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电子传输材料研究远落后于该领域的其他材料,需要开发出新型的电子传输材料,提高电子传输效率,改善器件性能.以合成的Pybispy和Pybisqu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作了结构为玻璃基板/ITO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铝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探讨了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性能,Pybispy和Pybisqu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分别达到了218和5 980 cd/m2.结果显示该系列化合物具有电子传输性能,可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P3HT作为电子给体材料,PCBM作为电子受体材料,制成不同厚度活性层的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从I-V特性曲线分析了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添加PEDOTPSS和TiO2作为空穴阻挡层的有机电池,通过分析I-V特性曲线和吸收光谱,找到提高电池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富勒烯光伏电池是近些年来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类新型聚合物光伏器件。本文详细分析了高分子/富勒烯光伏电池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以共轭高分子作为电子给体材料,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材料的高分子/富勒烯光伏电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新型化合物2,5,7,10-四叔丁基联苯醌,以此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正充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光导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新型化合物2,5,7,10-四叔丁基联苯醌,以此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正充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光导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制备了新型化合物2,5,7,10-四叔丁基联苯醌,并以之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了正充电性有机光导器件,并对期间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新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光导器件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余磊 《安徽科技》2013,(9):11-13
近年来,铜陵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以电子基础材料及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延伸电子基础材料产业链,着力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连续4个五年规划明确将发展晶体产业作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电子基础材料及元器件重点领域全力加以推进,使压电晶体元器件产业成为铜陵发展历史最短、速度最快、效应最佳的新兴产业,建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电子传输层在传输电子和阻挡空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的保障.文章从电子传输层的工作机理出发,介绍了目前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和有机分子材料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针对电子传输层的离子掺杂、界面修饰、纳米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电子传输层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余磊 《安徽科技》2012,(4):9-11
正近年来,铜陵市积极抓住国家支持以电子基础材料及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连续4个五年规划明确将发展晶体产业作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电子基础材料及元器件重点领域全力加以推进,使压电晶体元器件产业成为铜陵发  相似文献   

10.
铁氧体材料作为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电磁性能,在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铁氧体材料特点,在抗EMI和隐身(吸波)材料中应用与机理,作简要论述和探讨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 Co/Cu-BTC 实心立方体前驱体, 并以此为自牺牲模板在空气中煅烧得到双层壳结构 Co$_{2.7}$Cu$_{0.3}$O$_{4}$ 立方体复合材料, 使用 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对材料进行物相形貌分析. 结果表明: 制备的 Co$_{2.7}$Cu$_{0.3}$O$_{4}$ 具有双层壳立方体结构. 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 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这归因于其独特的双层壳结构有效地缩短了电子转移路程, 缓解了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保持了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金属铝(Al)粉末和三氯化硼(BCl3)分别作为铝源和硼源前驱体,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一步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Si衬底上(蒸发位)制备了AlB12纳米/亚微米球形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AlB12微结构材料的形貌、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材料均为球形的纳米/亚微米球材料,直径范围约0.2~2.5μm;从直径分布统计直方图可知平均直径约0.97μ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发现,材料中没有规则的干涉条纹出现,为典型的非晶结构;选区电子衍射(SAED)表明,材料无规则衍射斑点,为典型的非晶结构相,与HRTEM分析结果一致;能谱结果表明,Al和B的原子百分比为11.9,与A1B12的化学计量比符合很好.850℃高温状态下,AlB12纳米/亚微米颗粒的直径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银和吡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聚吡咯/二氧化钛(Ag/PPy/TiO2)复合纳米粒,考察了PPy单体用量、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制备复合纳米粒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等测试方法对复合纳米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PPy/TiO2复合纳米粒具有棒状的核壳结构,聚吡咯包覆在Ag和TiO2纳米粒子的表面。  相似文献   

14.
以天然镁橄榄石和NaCl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制备镁橄榄石质隔热材料.研究不同熔盐配比和烧结温度对材料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熔融的NaCl提供了液相环境,促进了镁橄榄石的烧结,经过水溶液处理后,NaCl溶于水中,其占据的空间形成了气孔;烧结温度为1 100℃,熔盐含量为50%时,制得的隔热材料有较低的体积密度、较高的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气孔分布更均匀,材料的隔热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5.
以多壁纳米碳管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合成包覆了SiO2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SiO2),通过调节Si(OC2H5)4的加入量,制备出不同载硅量的前驱体MWCNTs@SiO2,并以此种前驱物合成硅酸铁锂Li2FeSiO4/C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恒流充放电对Li2FeSiO4/C材料进行了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载硅量为35.72%的MWCNTs@SiO2前驱体合成的Li2FeSiO4/C材料颗粒大小一致,在0.1C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后获得180 mAh·g-1的稳定放电比容量,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三乙醇胺(TEA)为抑制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钛双金属氢氧化物(Ni-Ti-LDHs),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MoO42-和H3Nb6O195-插层化合物,改变材料物理化学性质.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及差热分析(TG-DTA)等方法对插层柱撑化合物及...  相似文献   

17.
Al2O3担载Fe作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400℃下催化裂解乙炔进行反应,反应气氛分别为氢气和氩气,产物通过60℃下36%的浓盐酸中回流进行提纯.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气氛为氢气时可以一次性制备均匀性很好的薄膜,其厚度约为3~15nm,层数约8~20层,薄膜之间相互交连在一起,表面有很多褶皱,为典型的石墨烯纳米片的结构;当反应气氛为氩气时,石墨烯纳米片则变成了副产物.  相似文献   

18.
以高炉钛渣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在添加少量辅料的基础上研制矿渣微晶玻璃。研究中优化玻璃配方,采用反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镜,对样品进行显微结构分析,获得性能优良的矿渣微晶玻璃。可推荐建作材装饰和化工耐腐蚀管道的功能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9.
铁尾矿的机械力化学活化及制备高强结构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密云铁矿尾矿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活化,并采用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红外光谱(IR)分析机械力化学效应对尾矿活性的影响.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出抗压强度达到89MPa、尾矿总体掺量达到70%的尾矿高强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以AM、4-VP为功能单体的系列Asp-MIPs,并利用SEM、IR等技术对MIP进行分析和表征.等温吸附、Scatchard分析对MIP的静态吸附性能及吸附特异性的研究所得平衡解离常数Kd和表观最大吸附常数Qmax数据表明:各MIPs在对底物进行吸附时,均会产生两种不同类的亲和位点.以AM为功能单体可获得吸附性能较好的M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