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对评价提出了要求: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真实性评价正是注重在真实生活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此评价理论上探讨如何将真实性评价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主要从数学课堂教学(为数学真实性评价提供好的平台)、学生学习(在真实性任务情境下做数学,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评价(真实性评价的应用)三方面来说明.  相似文献   

2.
新《数学课程》要求"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对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所谓教学研究性学习,是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方法有形成性研究、建构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等方式方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到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给教师的教学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给学生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欣赏、感受数学美.数学教育的现实却反映出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地感受数学的美,在他们眼中"数学是枯燥、乏味、无休止地计算的一门学科".在具体数学教育实践中可通过美观、美好、美妙、完美4个层次去感受、欣赏数学美;从数学美的三大特征:简洁性、和谐性和奇异性去发现、体会数学美;以2种观念:唯物观和辩证观去理解、探索数学美;以求真原则去学习、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5.
关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理解性学习是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灵活迁移是评判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数学理解性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积极主动的高级智力参与,具有创造性的本质.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加强数学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注重数学交流等措施来促进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要突出"六性"即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渗透性、实践性、灵活性.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时,应做好活动的定向引导,在活动进行中,要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上升华.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情境,往往能够促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笔者认为: 有效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方法是: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操作性的活动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对情境的定向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视对情境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就应该把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让数学走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效地学好、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认识数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注重概念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得牢靠.  相似文献   

10.
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观念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反思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如挖掘民族数学文化素材、将数学多元文化融人数学课程与民族地区师资培训中.反思这些对策,要极大改善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习惯?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中,有序表现为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由短到长或由长到短,由轻到重或由重到轻等.因此,要培养学生这些有序的习惯.古人云:"物以类聚".就是要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把具有一类属性的事物划分在一起,分类是基本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中的分类现象无处不在,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因此,要培养学生分类的习惯.估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大概状况,做到办事心中有数,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要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操作现象有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验证事实,加深对概念的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操作的习惯等等.  相似文献   

13.
数学在自然科学世界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将会受益终生.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一个人真正对数学有兴趣,进而学好数学、喜欢数学,就必须要从小学阶段抓起.本文将结合笔者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主要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体现数学中的人文教育功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的美,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不仅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发现和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使数学教育远离枯燥、充满人情味及美感,这是每位数学教师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吴劲松 《海峡科学》2014,(8):110-111
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懂得发现问题、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数学的教学就是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有助于真正提高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为学生提供相互了解、学习的机会.教学中要注意创造数学交流的课堂环境,重视学生数学语言之间转换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听说"数学的训练,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为达到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做到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给数学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数学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提供了机会;借助于信息技术,学生有可能克服传统数学学习中的障碍,从而使得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学校数学的一部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养成正确的数学观与态度都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师范院校数学系要尤其重视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滥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要用在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严格的证明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学习者易产生枯燥感.但数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有数学的美,从神秘性、简洁性以及和谐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的美无处不在.在数学教学中,贯穿数学美的教育,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美,可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通过对现行数学教学的弱点分析,探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即着重自主积极的数学活动。加强学科综合的学习,倡导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社会——交往性的学习。并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措施,如设计反映数学的现实相关性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发现数学导向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