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本文就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几点尝试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吕顺琴 《科技资讯》2007,(30):250-2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应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本文通过客观的分析,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完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宁国市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做为科技部门,如何找准切入点,支持新农村建设?宁国市科技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使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彰显活力.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已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有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或走形式主义,或简单机械模仿.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该《意见》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根据这一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了建设新农村的首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开发民族民俗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并能有效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一些困境。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不好"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本文对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尚华楠 《创新科技》2013,(9):108-10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河南农村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手工艺资源。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护、传承与发扬民间手工艺,这对河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及时的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惟有如此,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程才能保证沿着中央确立的正确方向不断取得进展,并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中不断丰富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增强我们领导和从事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而,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欠发达地区三农资金供给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和特性决定了它对“三农”资金投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三农”资金需求饥渴的状况下,更应该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试论健全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之建构与完善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构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还严重短缺。在新时期,积极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健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广大国民的迫切愿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之初,农民自发首创走上自下而上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实践之路;随即,党和政府大胆决策,一步一步既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地主动引导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化改革的三个推进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新世纪新阶段实施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篮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对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基础是加快农村基层建设,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关键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重要条件是加大再造秀美山川的监管力度;保障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步伐,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1840年以来,随着中国国家性质的剧烈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中间环节(乡村基层组织)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乡村出现了衰败动荡的局面。后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都没有解决乡村治理和经济衰败问题,这为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革命提供了成功的条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彻底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将现代政府权力下延到乡村、直接面对农民的乡村治理结构。"人民公社"虽能有效控制农民,但不能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在后来的改革中放弃"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2004年以来,中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由以"取"为主向以"予"为主转变,中国农村的基层治理目标和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和政策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国家"反哺"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这也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重任。如何把农村庞大的低素质人口转换成人力资源优势,既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也为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农业合作化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农业合作思想。分析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旨在说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采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吸取过去农业合作工作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县级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县级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的高度融合与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才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