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的虎庙     
《世界知识》2010,(1):70-70
泰国北碧府西部的帕朗塔布寺建于1994年,以养老虎闻名,人称“虎庙”。由于利润丰厚,当地猎虎事件时有发生,村民开始将受伤的幼虎送到寺庙抚养。第一只幼虎被送到庙里大概是七八年前。在僧人们的照料下,小虎逐渐恢复,但五个月后,小虎还是病死了。不久,村民又将从偷猎者手中截获的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虎送进寺庙。  相似文献   

2.
虎!虎!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凤凰是百鸟之王,这是杜撰,世上本无“凤凰”,何论称王?要说虎是百兽之王,这倒不错,这不仅因为赫然一个“王”字天然生成在虎的前额上,更因为虎那独霸山林的威风就有十足的“王”气!《夜航船》一书中言之凿凿地说:“虎有骨如乙字,长寸许,在胁两旁皮内,尾亦有之,名‘虎威’,佩之临官,则能威众。”看,作为人来说,当官的如能得  相似文献   

3.
虎年观虎景     
农历戊寅年即将来到。按照我国传统说法,寅属虎,戊寅年应为虎年。虎为百兽之王,形象威武雄壮,步伐矫健,一声长吼,威震山河。人们常把勇猛的士兵称为“虎贲”,把勇敢的将军称为“虎将”,把险要的关口称为“虎口”。在我国还有不少与虎相关的名胜古迹,如有机缘,当在虎年里去游虎池、赏虎景,去访山水之奥,探古迹之幽,寻名胜之奇,得风物之神。虎丘:又名海涌山。在江苏苏州市闾门外山塘街。春秋时期,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名”。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江左丘壑之表”的美名。据记载,南宋绍兴年间以后寺院规模宏伟,琳宫宝塔,重楼飞阁,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古人曾用“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红日隐檐底,青山藏寺中”等诗句描绘虎丘景色,虎丘景点颇多,有虎丘塔、虎  相似文献   

4.
据河南濮阳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的蚌壳摆塑龙虎图案 ,和虎文化是狩猎文化 ,龙文化是农耕文化 ,论证中华虎文化的起源早于龙文化。又从虎岩画、殷墟甲骨卜辞中的“获虎”、古文献中虎壮军威以及黄帝陵之地形“龙盘虎踞”等文化事象 ,运用考古学、文献学与人类学等方法论证中华虎文化之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2-33
虎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号称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威武和残暴的象征,在辽阔的海洋里,有的动物在捕食时好像饿虎一样凶恶,有些动物身上的图案与老虎身上的颜色比较接近,人们在给这些动物命名时,习惯上都加一个“虎”字,下面介绍几种名称中带有“虎”字的海洋动物,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否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6.
虎年话虎     
今年是农历丙寅年,亦称虎年。提起虎,人们对它有着非同一般的看法与评价。虎本是一种凶猛暴戾的动物,称之为兽中之王。它扑食兽类,以野猪、马鹿、狍子等有蹄类动物为主要食物。“老虎不吃素”,故还有“谈虎色变”之说。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0,(8)
虎以它的威猛而称霸于百兽,在山林中树立起王者之尊。古时人谓"谈虎色变",可见它在人们心中具有怎样不可一世的形象,那是与恐惧、敬畏联系在一起的。以武松那样传奇性的大勇士,尚且需要仰仗三杯烈酒壮胆才敢过得景阳岗,可见老虎有何等的威风!但时过境迁,老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大大改变了。如今,人们大约不会为猛虎下山而闻风丧胆了。老虎可说已经到了"自身难保"的地步。因为虎的数量正急剧减少,虎的生存状况实在令人堪忧。虎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  相似文献   

8.
王晓强 《科技信息》2003,(5M):67-68
虎人相合卣,通称“虎食人卣”或“饕餮食人卣”。此卣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和巴黎赛奴施基博物馆各藏一件。它们的造型,乍看为一虎张开大口,欲吞噬一人,再细看是人虎相合在一起(这类人虎相合的造型,大致分为人在虎下和人在虎上两类——虎噬人头的,应视为虎在人上。他们或拟自然界雄虎每咬着母虎头部交配状态,或拟人背交,对交状态。如果称这类造型为“虎食人纹”,在字面上很容易被人理解成“老虎吃人”而不及其他,故而我认为其应定名为“虎人相合”纹形。有虎人相合纹形的器物,存在上跨越了商代到西周的一段很长时间。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纹形中的人,凡显露发饰的,几乎多是披发;凡显露身体的,除赤足而外又多有纹身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虎的孤独     
胡序知 《大自然》2010,(6):74-75
虎是人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它的头大而圆,虎视眈眈,相貌堂堂,加之额上那"王"字形斑纹,俨然一副兽中王者之相。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它们几乎遍布整个亚洲———从黑海到日本海,而今,甚至在“虎之邦”印度,也难觅虎踪。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1991,(4)
虎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过去在我国境内,北起黑龙江,南至西双版纳;西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大海之滨,几乎到处都有虎的踪迹.无论寒冷的北方,还是炎热的南方;也无论是森林.草原,还是丘陵、海湾……,各种生态环境,虎几乎都能适应.但是,今非昔比,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大规模的猎杀,自然界野生的虎,差不多已被消灭殆尽.人们想见识这种大型的,矫健、强悍的  相似文献   

12.
近一个时期以来,“华南虎”照片风波被炒得沸沸扬扬,“华南虎”一词已成为网络上点击率相当高的“热词”。且不说“华南虎”照片的真与伪,“老虎门”事件又卷入了哪些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角度,虎的濒危、消失和灭绝,也已是摆在人类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6,(6):51-51
陕西蝴蝶学专家寿建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袁向群近期发现了虎凤蝶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并根据其具体的生物学形态特征而为其取名“周氏虎凤蝶”,“中华虎凤蝶陕南亚种”。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虎年,虎年看真虎成了京城一个热点。北京动物园今年又添四只小虎,更成了人人争睹的宠物。婚配虎的寿命一般在25年左右,4岁左右即成年,便“长大成虎”了。成年虎单独活动,只有发情期时雌雄才凑到一起。雌虎的发情期有南北之分,东北虎主要在冬季,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南亚虎发情期不固定。雄虎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发情。发情期,雌虎反映比雄虎要强烈一些。饲养员仔细观察雌虎的饮食起居,一旦发现雌虎走动多了、吃的少了,并且喜欢  相似文献   

15.
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虎就同我们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作为某些部落的图腾,《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黄帝)“教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三战而胜炎帝。”自此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与虎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崇尚射猎,如辽国,当时是盛产东北虎的地方,每年依季节。皇帝率臣僚出猎,称为“捺钵”。到达目的地先行祭山礼,杀白马、赤羊及黑羊各一,人们身着猎装向山神祭奠,然  相似文献   

16.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甘地参加竞选时在泰米尔纳杜邦被强威力的“RDX”塑胶炸弹炸死。7月14日印度报业托拉斯称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伊拉姆解放虎”(简称“虎”)已声言暗杀事件是它所为。“虎”究竟是什么组织呢?民族矛盾的产物泰米尔族在斯里兰卡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全国人口75%的僧伽罗族在全国居主导地位。斯里兰卡独立后,泰米尔族在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地位每况愈下。70年代初,泰米尔人成立了“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第一次提出要建立“泰米  相似文献   

17.
珍稀动物虎     
虎,猫科、哺乳动物。主要分部在亚洲,按地域划分又称为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是动物中最凶猛的,故被称为百兽之王。由于生存地遭到破坏,野生虎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18.
虎年话虎石     
今年是农历的戊寅年,凡春节后降生的孩子皆属虎。《辞海》称:古代术数学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据赵翼《陔馀岁考》第三十四卷记载:“十二属相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但从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山区(即百灵庙东北方向夏勒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爱尔兰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凯尔特虎”的经济腾飞。外资的注入将爱尔兰的经济主导从农业直接推进为高科技产业,跨过了重工业阶段。这是一场被《经济学家》杂志评价为“近期最显著”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0.
正虎是丛林之王,凶猛的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那么,虎这种猛兽是何时在地球上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呢?虎是当今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不要以为虎只能待在丛林中,其实,虎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在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山林里,在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中,都可以见到虎的身影;甚至在非洲草原上,虎一样可以自由驰骋。虎位居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相较而言,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