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聚羧酸减水剂主要是大单体和不饱和酸类小单体直接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主要通过改变合成工艺条件对减水剂进行性能优化,很少研究大单体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本实验从酯化大单体出发,通过合成不同酯化率的大单体制备聚羧酸减水剂,从而研究酯化大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以聚乙二醇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改变酸醇摩尔比制备出不同酯化大单体,再与丙烯酸和丙烯磺酸钠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出聚羧酸减水剂。研究酸醇摩尔比和减水剂添加量对酯化大单体的酯化率、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砂浆流的动性和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醇摩尔比3∶1,反应时间6h,制备的大单体酯化率达到94.38%;羧酸减水剂在1%掺量时,减水率达到28.3%,与空白样相比,3d和28d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77%和143%。通过红外光谱、XRD、SEM等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机理进行研究,发现聚羧酸减水剂提高了水泥颗粒的分散性,减少了用水量;减水剂分子填充了水泥颗粒的缝隙,促进了晶体生长,提高了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和马来酸酐是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中常用的小单体。对小单体分子结构中的吸附基团进行修饰改性,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马来酸单甲酯小单体,进而制备了新型聚羧酸减水剂。新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性能试验表明,该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水泥浆的分散保持能力,使水泥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实验表明,通过引入改性基团,改变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分子结构中主链上吸附基团的组成和分布,可以有效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性能。同时,无须对改性小单体进行纯化和后处理,适合工业化生产,也为聚羧酸减水剂的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聚羧酸超塑化剂以其优越的性能而成为目前我国混凝土减水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研究和应用空前活跃。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水泥品种繁多,掺和料复杂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单体比例、侧链长度以及主链聚合度等结构特征对聚羧酸超塑化剂适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磺酸钠(MAS)、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MA45)为共聚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通过测定硬化砂浆早期强度以及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早期水泥石形貌,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早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早强性能随着PMA45用量的增...  相似文献   

5.
从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掺入方式、吸附性能、水泥精细度、熟料组分、碱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等因素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探索提高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含有不同官能团的聚羧酸减水剂,并研究了不同结构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分散性能,以及其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酰胺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削弱程度最大,含酯基官能团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影响程度较小.含磺酸基团的聚羧酸减水剂吸附性能增强;而含酰胺基及酯基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削弱.含酯基官能团的聚羧酸减水剂显著延缓了水泥水化诱导期,相比之下,含磺酸基官能团的聚羧酸减水剂提高了水泥水化加速期的最大水化放热速率.  相似文献   

7.
主要论述了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种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性能测试表明混凝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国内高性能减水剂的主要性能和研究进展,介绍了高性能减水剂的种类与组成,重点讨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水泥分散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等领域的进展情况,最后提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减水剂,性能优异.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聚羧酸系高性能战水剂的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与水泥的适应性,总结了当前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罗传凤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107-107,109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无氯、低碱,高减水率、高工作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坍落度保持性能突出,具有极佳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能显著增强对不同水泥的适应性。文章分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性能和特点,综合阐述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介绍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贵州工程中的应用及体会,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合成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的马来酸单酯(MAMPEG),并将之与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乙烯基磺酸钠(SVS)等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得到了一系列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单体加料方式、MPEG相对分子质量、单体组成、引发剂用量等对所得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加MALMPEG、后连续滴加其他单体的加料方式比MALMPEG和其他单体一起滴加的加料方式所得减水剂的性能更好,两者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分别为310 mm和240 mm;随着MPEG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得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以MPEG-1000为最佳;随着单体组成中酸根离子单体与酯类单体比例的增加,所得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当(AA+SVS)/(MALMPEG-1000+HEMA)=1.39(摩尔比)时,所得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最大;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所得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适宜的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摩尔总量的1.5%~2.5%。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磺酸盐及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获得了共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合成三元共聚高效减水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了其在混凝土中的性能,并简要分析了分散机理。  相似文献   

13.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s with polycarboxylic acid increases fabric wrinkle-resistance at the expense of its mechanical strength. Severe tensile strength loss is the major disadvantage for wrinkle resistant cotton fabrics. Tensile strength loss of cotton fabric crosslinked by a polycarboxylic acid can be attributed to depolymerization and crosslink of cellulose molecules. Measurement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cotton fabric before and after crosslinked by polycarboxylic acids can offer a possibility of di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polymerization. In this research, a multiple 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photomet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bsolute molecular weight of cotton fabric treated with BTCA at different pH and then hydrolyzed with 0.5 M NaOH solution at 50℃ for 144 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of cotton fabric treated with polycarboxylic acids at different pH are almost the same.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单体直接共聚法合成一种新型聚羧酸水泥助磨剂,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所合成的助磨剂进行表征.将该助磨剂应用于水泥的粉磨过程中,并与空白试验、三乙醇胺助磨剂以及其他高分子助磨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聚羧酸系水泥助磨剂在助磨及水泥的早、后期强度的提升方面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同时有效提高工程弃土的利用率。选用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3种常见的工业固废协同水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对工程弃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确定固化剂的最优配合比为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水泥∶聚羧酸=59.9∶5∶20∶15∶0.1,在该配方下固化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了5 583 kPa。利用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 XRD)试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试验对新型固化剂固化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固化土中生成大量的丝状物、针状物和絮状物,使孔隙减小,土体结构更加紧密。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工业固废和工程弃土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工程弃土二次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泥浆的液相电导率、pH值和水化程度三方面讨论了聚羧酸共聚物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对水泥的水化过程有缓凝作用.共聚物的掺量(即聚灰比)越大其缓凝作用越明显,且在其它配方相同时,侧链聚乙二醇(PEG)的分子量不同,对缓凝作用也有影响,掺入的PEG分子量越大缓凝作用越明显.此外,还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验证了聚羧酸共聚物与水泥水化产生的钙离子会发生配位反应,并分析了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7.
顾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887-2890
选择了一种具有减缩性能的聚醚基团,将其接枝引入到梳状聚羧酸共聚物分子主链中,制得了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HHG,用红外光谱表征了HHG结构,并考察了其对溶液表面张力以及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HHG不仅拥有较好的减水效果,而且能够将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至45 mN/m,降低了30.87%的水泥胶砂28d干燥收缩率。较之萘系,脂肪族及其普通聚羧酸减水剂,更适宜应用于对减缩抗裂有较高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n-SPC)制备了C100高性能混凝土.考察了n-SFC对水泥浆流动性和减水效率的影响,测定了C60,C100和混凝土管桩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n-SPC只需加入萘系高效减水剂(FDN-5)的1/3就可以达到与FDN-5相同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值,C100的7 d抗压强度为95.6MPa,28 d为119.2MPa;以0.16%n-SPC作为添加剂的混凝土管桩就能获得添加0.65%FDN-5相同的抗压强度,二者分别为103.0 MPa和102.3 MPa.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普通稠油热采转化学驱,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降粘剂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驱替机理。首先通过实验评价了降粘剂的性能参数,然后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开展了降粘剂驱注入特征和驱油效果研究,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降粘剂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最后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稠油降粘剂驱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稠油驱替过程可划分三个阶段:启动压力突破阶段,压力快速下降阶段,压力低位运行阶段;降粘剂驱可以降低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减小驱替压力,实施降粘剂驱后采收率提高了12.4%,总采收率达到46.6%;降粘剂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降低原油粘度,减少残余油饱和度;采用非线性混合规则拟合实验结果,表征了原油粘度随降粘剂浓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应用于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和实验值拟合得较好;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够降低水井注入压力,降水增油效果显著,试验区内油井全面见效。  相似文献   

20.
NF与木钙复合减水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NF与木钙复合减水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其对不同品种水泥的适应性,并对掺入复合减水剂的砼进行了坍落度损失测定。结果表明,采用NF与木钙复合减水剂效果明显优于单掺NF或木钙,既可显著改善砼性能,又可大大降低减水剂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