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造林绿化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防护林树种优化及营造技术,提出了防护林树种优化营造技术标准和农防林接班林带营造技术标准,对当前开展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瞩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嘱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瞩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上海海岸防护林造林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海岸防护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涵盖生长适应性、生态功能、景观效应、经济价值等多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营造的29个防护林树种进行了评价筛选。结果表明试验树种分为4类:表现优良的树种3种,表现较好的树种3种,表现一般的树种6种,不适应树种17种。在水盐协同胁迫逆境下,推荐苦楝(Melia azedarach)、青桐(Firmiana simplex)、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金丝垂柳(Salix×aureo-pendula)、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中山杉(Taxodium hybrid)、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nc-ne)、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雪松(Cedrus deoda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ra)、南酸枣(Choerosponias axillaris)等12个乔木树种作为上海地区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0.
上海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上海市主要沿海防护林树种为对象,调查了2年生林分32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适应性,建立涵盖生长适应性、抗逆性、景观价值等多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该区域防护林树种进行了评价筛选。结果表明:试验树种分为4类,表现良好的树种4种,表现尚好的树种5种,表现一般的树种5种,不适宜树种18种。在水盐协同胁迫逆境下,推荐黄连木、侧柏、乌桕、中山杉、弗吉尼亚栎、墨西哥落羽杉、红叶椿、美国皂荚8个乔木树种,胡颓子和海滨木槿2个灌木树种,以期为上海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适宜的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速生树种胶合板弯曲弹性性能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板压缩率和铺设角度入手,以每层单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单板厚度的加权和最大值为目标函数,同时以胶合板顺纹、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总厚度满足给定设计目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速生树种胶合板弯曲弹性性能优化设计模型。通过改变每层单板的压缩率和铺设角度,对速生杉木胶合板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模型选择的胶合板结构,其顺纹、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均能满足设计目标,但横纹抗弯弹性模量的理论值和实验值相对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广西海岸防护体系中防护林的作用与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列举1986年7月21日至22日九号台风在广西沿海登陆造成的危害情况,提出,广西海岸带防护林建设从海岸滩涂向陆地伸延,应遵循海滩红树林带→海岸陆缘半红树林带→岸后季节性雨林带的带状分布规律,陆缘海岸和人工海堤的防护林应是低矮的海滩红树林和半红树林,陆域上的防风和水土保持林或固沙林是季节性雨林,宜选用当地的季节性雨林的建群种和伴生种,营造混交林,并保持林下活地被物层,形成多层结构,且与用材林分开单独经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可综合反映不同立地因子对各防护林树种的影响,为更加科学地进行防护林树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andUSEM模型,以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调查数据为基础,以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和DEM数据为辅助数据,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受地貌因子影响较大的树种有26种,土壤类型对各优势树种的影响相对敏感,不同林种条件下各优势树种的适宜性差异较大。7种因素对49种优势树种影响的平均相对权重分别为地貌(0.19)>土壤类型(0.15)=坡度(0.15)=土层厚度(0.15)>林种(0.14)>坡位(0.13)>坡向(0.09)。目前在以黑松、赤松和刺槐为优势树种的防护林中,黑松、赤松分布的相对适宜度较高,90.48%的刺槐林分布不适宜或临界适宜。建议在刺槐林分布适宜性较差的低山丘陵区种植黑松、油松、麻栎、山楂、杜仲、蒙古栎、栎类、樱桃、酸枣等树种与其混交,提升刺槐林的生态效益。【结论】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整体较好,利用LandUSEM模型进行树种分布适宜性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营造速生高效多功能防护林技术、方法的探讨,详尽的叙述了营造多功能防护林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及林带稀植混交间作的优点,从而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徐淮平原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的水分蒸腾胁地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不同物候期小麦和杨树蒸腾强度的变化,探讨林带树木的水分胁地机理。结果表明:(1)林带附近小麦产量明显低于对照区产量,林带对其北侧小麦产量影响的程度大于对西侧,且胁地范围比西侧的大;(2)小麦蒸腾强度日进程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变化趋势,与杨树蒸腾的日进程一致,胁地段内存在着明显的水分竞争;(3)各个生长期,小麦蒸腾强度在空间上存在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即林带附近小麦蒸腾强度偏低,随着距离的增加蒸腾强度逐渐增大,到0.7H至1.0H(H为林带高度)处蒸腾强度趋于平稳。可见,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林带对小麦胁地负效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陈海 《科技信息》2007,(7):215-215
杉木是常绿乔木,形态高达30m,胸径2.5-3.0m。树冠幼年期为尖塔形,大树为广圆锥形,树皮褐色,裂成长条片状脱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试验区刺槐、柳杉等4个主要造林树种林分生物量及生长特性的研究,认为各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组成中,刺槐、水杉干的生物量比重较大,而杉木、柳杉的枝叶生物量比重相对较高,其干与枝叶生物量比分别为3.5∶1;2.8∶1、1.4∶1和1.2∶1。各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柳杉最大,杉木、水杉次之,刺槐最低,分别为刺槐(2.47T/hm^2)的2.38,1.78和1.73倍。根系生物量结构中,刺  相似文献   

18.
19.
香椿、苦楝是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田防护林营造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其的研究较晚。在收集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对农田防护林的发展历史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