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方学界有关这一术语的部分定义入手 ,从中抽取其普遍的要素进行应用性的分析 ,将这一术语的含义和应用限定于人类社会“族类”共同体范畴 ,并通过图式化的说明 ,就西方国家释义和应用这一术语的情况进行了辨识 ,以期为该术语在“本土化”(族群 )过程中如何理解其含义和怎样把握其应用的边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石壕吏》一诗是中学语文传统篇目。历年来各家对诗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释义不外乎两种。一作:因为有吃奶的孙子,所以他的母亲未改嫁,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一作:因为有吃奶的孙子,所以他的母亲未离去…… 显然,将“未去”释义为“未改嫁”、“未离去”,前者似乎就世俗而说;后者释义不明,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 根据杜甫的写作意图,我认为“未去”可理解为“未到军营服役去”,后一句“出入无完裙”是对前一句的递补:不仅因为有吃奶的孙子,媳妇未到军营服役去,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媳妇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衣不蔽体,又怎能去军营服役呢?言下之意,是哀求差吏不要抓走儿媳。  相似文献   

3.
中文成语有着独特的抽象语义。在机器阅读理解任务中,为了解决模型不能充分理解成语含义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完形填空式匹配网络。匹配网络将成语与其词典释义以注意力交互的方式融入模型,使成语得到更好的向量表征,并且在段落与候选答案之间采用双向交互的策略。将匹配网络与语言模型(BERT、 ERNIE等)相结合,本文设计出一个针对完形填空式阅读理解任务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优于传统模型、SKER模型以及结合增强型全局注意力的BERT模型,在中文成语数据集CHID上达到77.0%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竞技体育的公益性,如何理解和解释其含义,对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共利益的释义出发,阐释竞技体育的公共利益,对竞技体育的公益性及其政策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竞技体育的公益性,如何理解和解释其含义,对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共利益的释义出发,阐释竞技体育的公共利益,对竞技体育的公益性及其政策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10,(7):73-73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结合前面的一句“《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综合来解读这句的含义,我们才好理解这前后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释义: 释义(paraphrase)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是指用英语就学生难以理解的、有歧义的句子,根据其语篇环境,对其词义、语义及其蕴含的深层意思等进行挖掘、综合和确定,以另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表述,以达到正确理解和体会原句的意思、语言结构和修辞特色。更确地说,应该称作“句子释义”。它是我国英语传统的精读课教学里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并且,通常在大学英语专业的四年中的精读考试中是必考的项目。在现代英美出版的英语教科书及托福英国剑桥英语水平考试等试卷里也常用这种方法,只是形式不同而巳。从我国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看,句子释义对我们非本族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的确助益很大。教师通过释义来化简难句,诠释各种修辞手法,使学生迅速熟悉各种句型,扩大词汇量,提高了对各种表达法的敏感力和修辞鉴选能力,从而有助于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英汉诗歌的句序和词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译者在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对此应给予重视,认真分辨异同,做到正确理解句序的含义,且按读者习惯传达.  相似文献   

9.
<正>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结合前面的一句"《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综合来解读这句的含义,我们才好理解这前后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上句阐述了原因,因为《易经》中体现了先天大道的运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建设》2014,(6):36-39
要问现在是什么社会,很多人都会回答:“信息社会”。要是再追问一句.什么是信息社会?估计很多人都有各种答案,却抓不住头绪的感觉,最后只好打趣一句“有事问百度”。“有事问百度”正是信息社会的一个上佳注脚。在编者“百度”了一下之后,得到这样一个释义: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会话含义理论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都旨在从言语交际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则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意义。但由于二者对含义产生机制的认识不同,导致其含义推导机制不同。实例分析发现会话含义理论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只研究了交际意图被理解的成功交际,而未能考虑意图误解或不解的失败交际。此外,语料的简短及分析层面的狭小导致二者在分析复杂会话方面出现不足。因此,只有充分重视交际意图的释义作用,采用全面动态的视角才能较好地解释间接话语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准确自然地传达原语句的信息与含义,往往要将原的某种语序按照译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转换。但是,如果语序转换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话语主题意义的偏移,造成对话语概念意义的破坏以及引起话语联想意义的缺损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陈饴媛 《科技信息》2009,(20):I0106-I0106
《论语》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和“父母唯其疾之忧”两句的释义历来争论较多。“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理解为“君子不敦重就不威严,学习了就不会鄙陋”更为合适。“父母唯其疾之忧”应理解为“(孝就是)子女只担心、忧虑父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阅读和翻译中,根据词汇的产生,选择及引申间的关系。按照语义演变的原则,重点例证了词义的选择与引井在不同语境和句子中的正确释义。有助于在英语阅读和翻译中更好地理解原。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英语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有些句子中有否定词,却表达的是肯定的含义,而有些句子没有否定词,却表达的是否定含义.学习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语句的表层结构,更要研究其深层结构.注意不能望文生义,误解句意.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等相关教材都收录《诗经.卫风》中的名篇《氓》。长期以来,人们对《氓》中"靡室劳矣"句的解释纷纭。本文立足诗句中关键词语的释义,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对已有的常见注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此诗句理解为"不以室家之务为劳"的具体例证。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才会形象生动,也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非母语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会语言就离不开语言的具体情景。只有创设具体的、适当的情景,学生才会真正理解这句英语的含义,懂得其用法,而不仅仅表层的汉语意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胡敕瑞关于“叉手”一词的释义提出置疑,通过同经异译词语比较中“叉手”与“合掌”对应现象的分 析,考察出“叉手”一词在佛经中的具体含义,并肯定了《汉语大词典》释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汉英双语词典的词语释义错误经常表现为三种形式:疏于溯本求源或拘泥于字面意义,导致理解和释义错误;忽视词义动态发展,释义片面;“假朋友”对号入座。这种望文生义,似是而非的现象是译者或词典编撰者的大忌。  相似文献   

20.
哲学释义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哲学派别,这种哲学把“理解”概念作为其基本的和核心的概念.从本来意义上说,理解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是属于认识论范畴,但现代西方哲学释义学都把理解当作本体论概念,并把它当作人的存在模式。由于这种理解概念离开和缺少实践,最终导致这一哲学走向唯心主义。本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现代西方哲学释义学作一些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