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抛光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铈(CeO_2),它是研磨剂中的佼佼者.过去,被用作研磨剂的主要有二氧化硅(SiO_2)、二氧化锆(ZrO_2)和三氧化二铁(Fe_2O_3),但它们都没有稀土抛光粉的研磨效果好,所以才逐渐被稀土抛光粉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改性废弃稀土抛光粉吸附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废弃稀土抛光粉的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材料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稀土抛光粉对磷酸根阴离子显示了良好的吸附效果,改性后的磷吸附量是改性前的100倍,在室温(25℃),初始浓度5~150 mg/L,pH为3、5、7、9、11的条件下,其吸附等温线能很好地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对于低浓度(5~10 mg/L)磷溶液,改性后材料在所选pH条件下对磷的去除率可达100%,表明将废弃稀土抛光粉改性成磷吸附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稀土氧化物抛光粉粒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推荐了用X射线衍射线宽法和小角散射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抛光粉的粒度,说明了两法的原理和实验过程。粒度或晶粒大小是说明抛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本工作用新的进口抛光粉和国产(由不同实验室提供)CeO_2样品进行了晶粒大小和粒度的测定。就不同来源抛光粉的测定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用电镜相片对照,说明基本可靠。对于线宽法(测定晶粒大小)和小角散射法(测定粒度)的结果,也作了比较和说明。本文在我国首次建立了抛光粉的平均粒度大小测定方法,可用于生产控制,工艺条件选择及抛光过程研究中,因此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稀土园区发展无序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稀土协会秘书长马荣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他表示,2010年以来,很多地区进行了稀土园区规划和建设。全国现有约18个稀土产业园区,这些园区的规划类同,多以资源为核心向中下游产业链延伸,涉及稀土分离冶炼、永磁、光功能、储氢、抛光粉、催化剂等主要稀土新材料,这些稀土园区的建设将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  相似文献   

5.
混合稀土抛光粉一般为混合稀土氧化物。它由草酸盐或碳酸盐等中间体焙烧而成。本文研究了焙烧温度及在特定焙烧温度下保温时间长短对抛光粉性能的影响。对于草酸盐中间体来说,最佳焙烧温度在900~1100℃范围内,而在1100℃高温下保温4—5小时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抛光粉用于抛光玻璃表面,其性能的优劣主要看它的磨削能力和抛光后玻璃表面的光洁度。磨削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对一定型号玻璃的磨削量(mg/min)来度量。但磨削量的测定比较麻烦,它除了因玻璃型号、抛光粉规格不同而异外,还受气温、抛光机床、抛光模层以及操作者的技巧等条件的影响。对同一份抛光粉必须进行多次试验,数据才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稀土催化剂基础研究被列为国家科学基金化学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我校为专题承担单位,我校化学系刘景福教授为这个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本项目是根据国内外催化剂研究、开发的实际情况选定的。在稀土催化剂方面将选择有确定结构、并且颇有应用前景的稀土化合物为催化剂,重点对:(1)稀土复合氧化物;(2)稀土杂多酸(盐),(3)稀土配合物和(4)稀土有机化合物等四类含稀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以LnCl3、H2bpdc(2,2'-联吡啶3,3'-二甲酸)和phen(邻菲咯啉)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稀土配合物[Ln(bpdc)15 (phen)(H2O)]·xH2O(Ln=La(1),Sm(3)和Dy(5),x=0;Ln=Pr(2)和Gd(4),x=0.15),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和5的荧光性质和配合物2和4的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3和5在室温下均表现出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在配合物2和4的稀土离子间均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LnCl3、H2bpdc(2,2’-联吡啶3,3’-二甲酸)和phen(邻菲咯啉)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稀土配合物[Ln(bpdc)1.5(phen)(H2O)].xH2O(Ln=La(1),Sm(3)和Dy(5),x=0;Ln=Pr(2)和Gd(4),x=0.15),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和5的荧光性质和配合物2和4的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3和5在室温下均表现出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在配合物2和4的稀土离子间均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镧系元素(Ln)独特的磁学性质主要来源于其4f外层电子结构.利用Ln磁学性质合成的无机稀土纳米粒子被广泛用作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CAs).总结了近年来磁性无机稀土纳米粒子在不同系列(T_1,T_2以及T_1-T_2) MRI CAs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2,3-二羟基萘为母体,合成2种酰胺型配体,配体再与稀土苦味酸盐(Pic)合成系列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可能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测定分析方法考查了2个配体的Eu(Ⅲ)配合物与ct-DNA结合的模式.结果表明,2个系列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2L](Pic)(L1=C38H30N2O4,L2=C42H38N2O4,RE=Eu(Ⅲ),Tb(Ⅲ),Ce(Ⅲ),Y(Ⅲ)),2个配体的Eu(Ⅲ)配合物均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与ct-DNA通过插入模式结合,且[RE(Pic)2L2](Pic)与ct-DNA间的作用力大于[RE(Pic)2L1](Pic)的.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抛光为一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光学元件的抛光质量主要取决于抛光粉的物化性能。而抛光粉的物化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研制方法等因素有关。由于测试抛光粉的物化性质的手段尚不够完善,国内迄今还没有一个衡量抛光粉质量的统一标准或技术指标。元件抛光的合格率波动大,这给抛光工艺带来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3.
Eu~(3+)和CaWO_4共沉淀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技术制备了稀土离子Eu3+和CaWO4共沉淀发光材料,并通过测试样品的红外光谱(IR)、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研究了稀土离子Eu3+和CaWO4共沉淀发光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显示:反应产物中有CaWO4生成,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的有机活性剂基本除净; 样品显示出Eu3+的特征发射光峰位于588nm和612nm,分别属于5D0→7F1和5D0→7F2跃迁,对应的主要激发光谱位置分别是363nm(7F0→5D4),383nm(7F0→5G2),395nm(7F0→5L6),414nm(7F0→5D3),465nm(7F0→5D2),536nm(7F0→5D1),560nm(7F2→5D1),585nm(7F0→5D0).说明稀土离子Eu3+在共沉淀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其含量为0.50%时发光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稀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元素 (REES)指周期表中 B族中的镧系元素 (L a- Lu)和同族的钪 (Sc)和钇(Y)元素。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极其相似。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稀土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位。据报道 ,世界稀土消费总量的 75 %是由中国提供的 ,如何开发、应用好我国的稀土资源 ,被  相似文献   

15.
β-二酮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配体的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的最低激发态能级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为了提高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设计合成新的β-二酮化合物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以咔唑为原料,经N-烷基化、乙酰化和缩合反应得到1-(6-乙酰基-9-正丁基-9H-咔唑基)-3-苯丙基-1,3-二酮。经氢核磁共振谱(1 H-NMR)、质谱(MS-ESI)和红外光谱(IR)确认,目标化合物结构正确,并测定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热重(TG)、示差扫描量热曲线(DSC),结果表明该化合物适合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  相似文献   

16.
在PCB工艺流程中金相切片检测抛光所使用的抛光液大多以金刚砂为主要抛光填料,该文采用的是更廉价的氧化铝抛光粉作为抛光组分。对氧化铝抛光粉进行12 h的球磨处理,配置成了组分为3氧化铝抛光粉,0.1活性炭粉,0.5没食子酸,约96乙醇的抛光液。该抛光液的稳定性和抛光效果均达到应用要求,并大幅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Mossbauer谱,对比地分析了6063合金和加入微量混合稀土的R.E6063合金的金相相组成。结果表明:6063和R.E6063合金都有α(Al),Mg_2Si,FeAl_3,(AlFeSi),Si等相。当混合稀土加入6063合金以后,可生成Ce_5Si_3,(AlCe),(AlFeSiRE)等化合物。6063合金的含铁相以FeAl_6(可进一步分解为FeAl_3)为主,而R.E6063合金的含铁相则以α-AlFeSi(Fe_2SiAl_8)为主。微量稀土对6063合金相组成物成分和结构的影响,是提高该合金耐蚀性能、对光的反射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应用微量热法对轻稀土多元配合物的热化学性质研究发现,在该组内稀土元素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原子序数基本呈线性关系,从而线性拟合计算出稀土配合物Pr(TCA)3.3H2O(s),Pr(TCA)(C9H6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3056.65 kJ.mol-1,-1362.24 kJ.mol-1;并且利用文献数据计算出稀土配合物Ce(Gly)2(Ala)3Cl3.3H2O(s),Nd(Gly)2(Ala)3Cl3.3H2O(s),Sm(Gly)2(Ala)3Cl3.3H2O(s)的晶格能分别为:-4960.8±4.32kJ.mol-1,-5026.7±4.32 kJ.mol-1,-5109.9±4.32 kJ.mol-1,结果符合镧系收缩规律.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系列La_(2-x)A'_zCuO_(4-x/2+6)(A'=Ca,Sr,Ba;0≤x≤1.34)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组成和催化性能的关系。主要研究镧部分被取代后对氧和一氧化碳的吸脱附行为,以及对一氧化碳氧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镧系元素拥有独特的4f外层电子结构,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磁学性质.利用具有磁学性质的镧系元素合成的稀土纳米粒子被广泛用作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主要总结了近年来磁性稀土纳米粒子的种类、合成方法及不同系列(T_1,T_2)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