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下,各高校开始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大陆相比,台湾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文首先对比分析了当前两岸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介绍了目前两岸高校合作交流的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针对两岸发展的新需求,为两岸高校合作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将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不少高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启动了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工作。以经管类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为例,从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实验室教学体系设计、实验室文化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布局与实验室资源整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为经管类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成为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契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以本科院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着手,基于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以及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困难,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设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构建特色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等对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一种国家战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当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纳入培养目标,把培育个人创新创业基因和培养企业创办者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当选择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基于网络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基于创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基于社会创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切入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管理研究》2015,(6):16-19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之前的改革发展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应运而生,为改革找到了新的方向。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制度、人才培养制度、政府扶持制度等并不能完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面临很大的困境。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的不足与缺陷,并进行了回归模型分析,最终提出了改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9月29日,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并于10月19日同步举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该意见出台涵盖搭建众创平台、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税收政策、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扶持、大学生创业、放宽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范围、下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掀起了构建众创空间的热潮,期望以众创空间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的新生态,但因体制机制局限和经验不足,导致高校众创空间资源整合困难、创业服务断链、平台功能缺失、项目运作成功度不高、管理混乱。该文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蒲公英众创空间建设的探索过程,提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众创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新引擎的背景下,上海市改变以往财政直接支持中小企业的方式,通过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以"创业在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以下简称大赛】等创新创业平台集聚企业资源,采用市场化的手段配置资源,调动银行、保险  相似文献   

9.
李瑛 《安徽科技》2015,(11):18-19
<正>随着国务院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皖南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新趋势,黄山市不断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大力营造众创氛围、加大政策扶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一、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学习借鉴北京、南京、杭州、合肥等众创空间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意义,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双创联动顺利推进的保障措施,以便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成为我国经济常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科学管理研究》2017,(6):16-19
通过对知识产权强度影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活跃程度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跃程度的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跃程度存在最优值。由此,提出了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的政策建议,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助推经济提质增效等具有重要的支撑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基于此,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目前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文主要对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业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要有清晰的商业模式,配置好社会资源,尽可能的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和帮助,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更好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自2012年启动至今,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能力的舞台,为市场提供了无限创意的商机,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2015  相似文献   

14.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业承载着时代精神、引领着时代潮流,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迎面而来。一些高校和学者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提高创业意愿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还在探索,因而研究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研究领导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191个大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能力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在领导能力与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创业社会支持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该结论对于高校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实践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航  张倩 《杭州科技》2016,(3):41-43
正近年来,杭州市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积极打造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众创空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为进一步提升众创空间发展水平,课题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研究探讨了杭州市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的情况。"杭州牌"众创空间越来越有名自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杭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财政部门应充分调动自身优势资源,统筹各方力量,为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特别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河南省必须牢牢把握创新创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完善平台、培育主体、创新模式、加大扶持,多措并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扶持,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成熟,在标准制定、产业协同、科技创新、社会化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应急产业科技创新方面还较为薄弱,整合力度不强,社会参与度较低。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创新创业是提升应急产业科技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应急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以应急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技创新现行模式及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创新创业对应急产业科技能力提升的核心作用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基于产业链协同的应急产业"双创"模式和支撑能力,为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扶持,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成熟,在标准制定、产业协同、科技创新、社会化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应急产业科技创新方面还较为薄弱,整合力度不强,社会参与度较低。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创新创业是提升应急产业科技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应急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以应急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技创新现行模式及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创新创业对应急产业科技能力提升的核心作用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基于产业链协同的应急产业"双创"模式和支撑能力,为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竞争,也可以说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寄托着民族发展的希望。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也需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双创型"人才更是社会紧俏人才,我国要将综合国力提升、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十分重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是自身价值体现,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体现社会责任方式。培养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成功的基础,也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