有与CCSW结构相似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随着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不断加大,结构损伤的不断累积,PCSW结构和CCSW结构的频率均呈下降趋势,阻尼比均呈增大趋势;顶点的绝对加速度包络值、剪重比、层间位移包络值呈非线性增大趋势.PCSW结构和CCSW结构具有相近的加速度分布、层间位移分布、层间剪力分布、剪重比分布. 相似文献
16.
The seismic performances of the large-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of bunker bay of thermal power plant under different intensity level was investigated by shaking table tests.A 1/8 microconcrete nonfull weight scaled model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ototype structure and the conditions of laboratory.Three kinds of scaled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s were employed as seismic excitations.White noise was input in the structure through each seismic wave appl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ucture is safe to endure seven degree intensity as required in Chinese codes.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is de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seismic intensity,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decreases by about 24.5%,and the structural stiffness reduces by nearly 44% in seven degree intensity of seldom occurred earthquake.The damage at the top of column in the first floor is the most serious,the weak part of the structure is at the first floor,and the strong beam/weak column phenomenon appeared obviously,so this kind of large-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 should not be used in a high intensity district. 相似文献
17.
拓展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统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提出拓展型复合墙结构体系,通过5榀1/2比例拓展型复合墙体模型的水平低周反复试验,对墙体的承载能力、延性特点、滞回特点、刚度退化等抗震指标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5榀复合墙体都以弹性阶段开始,逐步进入弹塑性阶段,最终破坏,所有墙体破坏形式均为剪切型,是理想的破坏形态;不同墙板约束不同,导致墙板在试验过程中损坏过程也不相同;墙体的外框、肋格、砌块3个组成部分相互约束,提高自身承载能力,抑制墙体裂缝的发展,充分发挥每个组件的耗能能力;外框采用C型钢及肋格采用L型轻钢龙骨可大幅增加对砌块的约束,有效限制墙体裂缝的发展,大幅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EPS轻骨料砌块在不降低极限承载力的同时可明显改善墙体延性. 相似文献
18.
混杂FRP-混凝土T形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研究了一种耐久性较好的混杂纤维一混凝土(HFRP-RC)组合梁.通过12根四点受弯T形梁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湿黏结等界面方式的可靠性以及HFRP-RC组合梁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HFRP-RC组合梁在钢筋屈服后具有明显的二次刚度,有较高的极限承载力和较好的位移延性.试验中所有使用C50混凝土组合梁的破坏模式均为梁底部纤维拉断,表明外贴FRP界面(干黏结)、直接在FRP模壳上刷胶然后浇筑混凝土界面(湿黏结)以及在FRP模壳上预黏石子形成的界面都获得了较好的黏结性能.将碳纤维(CFRP)与玄武岩纤维(BFRP)进行混杂,可以提高CFRP的极限应变值,且BFRP比例越高,提高越明显,因此计算临界混杂比和HFRP-RC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时,应考虑CFRP极限应变提高系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超限剪力墙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提出了对应不同性能要求评定构件损伤的损伤指标,从结构整体地震响应与主要受力构件的损伤破坏层面上,对该超限剪力墙结构开展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罕遇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54,小于规范限值,结构整体变形满足预期的性能目标;根据构件破坏状态评估可知,强震下结构部分剪力墙,连梁和框架梁发生了轻微损伤破坏,达到了预期制定的构件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