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在教育改革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积极主动地推广新式学堂,废除旧的科举制度,规划学堂管理,兴办留学,培养科技人才。这些举措不仅对袁世凯本人地位的巩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清末教育改革、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甚至整个清末新政的走向也影响不小。  相似文献   

2.
清末社会的苦感特征及其成因,目前学界研究略有缺失。清末社会的苦感特征主要体现在四民及士兵群体生存的困苦。至于其背后的因由,一是主权受侵、外交受辱;二是政治腐败黑暗;三是自然灾害不断及社会动荡不堪;四是旧风旧俗的根深蒂固。清末政府未能正视并着力处置,从而渐次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3.
清末时期,中国国民认识到了农村高等教育需求,并通过设立农学堂,建立农业教育制度等措施满足农村高等教育需求,但清末高等教育由于办学目标、师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缺陷而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表现为较弱的适应性,这正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应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结合作品时代背景和故事内容的分析显示,《官场现形记》对清末官场生态及社会现象展开的重点批判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旧时代政治传统官员表现出的迂腐、贪污和滥权等吏治陋习;知识分子为了标榜清高的形象而对理学思想的扭曲和误用;清末人士更加深化的思想观念差异和冲突,尊卑观念的混淆、阶级意识的模糊;基于惧洋、排外的心理而造成的官场和社会上的尖锐矛盾。《官场现形记》在传统社会濒临崩溃之际对封建官僚政治总体剖示的内容,清晰地体现出晚清在面临西潮拍岸、新思潮和旧文化交替时所呈现的官场生态及特殊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5.
<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是芬兰著名探险家马达汉到中国进行军事刺探活动时所写的,该书对当时新疆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政等情况,以日记的形式作了详细记载.通过归纳从农牧业、商业、社会生活及少数民族族群等方面来对清末的新疆社会状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严修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官员,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与清末许多重要政治人物、教育家联系密切。《严修往来手札》为河北大学图书馆独家珍藏,一函13册,收录了严修本人及其亲朋好友、门生故吏、政客名流等大量的亲笔书信,主要涉及办学、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内容,具有重要文物收藏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史料价值等。  相似文献   

7.
清末女子教育的兴盛是中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清末女子教育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清理清末民初留日物理学生的总体脉络,为研究中国近代物理学史提供新线索.方法 文献调研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中国留日学生就读学校的分布情况;收集109名晚清留日物理学生的资料,介绍其籍贯、在日就读学校、专业及事迹,考查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归国后的有关物理学方面的活动.阐述了这批留学生对于民国时期的物理学普及、物理学教育、物理术语创制、物理研究等方面的贡献.结论 认为清末的留日物理学生为中国物理学的体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以发展国计民生、谋求国家富强为宗旨,以工商立国、振办实业为主要内容的实业救国思潮迅速兴起,成为近代中国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在清末民族危机的刺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下兴起的。它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和经济学说,推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实业建设和早期现代化进程,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清末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学教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法律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清末的法制现代化。同时也指出,就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来看,清末法学教育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有着加速和阻滞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玉林为例,通过对乡村寺庙现存碑刻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着重探讨清代乡村寺庙在弥合不同族姓群体关系、提升女性群体地位、丰富乡村社会文化生活、推动选人、管理制度革新等方面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剧坛上的两朵奇葩,在清初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然而,两部剧本的作者,却在前后仅十年的时间内,相继遭难.洪昇和孔尚任之所以遭难,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两剧在内容、创作动机、演出效果诸方面都触碰了清初统治者的忌讳.  相似文献   

13.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大量描写清官依靠鬼魂告状、神灵托梦、实物暗示指点等种种神秘手段破案。这种超人力因素根据来源和职能,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即由自然崇拜而演化成的自然神,由灵魂崇拜而演化成的人鬼、人神,由社会力量崇拜而演化成的社会神。  相似文献   

14.
分析《华音启蒙》、《华音启蒙谚解》、《你呢贵姓》、《学清》四种朝鲜汉语文献的语音系统,就其韵母而论,考证其反映出来的清代汉语东北方言的语音特征。表现为:入声韵消失;闭口尾韵消失;存在儿化韵和轻声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机制理论,对清末高教改革在新旧高教体制转换中的近代化意义、所引起的深刻变化及其内在矛盾作了分析,认为清末在高教改革开放方面的首次尝试,不仅建构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迄自清末延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国法律传统的历史选择;大陆法系法典化浪潮的影响;急功近利式法典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的1913—1914年,在新加坡华媒视野中,白朗起义既不是传统学界所主张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也不是当今学者所认为的"一场带有辛亥革命时期历史印记的土匪运动",而是以哥老会为核心的秘密社会所发起的一次"以暴易暴"的政治抗争.这场起义沉重打击了袁世凯政权的政治威望与国际声誉,也意味着传统秘密结社近代政党化转型的...  相似文献   

18.
聚落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时空分布与演变蕴含着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信息.通过提取福建和台湾宋代至清代古市镇的空间数据,利用GIS及其空间分析功能,探讨闽台古市镇的时空分布和空间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闽台古市镇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并在明清时期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内陆向沿海、山区向盆地谷地,再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山区的扩散过程;从闽台古市镇规模和集中时间看,台湾古市镇出现多晚于福建,二者皆在清代达到顶峰,应该是福建人口清代大规模迁移台湾所致,同时也折射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9.
清代宗族法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宗族法的最高成就。前人对宗族法的研究多囿于宗族内部,未窥全豹。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自下而上地全面探讨清代宗族法借助家长专制、祭祀之礼、宗族力量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社会控制,有助于了解封建统治延伸到基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过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认识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传教士自明朝中叶再度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明清之际 ,更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南明政权进行实质的支持 ,作为交换 ,南明政权对西方传教士在传教与贸易方面也给予较多的便利。西方传教士对南明政权的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使明清政权的交替产生了拖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